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光

作品数:128 被引量:325H指数:11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动力工程及工...
  • 25篇建筑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文化科学
  • 7篇化学工程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机械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2篇冶金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6篇热泵
  • 31篇地源
  • 30篇地源热泵
  • 23篇埋管
  • 21篇地埋管
  • 18篇太阳能
  • 17篇值模拟
  • 16篇蓄热
  • 16篇数值模拟
  • 13篇换热
  • 12篇土壤
  • 10篇烟气
  • 8篇温度
  • 8篇传热
  • 7篇土壤温度
  • 7篇建筑
  • 7篇教学
  • 6篇供暖
  • 5篇地埋管换热
  • 5篇地埋管换热器

机构

  • 125篇内蒙古科技大...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天津大学
  • 5篇内蒙古工业大...
  • 4篇教育部
  • 3篇清华大学
  • 3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包头钢铁职业...
  • 2篇包头市环境科...
  • 2篇大连民族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包头钢铁(集...
  • 1篇建研科技股份...
  • 1篇北京构力科技...

作者

  • 126篇金光
  • 37篇吴晅
  • 32篇武文斐
  • 31篇郭少朋
  • 11篇张凯
  • 10篇李娜
  • 9篇李保卫
  • 9篇何丽娟
  • 9篇陈俊俊
  • 8篇顾洁
  • 8篇牛永红
  • 8篇刘卫
  • 8篇张之强
  • 7篇龚志军
  • 7篇田瑞
  • 7篇庞赟佶
  • 7篇王正文
  • 7篇梁盼龙
  • 6篇王丽芳
  • 6篇王晓彤

