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可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桦褐孔菌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与建立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了桦褐孔菌总DNA,确定ISSR最适25μL反应体系为模板DNA浓度15ngμmol·L-1,dNTPs浓度150μmol·L-1,引物浓度25μmol·L-1,TaqDNA聚合酶浓度2.0U,Mg2+浓度1.4mmol·L-1,10xbuffer2.5μL,其余用ddH20补足;确定ISS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35个循环:94℃变性1min、45℃~51℃退火1min(退火温度因不同引物而定)、72℃延伸1min,最后72℃延伸5min,4℃保存。筛选出16条ISSR引物,并成功应用引物UBC842完成了21株桦褐孔菌的ISSR—PCR反应。
- 闫可尹勇刚傅常娥陈艳秋冉丽萍
- 关键词:桦褐孔菌ISSR
- 桦褐孔菌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的比较被引量:5
- 2013年
- 以菌丝培养特性和ISSR分子标记对采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1株桦褐孔菌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2种方法的聚类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菌丝培养特性标记的聚类结果与ISSR分子标记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均与地理分布有较强的相关性,但ISSR分子标记结果与纬度相关性较大,菌丝培养特性标记的聚类结果与生态环境相关性较大。因此,建议在桦褐孔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鉴定中采用分子标记,并辅之以其他标记的研究方法。
- 傅常娥郭晓帆隋飞飞闫可陈艳秋
- 关键词:桦褐孔菌分析方法
- 桦褐孔菌菌株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 本论文以采自不同国家及地区的21株桦褐孔菌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菌丝的生物学特性及多糖产量,并进行ISSR分子标记分析,探明桦褐孔菌菌株之间的遗传差异,为桦褐孔菌种质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
- 闫可
- 关键词:桦褐孔菌生物学特性ISSR分析
- 桦褐孔菌菌株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应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技术对21株不同来源的桦褐孔菌(Inonotusobliquus)菌株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从60条引物中筛选出11条ISSR引物对桦褐孔菌基因组DNA进行了ISSR-PCR扩增,共扩增出DNA谱带183条,其中多态性谱带169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3%,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05~0.88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63时,可将21个桦褐孔菌菌株划为6大类群,菌株聚类结果与菌株的地理分布有关。
- 闫可尹勇刚傅常娥郭晓帆陈艳秋
- 关键词:桦褐孔菌ISSR
- 桦褐孔菌不同菌株培养特性及人工栽培比较被引量:7
- 2011年
- 以来自不同国家及地区的21个桦褐孔菌菌株为试材,比较菌丝长势、长速、干重及多糖产量,并分别对每个国家的1个菌株进行人工栽培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国家的桦褐孔菌菌株菌丝培养特性及菌核形成特性明显不同,其中,中国菌株JL01菌丝长势最强,长速最快,达3.62 mm/d;中国、芬兰和朝鲜菌株均产生菌核,但中国菌株的菌核干重、生物学效率及多糖产量显著高于其它2个菌株,生物学效率达27%.
- 闫可朴松洙傅常娥陈艳秋冉丽萍
- 关键词:桦褐孔菌菌株筛选栽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