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素萍

作品数:28 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地震局重点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1篇地震
  • 10篇地震活动
  • 5篇应力场
  • 4篇应力场特征
  • 3篇地震活动性
  • 3篇断裂带
  • 3篇裂带
  • 3篇块体
  • 2篇地磁
  • 2篇地震活动特征
  • 2篇地震数据
  • 2篇地震危险
  • 2篇地震预报
  • 2篇地震重点危险...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构造
  • 2篇新生代
  • 2篇郯庐断裂
  • 2篇郯庐断裂带
  • 2篇危险区

机构

  • 27篇安徽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合肥地震台
  • 1篇安庆市地震局

作者

  • 28篇闫素萍
  • 16篇刘泽民
  • 14篇李敏莉
  • 13篇沈小七
  • 12篇刘东旺
  • 11篇陈宇卫
  • 10篇张军
  • 9篇庆梅
  • 5篇夏瑞良
  • 5篇黄显良
  • 4篇姚大全
  • 3篇张杰
  • 3篇王雪莹
  • 2篇徐如刚
  • 2篇凌学书
  • 2篇王雷
  • 2篇翟洪涛
  • 2篇顾春雷
  • 1篇童远林
  • 1篇陆永义

传媒

  • 10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灾害学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防灾科技学院...
  • 2篇地震海啸与地...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震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中国地震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 2篇199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地方平太阴时集中程度的空间扫描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根据显著地震地方平太阴时分布预报地震的思想,定义中小地震地方平太阴时的集中程度,将其当作一个测震学参数,并研制相应的空间扫描程序,为该参数的应用提供软件基础。为了评价其预报效果,该方法在安徽地区得到初步检验,结果显示,在安徽固镇地区的中强地震前半年左右该参数异常现象明显。
刘泽民李敏莉闫素萍王行舟
关键词:显著地震
基于新生代活动构造背景的地震重点危险区域综合研究——以安徽为例
<正>安徽省地处华北与华南地震活动过渡地带,区域地质结构较复杂,属于中强地震活动区。公元294年以来,共发生Ms43/4级以上地震33次,5级以上地震23次,6级以上地震4次,最高震级为61/4级。历史地震资料分期特征、...
刘东旺姚大全沈小七张军张杰闫素萍王雪莹刘泽民
关键词:新生代地震活动区地质构造活动性
文献传递
华北块体中等地震活动平静特征
<正> 为了有效的区分强震前不同区域中等地震活动平静的特点,研究不同地块内强震前中等地震平静有没有规律性联系。本文运用Wiemer等累计频度定量计算法研究我国华北活动地块内(鄂尔多斯、华北平原和鲁东一黄海三个II级活动地...
陈宇卫张军黄显良闫素萍庆梅
文献传递
2006-2020年安徽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判定研究
姚大全刘东旺谢庆胜吴华章胡诚沈业龙沈小七张杰张军翟洪涛刘泽民王雪莹闫素萍陶月潮潘丹
该项目将地震地质、地形变、地震活动性、概率统计等多学科研究有机结合,分别基于地震动参数和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地震危险性和地震易损性分析。在该基础上,项目以实情为重点,并充分考虑震情和未来社会发展规划因素,综合判定地震重点防...
关键词:
基于新生代活动构造背景的地震重点危险区域综合研究——以安徽为例被引量:10
2008年
基于地震的发生与断裂的活动性密切相关,为了科学合理并尽可能准确地判定未来地震重点危险区域,以安徽为例,利用由深浅部对比、宏微观构造解析所给出的新生代构造活动性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地震活动性资料研究结果,对一些重点部位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长时间尺度的地质构造最新研究揭示的活动性较强区域,与根据近代地震活动性资料研究反映的危险性较大区域,呈现较好的一致性特征,从而为未来地震重点危险区域的判定提供了新的较为可靠的依据和方法。
刘东旺姚大全沈小七张军张杰闫素萍王雪莹刘泽民
关键词:新生代构造活动性地震重点危险区
华东地区M_s≥5.0地震持续平静的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对华东地区Ms≥5地震活动时间特征研究可知,华东地区的地震活动为群集(丛集)型地震活动。应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对这种变化进行了拟合和预测,认为目前该区地震处于活动,将持续20多年;又以Ms≥5地震平静时间超过3年为异常背景,提出了该区Ms≥5.5地震发生前的定量预测指标,认为华东地区Ms≥5地震持续平静,对该区5级以上地震的发生时间具有明显的中短期预测意义。
闫素萍陈宇卫李敏莉刘泽民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
安徽及邻区平均波速比的测定及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将安徽及邻区(29°~36°N,114°~124°E),按1°×1°分成70个区,依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编制的1998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全国地震月报目录,采用单事件多台观测资料,在所分区域里进行平均波速比值的计算,结果在其空间分布图像中显示了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可能与地质构造环境即地质构造所形成的断裂带两侧的介质特性差异有关.计算所得的各区平均波速比对以后波速比值的变化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李敏莉刘东旺刘泽民闫素萍
关键词:平均波速比地质构造环境断裂带
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被引量:14
2004年
针对安徽省较特殊的构造环境及历史地震分布特点 ,利用直达波最大振幅比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 ,在对安徽淮河中游区 1974年以来近百个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反演、聚类及空间合成的基础上 ,分析了华北断块南缘的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震源断层滑动方式、构造应力场分布及块体运动方式、应力场随时间变化等。结果显示 :淮河构造变形带及其邻近块体上震源断层总体上以近走滑型或斜滑型破裂为主 ,但倾滑型破裂也占一定比例 ;该地区构造应力以水平作用为主 ,但也存在一定的垂向作用。其中淮北和皖中块体仍可能分别向SWW和NEE方向运动 ,并在淮河构造变形带上产生左旋剪切作用 ,呈现一定的继承性活动特征 ;各块(带 )上主压应力P轴走向随时间的变化在总体上较为一致 ,而各时段之间P轴方位存在一定差异 ,显示安徽淮河中游区受华北和华南应力场的共同作用 ,但其地震活动可能主要受控于华北应力场。
刘东旺刘泽民沈小七夏瑞良李敏莉闫素萍凌学书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现代构造应力场块体运动
正负地震差值Se值在华东地震中期预报的应用被引量:1
2003年
使用反映应力调制作用的正负地震差值Se值对华东地区进行空间扫描。结果表明,中强地震前,华东陆地5级地震前1~3 a会出现正负地震差值Se值异常,未来地震会发生在异常单元150 km区域内或周边地区,而霍山地区出现Se值异常后,能较好的对应华东海域和陆地5级以上地震。因此,该方法在华东地区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陈宇卫张军庆梅闫素萍
关键词:地震活动引潮力触发作用地震预报
关于发展我国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思考
1995年
地震科技信息的积累和应用是我国地震科学事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地震信息工作在地震预报的探索和研究中以及地震工程应用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认识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发展这—事业,本文就地震科学研究与地震科技信息的内在联系、地震科技信息的运行机制及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陈宇卫张鹏汪家庆唐韵恒董梅刘正芳闫素萍
关键词:信息系统地震数据地震预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