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秉强

作品数:25 被引量:222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水稻
  • 8篇杂交
  • 8篇杂交水稻
  • 7篇基因
  • 4篇性状
  • 4篇籼型
  • 3篇籼型杂交水稻
  • 3篇恢复系
  • 3篇基因定位
  • 3篇SSR标记
  • 2篇选育
  • 2篇遗传率
  • 2篇优质高产
  • 2篇突变体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品种选育
  • 2篇株高
  • 2篇籽粒

机构

  • 15篇西南大学
  • 9篇西南农业大学
  • 8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重庆市农业科...
  • 2篇贵州省毕节地...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绵阳市农业科...
  • 1篇纽约市立大学

作者

  • 24篇钟秉强
  • 22篇何光华
  • 21篇杨正林
  • 11篇赵芳明
  • 10篇凌英华
  • 8篇谢戎
  • 8篇李云峰
  • 6篇查仁明
  • 5篇桑贤春
  • 4篇罗洪发
  • 2篇方立魁
  • 2篇张长伟
  • 2篇张毅
  • 2篇张孝波
  • 2篇彭涛
  • 2篇沈福成
  • 2篇卢瑶
  • 2篇王楠
  • 2篇谭自俊
  • 2篇刘成元

传媒

  • 4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个水稻抽穗期主基因Hd(t)的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被引量:8
2007年
从缙恢10/1t21的杂种后代中发现了一个抽穗期稳定遗传的迟熟恢复系N91(110~114d),以早熟不育系金23A(89~94d)作为杂交和回交亲本,获得的F2和BC。F。群体抽穗期均表现双峰分布,X^2检测表明其抽穗期受一对主基因控制,暂命名为Hd(t)。在400多对SSR引物中筛选出5对在早熟基因池和迟熟基因池中表现差异的引物,进行单株验证,用回交群体进行基因定位,发现位于第7染色体长臂末端的SSR标记RM1364和RM3555与Hd(t)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32.7cM和22.5cM。在目标区域进一步合成8对SSR引物,将Hd(t)基因定位在RM22143与第7染色体末端之间,与RM22143相距12.9cM。该结果为Hd(t)基因的精细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克隆奠定了基础。
龚晓平杨正林赵芳明钟秉强凌英华何光华
关键词:水稻抽穗期基因定位SSR标记
不同环境条件下籼型杂交稻株高的发育遗传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按NCⅡ交配设计的两套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两种环境条件下株高的发育遗传规律。供试材料和环境均会影响水稻株高表现,且环境对株高的影响随发育进程的推进不断减小。在不同发育阶段,水稻株高主要受加性和显性效应基因共同控制,但影响程度会随供试材料的改变而有所不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会对株高产生一定影响;控制株高的遗传效应在各发育时期均有新的表现,且加性效应的表达比显性效应的表达更为活跃;条件环境互作效应亦会对株高发育遗传产生一定影响,前期影响尤其大;水稻株高的群体平均优势总体上随发育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增加,至成熟期达到最大;群体超亲优势的变化规律因供试材料的不同而略微出现一些差异,但均在后期趋于稳定,且均为正值。在多数发育时期,水稻株高条件群体平均优势达到正向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条件群体超亲优势达到负向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即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在各时期均有新的表现,但其表现的大小和方向均有所不同。
彭涛钟秉强凌英华杨正林查仁明谢戎刘成元何光华
关键词:籼型杂交水稻株高发育遗传环境效应
水稻花粉管通道法导入高粱DNA的SSR分子验证被引量:18
2004年
从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7对,对供体高粱、受体水稻及其外源DNA导入后代稳定材料进行了分子验证,结果表明供体高粱与受体水稻间存在多态性、受体水稻与后代稳定材料间出现多态性,供体高粱与部分后代稳定材料间出现相同的扩增带,部分供体与受体共有的特征带在后代中消失、而有些后代出现了供体和受体均没有的扩增带。这表明供体高粱的DNA不同片段已整合到水稻品种中,获得了不同的变异材料,这些DNA片段能在后代中稳定遗传。
罗洪发钟秉强杨正林李云峰何光华
关键词:水稻花粉管通道法基因导入高粱SSR分子
5个骨干籼型恢复系再生能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以5个有重要育种价值的籼型恢复系为材料,研究了影响籼稻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和再生的几个重要因素。结果表明,对于籼稻品种而言,MS,NB培养基都是较为适合的培养基类型,愈伤诱导率都比较高,且愈伤质量较好,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但是不同品种对不同培养基的反应有所不同,籼稻品种之间再生能力存在极大差异;分化培养基中适宜的激素配比为BAP3mg/L+NAA0.5mg/L;适当的干燥处理可以极大地提高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还从这5个品种中初步确定了3个再生频率较高的品种,作为进一步研究籼稻组织培养特性的材料,并进行下一步的遗传转化试验。
肖向文李平杨正林钟秉强侯磊李德谋何光华
关键词:籼稻
优质高产广适杂交水稻“西农优”品种选育与应用
何光华杨正林桑贤春李云峰赵芳明凌英华张毅张长伟王楠方立魁钟秉强
