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拉·阿扎提
- 作品数:21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2
- 2019年
- 该文针对心力衰竭,选取了6种传统药物和5种新型药物,对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毒副作用进行分析,介绍了治疗策略从短期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恢复到改善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为目的的长期修复的转变。
- 依帕尔古丽·依明尼牙孜阿迪拉·阿扎提
- 关键词:心力衰竭并发症
- 心肌细胞/胶原复合体移植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周边区的电偶联网络变化研究
-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电生理技术记录心肌细胞/胶原复合体对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周边区的有效不应期(ERP)及缝隙连接蛋白43 (Cx43)改变,探讨梗死周边区的电偶联网络变化.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组:假手术组、模型组...
- 阿迪拉·阿扎提马依彤
- 左心室功能参数检测VA ECMO治疗患者心功能
- 2023年
- 本文通过对 VA ECMO病人的超声数据的回顾性研究,比较不同时期离线成功组与失败组的左心机能指数,以了解其在体外循环下的临床意义,从而为 ECMO的进一步推广和提高其疗效。方法 筛选65例ECMO 辅助治疗者进行研究,基于脱机结果进行划分,而分为脱机成功组,失败组,对二组的基本资料以及各时间点超声心动图及ECMO 流量资料详细对比,结果均不存在统计差异性。结合二次数据的相关研究,确定了 ECMO患者左心力指标和 ECMO流量与离线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经 ECMO手术48 h未发生死亡,并进行 ROC曲线的测定。结果 比较两个不同时段的心脏超音波资料,发现 ECMO后第一日两个时段无明显差别(P>0.05)。离线成形术患者的心脏超音波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而 ECMO血流相对较小,两者间有统计学上的差别。结果显示:离线治疗后第一天、离线前1天和离线后的各个时段,均呈现出明显的变化。ECMO流量则向着相反方向变化,结果均存在统计差异性。脱机失败组在各时间点,各超声心动图指标虽然有变化,但不存在统计差异性(P>0.05)。对ECMO脱机前一天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左室功能参数及ECMO流量指标都会显著影响到脱机成功率。结论 应用左室收缩功能参数评价左心功能,对行ECMO 辅助治疗患者心功能的监测和评估脱机时机可提供支持与依据。
- 阿丽米热·伊布拉音阿迪拉·阿扎提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左心室功能脱机
- 勘误:大气环境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由于作者未标注通讯作者,发表在《临床医学进展》上2023年11月13卷11期第18169~18174页的文章《大气环境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https://doi.org/10.12677/acm.2023.13112549)出现通讯作者遗漏的问题。现将勘误附后。
- 阿曼古丽·阿卜杜外力阿迪拉·阿扎提王宝珠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大气环境勘误
- 组织工程化心肌片层移植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及电生理变化研究
- 目的:组织工程化心肌组织移植可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心功能和电生理变化.应用超声心动图、免疫荧光技术和电生理技术记录心室肌左室心功能及电生理变化.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移植组.后2组制作心肌梗死动物模...
- 阿迪拉·阿扎提马依彤
- 纤维蛋白胶对脂肪干细胞增殖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背景:尽管有很多生物支架材料被用于携带种子细胞,但纤维蛋白胶与脂肪干细胞二者在体外的共培养研究及种子细胞在支架材料中的增殖存活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脂肪干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性,为可注射组织工程化心肌治疗心肌梗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脂肪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免疫表型,将脂肪干细胞与纤维蛋白胶共培养,用噻唑蓝比色法及LIVE/DEAD荧光双染色检测脂肪干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的增殖和存活性。结果与结论:大鼠脂肪干细胞表型特征为CD90、CD105阳性,CD34、CD45阴性,噻唑蓝比色结果显示,纤维蛋白胶中的脂肪干细胞增殖活性高于常规培养组(P<0.05),LIVE/DEAD荧光双染色显示脂肪干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生长良好,24,72h的细胞存活率均在90%以上,死亡率小于7%。结果提示,大鼠脂肪干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增殖和存活良好,可用纤维蛋白支架携带脂肪干细胞用于可注射心肌组织工程研究。
- 张雪莲马依彤王常勇马翔阿迪拉·阿扎提刘芬陈邦党
-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纤维蛋白胶细胞培养增殖存活
- 中国成人晕厥患者临床特征分析:一项多中心 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中国成人晕厥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连续纳入2018年6月25日至2021年3月1日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37家三甲医院急诊、老年科、心内科门诊或晕厥单元就诊且初步诊断为晕厥的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4950例,年龄(56.3±16.8)岁,男性2604例(52.6%)。最常见的晕厥类型为神经介导性晕厥[2345(47.4%)],其次为心原性晕厥[1085(21.9%)],而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则相对少见[311(6.3%)],此外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有1155例(23.3%)。与≥65岁的患者比较,<65岁的患者中有诱因者更为多见[2066(72.4%)比786(27.6%),χ^(2)=136.5,P<0.001]。与其他类型晕厥患者比较,神经介导性晕厥患者中有晕厥先兆者占比较高[1972(79.0%)比1908(73.9%),χ^(2)=17.523,P<0.001]。女性患者中有先兆者占比高于男性[1837(80.0%)比1863(73.0%),χ^(2)=33.432,P<0.001]。