传媒

  • 5篇工业安全与环...
  • 5篇流体机械
  • 5篇建筑科学
  • 5篇太阳能学报
  • 4篇可再生能源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水文地质工程...
  • 3篇储能科学与技...
  • 2篇土壤通报
  • 2篇热能动力工程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煤炭转化
  • 2篇暖通空调
  • 2篇中国冶金教育
  • 2篇土木建筑与环...
  • 2篇科技与生活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应用化工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8篇2022
  • 16篇2021
  • 7篇2020
  • 20篇2019
  • 11篇2018
  • 7篇2017
  • 16篇2016
  • 1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4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颗粒高速液滴发生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颗粒高速液滴发生装置,属于仪器、仪表领域。本发明缓冲气水仓通过通液管与液滴发生装置连接;液滴发生装置的储液仓底部中心处设有液体流出口,储液仓下方的环形压电陶瓷片、环形绝缘垫片及圆锥形变幅杆中心轴线上设有导...
金光冯化超武文斐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地源热泵U型地埋管换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地源热泵U型地埋管换热结构,一个深井中同时平行布设多个U型换热管,换热管的供水支管、回水支管两侧分开,中间安装隔热组件;隔热组件包括安装架和拼接式隔热板;安装架包括至少两根光杆,光杆竖直安装在深井...
金光弓建强张文娟徐芳强户澳文
文献传递
伞口直径对半导体制冷空调伞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针对压缩式制冷空调伞体积庞大、不易维修等问题,提出一种半导体制冷空调伞,并搭建了用于测量伞口直径为36、38、40 cm的半导体制冷空调伞性能的实验台。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珀尔贴效应,结合空调伞伞头的结构特点,采用下送风空调伞进行实验研究并分析其温度场及流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半导体空调伞的伞口直径为38 cm时,伞内风速为0.23~0.47m/s,空调区与外界环境的最大温差可达到3.04℃,适于营造舒适的局域环境。
何丽娟吴心伟王荻董进忠金光
关键词:半导体制冷温度场流场
严寒地区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应用经济性分析研究被引量:18
2019年
文章以呼和浩特市某住宅别墅为研究对象,对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及主要影响经济因素的敏感性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当折现率为8%时,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的回收年限为27a,净现值最大值为1.1万元,其经济性略高于单一地源热泵系统;当折现率大于8%时,系统无法获取经济回报;通过敏感性分析,系统对初投资敏感程度最大,可节省人工费次之,电价最小;就目前而言,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在经济性方面还不具优势,未来可对系统配置及相关技术进行优化完善,以减少其初投资及运行费用,提高经济性。
金光陈正浩郭少朋郝楠李雨宸
关键词:太阳能-地源热泵净现值
严寒地区地源热泵地埋管周围土壤冻结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研究影响地埋管周围土壤冻结的因素,文章建立了模拟严寒地区热失衡状态下地源热泵冬季运行情况的实验装置。实验研究了进口流体温度、土壤体积含水率和土壤初始温度对地埋管周围土壤冻结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流体温度变化改善了埋管周围的温度场,有利于埋管换热器换热;随着土壤初始温度升高,减小了土壤物性参数的变化,增加了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量;土壤体积含水率的增加,强化了周围土壤与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作用,有利于提高地埋管的出口流体温度和取热值。
金光张之强吴晅吴晅田瑞
关键词:地源热泵土壤冻结
冷孔板直径对涡流管内部压力场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以理想的CO_2气体为工作流体,使用标准Standard k-ε湍流模型来模拟涡流管的能量分离效应。当涡流管冷端出口压力是2. 5 MPa、喷嘴进口压力是6. 5 MPa和喷嘴进口温度是298. 15 K、喷嘴进口压力为6. 5 MPa时,进行了涡流管内轴向、径向压力分布的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冷流率μ为0. 1,冷孔板直径在1. 5~3. 5 mm之间变化时,轴心线上的总压分布呈现先减小后逐渐增大的趋势,各冷孔板直径在轴向距离为0 mm处的径向总压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大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当径向距离在0. 5~1. 0 mm之间变化时,轴线上总压随着涡流管轴向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当径向距离为1. 5 mm时,总压随着涡流管轴向距离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径向距离在2. 0~2. 5 mm之间变化时,总压随着涡流管轴向距离的增大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当轴向距离在0~100 mm之间变化时,各轴向位置上随着径向距离增大的总压分布均呈现逐渐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
何丽娟陈帅帅孙尚志田宝云马文清金光
关键词:涡流管数值模拟
一种改进的供热供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供热供冷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器、保温水箱、分水器、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用户末端、地下埋管换热器、节流阀、蓄冷水箱、水泵、阀门组成,其有益效果在于将太阳能技术、土壤源热泵技术与冰蓄冷技术有机集成...
吴晅路子业金光李松洋刘卫梁盼龙张瑜
文献传递
多叶螺旋线圈强化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换热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用铜丝制成双叶螺旋线圈和三叶螺旋线圈内插物,置于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流道内,以强化流道管壁与工作介质之间换热。在定热流条件下,进行了空管、扭带管、双叶螺旋线圈管和三叶螺旋线圈管的换热性能研究;在常温下进行了阻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叶螺旋线圈管Nu数增加了68.4%~200.7%,阻力系数增加238.7%~794.6%;三叶螺旋线圈Nu数增加106.1%~272%,阻力系数增加470.8%~906.8%。通过回归分析给出了f和Nu与影响因素计算式。研究表明,双叶螺旋线圈管道和三叶螺旋线圈管道换热均优于空管和扭带管;三叶螺旋线圈管道比双叶螺旋线圈的换热效果更佳。
于晔田瑞金光
关键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强化换热
相变储热材料应用于建筑围护结构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被引量:10
2023年
相变蓄热技术在建筑节能领域应用广泛,回顾了近年来相变储热材料应用于建筑围护结构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围护结构用相变材料(PCMs)的筛选和优化方向,系统地阐述了PCMs应用于建筑围护结构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不同形式相变围护结构性能的因素,最后指出无机PCMs及其复合材料在围护结构中的应用会成为研究者未来关注的热点;建立相变围护结构的热学、力学性能综合评价指标,有利于PCMs与建筑材料的混合应用;同时掺入PCMs导致建筑材料力学性能降低的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旨在为相变围护结构在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吴晅户澳文徐芳强弓建强张文娟金光
关键词:相变材料围护结构建筑节能空调能耗
应用复合相变材料的梯级蓄热熔化实验研究
2022年
针对传统太阳能相变蓄热单元在蓄放热后期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文设计了采用复合相变材料的梯级蓄热系统,通过开展实验研究,确定了梯级蓄热单元内相变材料在充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和熔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熔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升温期、相变平稳期、缓慢升温期;增大换热工质入口流量,提高换热工质入口温度可有效加快蓄热速率。换热工质流量从6L/min增大到14L/min,一级蓄热器内材料相变时间缩短15%,二级蓄热器内材料相变时间缩短6%;换热工质温度从90℃升高到110℃,一级蓄热器内材料相变时间缩短了61%,二级蓄热器内材料相变时间缩短了31%。
刘岩刘智慧金光张立郑明杰郭少朋
关键词:太阳能复合相变材料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