陆彤
-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哈尔滨道外近代建筑的文化整合浅析
- 在近代哈尔滨,道外地区是一个具有中西交融特色的独特区域,其文化是由多种外来文化丛共同构成的.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道外近代建筑的文化整合特点,揭示了在近代中西交融的文化背景下道外近代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 王岩陆彤
- 关键词:近代建筑中西文化交融建筑地域性
- 文献传递
- 一种道路警示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警示装置,包括锥形壳体、定位栓、盖板、螺纹孔、半球形配重底座和连杆,所述锥形壳体的底部边缘通过多个定位栓固定连接半球形配重底座的顶部边缘,锥形壳体的表面设置有反光层,所述盖板通过连杆表面焊接的挡环...
- 陆彤谢尔恩
- 文献传递
- “高技派”建筑与生态设计理念被引量:2
- 2002年
- 本文从生态设计的角度 ,通过对“高技派”建筑师在当代的转变的实践的简要分析 ,说明未来建筑的发展必须将高技术与生态技术结合起来 。
- 陆彤王岩王有军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 中国传统建筑现代转型中的“道外现象”初探
- 现代转型是中国传统建筑在近代时期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其在各城市的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本文对“道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建筑表征作了简要分析,力图揭示中国传统建筑在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某一地域性特点,以期能够有助于深刻理解和认识...
- 王岩陆彤
- 关键词:传统建筑
- 文献传递
- 生态宜居的历史文化名城构建——《宁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探析被引量:5
- 2013年
-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当前城市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模式,宁安市将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结合起来,提出构建生态宜居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从整合城市社会和人文资源入手,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和整合、创新;结合经济发展背景,对区域空间进行拓展和结构优化,以生态学原理合理设置城市用地空间和结构,构建合理高效的经济体系;对城中村、棚户区进行改造,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梳理城市空间,通过绿地和滨水空间体系的建立和景观风貌的规划,优化城市空间,构建景观怡人、独具人文特色的人居环境。
- 刘东亮孙英博陆彤戴利人邵凯
- 关键词:生态宜居历史文化资源整合
- 刍议地价变化与城市规划的联系被引量:1
- 2012年
- 要实现城市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决策,而科学的规划决策是建立在地价等市场经济规律适应性的基础之上,违背地价等市场规律的规划决策是很难达到期望的目标的。因此,城市规划编制及实施必须要引入地价论证环节,只有将地价的动态变化与城市动态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城市规划适应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动态发展的需要,确保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有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陆彤
-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价格协调发展
- 现代CBD浅析
- 2002年
- 商务中心区又称中央商务区,简称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最初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意为商业会聚之地,此即传统的CBD概念。现代CBD的概念已经升级为特指国际中心城市的特定地区,它与全球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无论是在功能构成、空间形象。
- 陆彤周国光李铮
- 关键词:CBD商务中心区
- 哈尔滨道外近代建筑的形态表征被引量:5
- 2007年
- 对哈尔滨道外近代建筑产生的原因及其形态表征作了简要分析,力图揭示传统建筑在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某一地域性特点,以期能够有助于深刻理解和认识这一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为哈尔滨近代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有力的依据。
- 王岩陆彤
- 关键词:近代建筑
- 中国传统建筑现代转型中的“道外现象”初探
- 现代转型是中国传统建筑在近代时期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其在各城市的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本文对"道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建筑表征作了简要分析,力图揭示中国传统建筑在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某一地域性特点,以期能够有助于深刻理解和认识...
- 王岩陆彤
-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有机垃圾制造肥料的景观种植装置肥料生产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有机垃圾制造肥料的景观种植装置肥料生产装置,包括无机物回收桶、有害物回收桶以及生活垃圾回收桶,无机物回收桶、有害物回收桶以及生活垃圾回收桶焊接在底座上,且无机物回收桶、有害物回收桶以及生活垃圾回收...
- 陆彤吴玥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