<65岁的患者中有先兆者占比高于≥65岁者[2482(77.8%)比1218(73.4%),χ^(2)=11.756,P=0.001]。与<65岁的患者比较,≥65岁者伴紫绀的比例较高[271(18.2%)比369(12.7%),χ^(2)=23.235,P<0.001],伴大小便失禁的比例亦较高[252(15.2%)比345(10.8%),χ^(2)=19.313,P<0.001]。与其他类型晕厥的患者比较,心原性晕厥患者有家族史者更为多见[264(24.3%)比754(19.5%),χ^(2)=11.899,P=0.001]。晕厥患者合并的心血管疾病依次为高血压[1480(30.5%)]、冠心病[1057(21.4%)]、心房扑动/颤动[359(7.2%)]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236(4.8%)]。心原性晕厥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比例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晕厥患者[417(38.4%)比640(16.6%),χ^(2)=241.376,P<0.001]。此外,合并症还包括脑血管病[551(11.1%)]和糖尿病[632(12.8%)]。结论中国成人晕厥以神经介导性晕厥最为常见,有诱因、先兆的患者较为年轻,女性有晕厥先兆者占比较高,心原性晕厥患者中有家族史、合并冠心病的比例较高。
- 杨丰菁李旭梁鹏刘中梅刘彤吴云信栓力张高星闫世林许岭平王立新胡波岳文伟浦介麟黄织春王锐文雯蔺佩鸿李莉余再新王晓东刘喜久阿迪拉·阿扎提张洁曲秀芬Gary TSE潘懿坤洪葵朱洁明李丽华潘文伍勇王敏宋昌军王增帅董剑廷杨新春胡喜田王福军刘文玲
- 关键词:直立性低血压神经介导性晕厥心房扑动不明原因晕厥老年科
- 输血治疗与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及死亡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输血治疗与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及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22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接受ECMO治疗的成年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患者如在ECMO治疗过程中发生大量失血(出血量>20 ml/kg),则进行输血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进行输血治疗,将其分为输血组(n=45)和未输血组(n=38)。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接受ECMO治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输血组心源性休克发生率、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者占比、ECMO治疗前进行心肺复苏者占比和ECMO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死亡率高于未输血组,ECMO治疗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和ECMO治疗后Hb、RBC、PLT、纤维蛋白原(FIB)、白蛋白低于未输血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输血治疗是接受ECMO治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OR=5.499,95%CI(1.451,21.848),P<0.05〕;ECMO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OR=0.899,95%CI(0.816,0.991)〕、乳酸〔OR=1.595,95%CI(1.120,2.269)〕是接受ECMO治疗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输血治疗是接受ECMO治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而与患者死亡无关。
- 扎亚王宝珠阿迪拉·阿扎提
-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作用输血
- 血清髓过氧化物酶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 2025年
- 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是一种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细胞的促氧化酶,在单核细胞中表达较少,是髓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作为一种关键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标志物,MPO在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具有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靶点和风险评估生物标志物的潜力。深入了解MPO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可以为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和干预措施提供潜在的靶点,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心血管疾病,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 阿迪拉·吾拉穆李小雷马依彤阿迪拉·阿扎提
- 关键词:髓过氧化物酶心血管疾病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采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用药治疗的效果观察
- 2021年
- 改进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用药方案,提高患者病情疗效。方法 采取对照研究法,根据研究需要分设两个组别,一个为美托洛尔治疗组,一个为联合用药治疗组,各组随机分配43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美托洛尔治疗组仅使用单一的美托洛尔,对联合用药治疗组则予以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进行联合用药。结果 两组的观察结果比较发现,在治疗总有效率及心功能方面,联合用药治疗组显著高于美托洛尔治疗组,同时其6min步行距离也明显较美托洛尔治疗组更长。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一致。结论 通过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的联合用药,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可更显著的改善患者活动能力和心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在实际的临床工作当中,值得加以推广。
- 阿丽米热·伊布拉音阿迪拉·阿扎提
- 关键词: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美托洛尔曲美他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