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辉

作品数:122 被引量:164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44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化学工程
  • 17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冶金工程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文化科学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经济管理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社会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4篇镀层
  • 20篇复合镀
  • 19篇复合镀层
  • 15篇合金
  • 15篇NI-CO
  • 13篇电沉积
  • 11篇纳米
  • 9篇ZRO
  • 8篇配送
  • 8篇教学
  • 7篇物流
  • 7篇耐蚀
  • 7篇金属
  • 7篇快递
  • 6篇镁合金
  • 6篇耐蚀性
  • 5篇电化学
  • 4篇一水硬铝石
  • 4篇搜索
  • 4篇热处理炉

机构

  • 86篇辽宁科技大学
  • 33篇辽宁工业大学
  • 4篇东北大学
  • 3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宝信软件...
  • 1篇抚顺隆烨化工...

作者

  • 122篇金辉
  • 46篇王一雍
  • 33篇李成威
  • 29篇亢淑梅
  • 15篇周新宇
  • 14篇梁智鹏
  • 13篇李继东
  • 12篇沈明钢
  • 10篇王琳
  • 10篇路金林
  • 9篇井玉安
  • 6篇苏建铭
  • 6篇刘帅
  • 6篇姚丹
  • 6篇陈雪婷
  • 5篇宋华
  • 5篇张峻巍
  • 5篇谷晴晴
  • 4篇马壮
  • 4篇王茜