主要技术内容为: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综合应用多性状亲本材料杂交,创制高配合力、广适性的不育系、恢复系,选配优质、高产、广适杂交水稻新品种。创制新恢复系6个、不育系1个,选育新品种7个通过审定,创制突变体...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中国稻与美国稻的SSR标记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0
2004年
从88对平均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的SSR引物中筛选出24对用于33份美国稻和13份中国稻的多态性分析,24对引物在46份材料中共检测到189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77条,多态率高达93.65%。UPGMA聚类分析把46份材料分为两大类,28份美国稻组成Ⅰ类,另5份美国稻与13份中国稻组成Ⅱ类;在Ⅱ类中,美国稻与中国稻分别聚为Ⅱ-1和Ⅱ-2 2个亚类。结果表明:美国稻与中国稻之间的遗传差异大于美国稻之间的遗传差异大于中国稻之间的遗传差异。美国稻与中国稻之间、部分美国稻之间遗传背景差异显著。
李云峰钟秉强杨正林罗洪发何光华
关键词:SSR标记多态性
美国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温度钝感特性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对32份美国稻品种和12份国内水稻骨干亲本材料的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钝感值进行了评价,从中选择表现最为钝感的14份优质品种与国内5份相对较钝感的材料,进行了品质性状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美国水稻品种在垩白率、糙米率、精米率上表现钝感,垩白率尤其钝感,筛选出C94-303、Lemont等几个对温度表现钝感的品种,可作为重庆等高温伏旱区选育优良“三系”杂交稻亲本加以利用。
钟秉强杨正林冉启良何光华
关键词:品质性状农艺性状垩白率骨干亲本精米率钝感
水稻短穗小粒突变体sps1的鉴定与基因精细定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对一个水稻短穗小粒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精细定位,为水稻等禾本科作物的籽粒发育及分子改良奠定基础。【方法】在水稻EMS诱变体库中鉴定到一个短穗小粒突变体,暂命名为sps1(shorten panicle and seed 1)。成熟期观察野生型和sps1的形态变化,考察株高、节间长、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对野生型和sps1籽粒外稃内外表皮中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利用石蜡切片进一步分析野生型和sps1籽粒的形态变化;配制缙恢10号/sps1杂交组合进行遗传分析,并利用其F2群体进行基因精细定位;对野生型和sps1两叶一心期的叶鞘进行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敏感性试验;抽穗期分析SPS1在水稻根、茎、叶、鞘和穗中的表达,并对籽粒发育相关基因和BR相关基因进行q PCR分析。【结果】sps1穗和倒1、2、3的节间长度均极显著短于野生型,导致株高半矮化;此外,sps1穗枝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也显著降低;扫描电镜观察发现sps1外稃中部内外表皮细胞长度极显著小于野生型,宽度则极显著变大,石蜡切片观察进一步证实了sps1籽粒宽短是由细胞变短、变宽造成的;籽粒发育相关基因q PCR分析发现,部分通过调控细胞分裂和扩展进而影响水稻籽粒发育的基因表达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sps1中,AFD1、SLG、HGW和GS3的表达量显著上调,GW7和GID1显著下调;选取符合3﹕1分离比例的F2代分离群体中的突变单株进行基因定位,最终将调控基因精细定位在第7染色体上标记sps1-3和sps1-2之间134 kb的物理范围内,包含19个注释基因;经测序,与野生型相比,发现sps1中的Os07g0616000在编码区有一个A-T的碱基替换,致使编码的赖氨酸变成了终止密码子,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初步确定为候选基因。q PCR分析发现SPS1在水稻的根、茎、叶、鞘和穗中均有表达,且在茎秆中的表达量最高;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SPS1是D
谢佳张孝波陶怡然熊毓贞周倩孙莹杨正林钟秉强桑贤春
关键词:SATIVA短穗基因定位
不同遗传背景下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以两套不完全双列杂交材料分析了不同遗传背景下杂交稻7个产量性状的遗传力、配合力方差所占总变异相对密度的差异,结果表明:①两套材料的7个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所占总变异相对密度均在65%以上,但第一套材料除单株粒质量外的其它6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所占总变异的相对密度比第二套平均高出14.01%.②两套材料的7个产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没有显著差异,狭义遗传力因性状不同而存在差异.第一套材料的总粒数、有效穗、千粒质量、穗质量和结实率的狭义遗传力都比第二套高10%以上,而其它两个性状没有明显差异.研究表明不同遗传背景的材料,加性遗传和非加性遗传都随性状不同而有差异.因此,对于不同遗传背景的材料,亲本的选育及组合的评价都要以不同的性状区别对待.
杨正林赵芳明钟秉强凌英华桑贤春何光华
关键词:杂交水稻产量性状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及品种应用
何光华杨正林桑贤春李云峰赵芳明凌英华张毅张长伟王楠方立魁钟秉强
主要技术内容: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综合应用多性状亲本材料杂交,创制高配合力、广适性的不育系、恢复系,选配优质、高产、广适杂交水稻新品种。创制新恢复系6个、不育系1个,选育新品种7个通过审定;创制突变体...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分子育种品种选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