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江华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民家
  • 5篇白族
  • 4篇汉语
  • 4篇汉语方言
  • 4篇方言
  • 3篇语音
  • 2篇湘西方言
  • 1篇代词
  • 1篇动态助词
  • 1篇音变
  • 1篇阴阳
  • 1篇阴阳五行
  • 1篇阴阳五行学说
  • 1篇语音特点
  • 1篇语音特征
  • 1篇语音研究
  • 1篇弱化
  • 1篇人称代词
  • 1篇助词
  • 1篇子尾

机构

  • 8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作者

  • 8篇钟江华
  • 3篇陈立中

传媒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民族论坛
  • 1篇学术论坛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汉语方言国际...

年份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湖南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民家腔”的“子”尾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描写湖南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的"子"尾。语音上除了念[?0]外,还可以念作[tε0],但保留此读法的"子"尾词已经越来越少。在语法结构上,可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量词性成分后面构成名词。也可构成"动词/形容词+下儿+子"格式,表达短时义、尝试义或程度略微增加或减少,如"动下儿子动一动、来下儿子来一下/来一点儿、壮下儿子胖一点儿";"动词/形容词+人+子"格式的词语大部分相当于形容词,表示使人感觉怎么样,一般都是一些不太好的感觉或感受,前面可受副词"好"修饰,如"好吓人子很吓人、好急人子很急人"。少数相当于名词,如"懒人子懒汉、穷人子穷人"。
钟江华
关键词:湘西方言
张家界白族聚集区“民家腔”的语音特点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以湖南省桑植县白族聚集区的人们所使用的汉语方言"民家腔"作为调查和研究对象,归纳了其在声韵调方面的主要特点,发现最典型的"民家腔"芙蓉桥话与一般的西南官话存在较大差别。
钟江华陈立中
关键词:语音特点
湖南张家界方言语音研究
张家界处于湘西北的西南官话区,因其较为复杂的民族成份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该地区方言具有很多与常见西南官话不同的特点,过渡性质比较明显。本文以张家界方言为研究对象,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运用静态描写、图表、统计以及比较等...
钟江华
关键词:汉语方言西南官话语音
文献传递
现代湘语和吴语浊音声母发音特征的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对保存在现代湘语和吴语中的浊音声母的发音特征进行了综合比较,主要从是否送气、清浊程度、浊音清化以及浊塞擦音和浊擦音的相互转化等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钟江华陈立中
关键词:湘语发音特征
“阳春”与“金秋”——论词语教学与文化传承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文章以带有"阴"、"阳"字样的地名以及"阳春"、"三阳开泰"、"青春"、"金秋"等词语为例子,说明词语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词语教学应当成为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桥梁。
钟江华陈立中
关键词:词语教学文化传承阴阳五行学说
湖南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民家腔”的两字组连调模式
本文通过对芙蓉桥话连调的描写,并将其放在更大的范围内与周边方言进行比较,试图找出“民家腔”与西南官话或其他方言或语言在声调上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以及自白族居民迁徙到当地后,其语言或者说汉语方言在声调上大概有着一些...
钟江华
关键词:汉语方言语音特征
文献传递
湖南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民家腔”的人称代词被引量:1
2012年
湖南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民家腔"的三身代词复数分A、B两种形式:A式"□uεn53、连=iεn53、滩=tan31/t‘an31"是由其单数"我、你、他"分别与复数标记"俺an"构成的一个合音词;B式"□俺uεn53 55 an043、连=俺iεn53 55 an043、滩=俺tan31 33/t‘an31 33 an021"是在A式后面再加复数标记"俺"而成。第三人称单、复数均有新老派两种读音:老派读不送气音,如单数"他ta31",复数"滩=tan31、滩=俺tan31 33 an021";新派读送气音,如单数"他t‘a31",复数"滩=t‘an31、滩=俺t‘an31 33 an021"。
钟江华
关键词:湘西方言人称代词
桑植芙蓉桥“民家腔”中“哒”初探被引量:3
2013年
湖南省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民家腔"的动态助词"哒ta",从位置和语法意义两方面将其分为"哒,"和"哒,"。"哒,"后如接谓词宾语、补语或在处置句中时,其读音会随着前面谓词末音节发生相应的弱化。谓词末音节为前鼻音韵尾时,弱化为an;谓词末音节为后鼻音或鼻化音时,弱化为aO或an;谓词末音节无韵尾时,弱化为或a。
钟江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