传媒

  • 7篇有色金属(冶...
  • 7篇辽宁工业大学...
  • 6篇辽宁科技大学...
  • 5篇电镀与环保
  • 5篇中国冶金教育
  • 4篇计算机应用与...
  • 3篇材料保护
  • 3篇电镀与涂饰
  • 3篇表面技术
  • 3篇智能城市应用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东北大学学报...
  • 2篇粉末冶金工业
  • 2篇稀有金属与硬...
  • 1篇化工管理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价值工程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7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12篇2020
  • 13篇2019
  • 12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13篇2015
  • 10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性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吸附Cr(Ⅵ)的机理研究
2023年
以Fe_(2)O_(3)和活性炭(AC)为原料,经行星球磨机混合后,在850℃、氢气气氛下进行气相还原,制备nZVIAC复合材料。对nZVI-AC进行SEM、EDS、XRD表征分析,并对水中Cr(Ⅵ)进行吸附实验,探究不同吸附材料、吸附剂投加量、pH值、反应时间和Cr(Ⅵ)初始浓度对Cr(Ⅵ)吸附能力的影响,并进行吸附动力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球磨混合方式和气相还原法能够使部分Fe~0达到纳米尺度,并负载到AC上,成功制备出nZVI-AC材料。球磨混合方式显著提高Fe~0对Cr(Ⅵ)的吸附作用。Cr(Ⅵ)浓度为20 mg/L、反应温度25℃时,nZVI-AC最佳投加量为0.4 g/L,最佳pH值为3,反应在50 min达到吸附平衡,去除率为99.5%。动力学分析表明,nZVI-AC对Cr(Ⅵ)吸附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Elovich动力学模型,是发生在非均匀表面的化学吸附。对反应后nZVI-AC的XPS分析表明,吸附机制主要是化学还原和共沉淀作用以及少量的直接吸附作用。
刘森萍夏新珂信博文张洋榕白玉金辉李成威
关键词:高能球磨纳米零价铁改性
液态铝阴极法制备铝钙中间合金被引量:5
2011年
在CaCl2-CaF2体系中,以CaO为电解原料,采用液态铝阴极法生产铝钙中间合金。采用熔盐电解监控仪测量电解过程中的反电动势、槽电压、电流等工艺参数及电解波形图,通过电位控制法调节CaO的加料周期,同时根据所得合金产品中的钙含量(质量分数)探讨影响电流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反电动势随电流密度增加而增大,通过控制电位法测得加料周期为30 min;在740℃、电流为7 A的条件下,电解1 h可制取钙含量为11.6%的铝钙合金,电流效率可达67.3%。
王一雍李继东金辉王志英
关键词:铝钙合金反电动势电流效率
Ni-Co/ZrO_2复合镀层的制备与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采用超声波辅助电沉积方法,在氨基磺酸盐镀液中制备了Ni-Co合金镀层与Ni-Co/ZrO_2复合镀层。研究了电沉积两种镀层的电化学行为,并测试了两种镀层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ZrO_2微粒的加入,降低了电沉积体系的极化度,使电沉积更容易进行;与Ni-Co合金镀层相比,NiCo/ZrO_2复合镀层具有更高的纳米压痕硬度、弹性模量、硬模比,以及更优异的减摩性能。
梁智鹏王一雍金辉周新宇刘香琳
关键词:纳米压痕
锦纶长丝厂优化排产模型与算法
锦纶长丝排产优化是一个生产难题。本文建立了以效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Mixed-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问题模型。提出并设计了禁忌搜索(Tabu Search,TS)与...
金辉苗晓坤赵越岭
关键词:锦纶长丝排产MILP禁忌搜索算法变邻域搜索
涤纶短纤维生产过程管理优化方法研究
涤纶短纤维生产过程是一个典型的流程工业生产过程。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涤纶短纤维市场的变化,特别是其上游的石油原料及下游的服装产品市场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纤生产已从过去单一、大规模生产模式,转变为多品...
金辉
关键词:涤纶短纤维纺丝组件调度模型禁忌搜索决策支持系统
文献传递
一种模拟海洋飞溅区腐蚀环境的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海洋飞溅区腐蚀环境的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设置在上部的模拟干燥环境实验箱、设置在下部的浸润腐蚀实验箱;所述的模拟干燥环境实验箱包括实验箱体、恒温装置、风机、试样钢升降装置;实验箱体内设有试样钢升降装置...
亢淑梅严新永徐美玲路金林郭菁李成威金辉沈明钢赵清平
文献传递
Ni-Co/纳米ZrO_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行为及摩擦磨损性能被引量:4
2018年
通过超声辅助电沉积的方法,在加入粒径为50nm的ZrO_2粉体的氨基磺酸盐镀液中制备了Ni-Co/纳米ZrO_2复合镀层。利用电化学方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对沉积动力学进行分析。通过XRD,SEM和EDS分别对复合镀层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相组成等进行表征。同时,对镀层进行了纳米压痕测试和旋转摩擦测试。结果表明,Co^(2+)的电沉积行为遵循3D"成核/生长"机制,合金共沉积电位为-0.72V,复合共沉积电位为-0.70V。ZrO_2纳米粒子的加入降低了体系的极化度,使得电极过程更容易进行。纳米ZrO_2的添加量为15g/L时,镀层硬度、弹性模量以及硬模比分别为6.13GPa,291GPa和0.026;摩擦因数为0.3273,磨损量为0.55×10^(-5)g/m,分别为Ni/Co合金的3/4和1/2,超声和纳米粒子的协同作用能够明显改善镀层的力学性能。
梁智鹏王一雍金辉周新宇刘香琳
关键词:复合镀层
球磨-浸出工艺处理三水铝石矿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自行研制的球磨装置对三水铝石矿进行了球磨溶出工艺研究。考察了填充系数、转速、料球比、配矿量和溶出温度等因素对球磨溶出性能的影响,并对球磨溶出矿浆进行了XRD分析。结果表明,三水铝石矿的最佳球磨工艺为:装球量30%、钢弹转速100 r/min、料球比1.2∶1、球磨钢球采用混合球(2~20 mm)1、00 mL母液配矿量25 g、溶出温度150℃。
王一雍金辉李继东李静
关键词:球磨转速
超声波钢包精炼冷态模拟
2010年
以某钢厂180 t钢包为原型,进行超声波改善钢包熔池搅拌效果的冷态模拟实验。通过记录pH计示数变化研究底吹气体搅拌均混时间及超声波搅拌均混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在底吹空气水模实验中,当吹气位置在距离中心为0.33R,流量为0.1 m3/h时,底吹气体搅拌所需的均混时间最短为50 s;超声波水模实验中,当波源伸入钢包的中心液面下25 cm处,输出功率1.8 kW,均混时间最短为35 s;在超声波和底吹气体联合实验中,当吹气位置在距离中心为0.33R,流量为0.1 m3/h,波源伸入钢包的中心液面下25 cm处,输出功率1.8 kW时,均混时间最短为48 s;可以看出超声波可明显缩短钢包均混时间,改善钢包精炼动力学条件。
杨春龙亢淑梅李成威金辉谢昶
关键词:超声波钢包精炼冷态模拟搅拌均混时间
基于MSP430和光纤通信的热量表系统被引量:1
2008年
为实现热量计量及其远程通信,设计了一种基于MSP430微处理器的高精度、高性能热量表。在分析热量表计量原理的基础上,对热量表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详细研究和设计,采用超低耗的设计思想进行了软件设计,采用光纤通信和FTTH技术实现热量表的远程通信。实验表明,设计的热量表符合行业标准2级表的要求,与其他热量表相比,更适宜在数字化社区网络平台上应用。
梅丽凤唐晓明金辉
关键词:热量表超低功耗FTTH技术省电模式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