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卫
- 作品数:17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周向排布折叠成型杆式毁伤元战斗部瞄准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周向排布折叠成型杆式毁伤元战斗部瞄准装置,适用于周向排布折叠成型杆式毁伤元战斗部试验瞄准。瞄准装置包括光学瞄准镜壳体、固定座、U形槽、矩形导轨、连接转轴、定位圆柱、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镜、聚光镜、转像...
- 任新联李刚周涛郭莎施长军郭洪卫
- 文献传递
- 平面同步传爆网络多点输出时间特性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总结了某平面同步传爆网络27点爆轰输出的时间数据,24发传爆网络的试验数据中,每发27个点爆轰输出时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均小于0.6μs,爆轰输出时间最小值均出现在距网络中心最近的第1圆周上的点,而最大值均出现在最外围的点中。此外,分析了该爆炸网络不同位置点的爆轰输出时间差规律,深入研究传爆网络多点输出同步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出现上述规律的可能原因及提高传爆网络多点输出同步性的设计原则。
- 许碧英李公法袁大鹏张子敏施长军郭洪卫仲凯
- 全文增补中
- 浇注型PBX炸药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为了解浇注型PBX炸药在过载冲击环境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技术对典型浇注传爆药PBXN-110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得到了相应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同时,利用高速摄影及扫描电子显微技术观察了试验的宏观破坏过程及状态,并分析了试样的微观损伤模式,最终利用"朱-王-唐"模型拟合了该传爆药的本构关系曲线,拟合结果比较理想,可以作为PBXN-110传爆药动态力学性能的数学模型表达。
- 张子敏仲凯许碧英郭洪卫施长军袁大鹏
- 关键词:动态力学性能应变率效应
- 全文增补中
- 一种爆炸成形弹丸战斗部瞄准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爆炸成形弹丸战斗部瞄准装置,适用于爆炸成形弹丸战斗部试验瞄准。瞄准装置包括光学瞄准镜壳体、固定座、U形槽、矩形导轨、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镜、聚光镜、转像镜及目镜组,其中,所述物镜、聚光镜、转像镜及目镜...
- 任新联李刚周涛郭莎王利侠郭洪卫施长军
- 文献传递
- 柔性爆炸网络组网技术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在定向战斗部定向起爆系统的柔性同步起爆网络设计中,为了准确传递爆轰信号,将柔性可控爆炸结应用于定向战斗部柔性定向起爆网络的组网技术,对柔性可控爆炸结在弹药定向起爆系统多点同步起爆网络中的组网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起爆网络输入输出逻辑关系式。
- 郭洪卫温玉全
- 关键词:定向战斗部
- FOX-7/HMX混合炸药烤燃试验的数值计算被引量:2
- 2021年
- 为研究FOX-7/HMX混合炸药的热响应特性,基于热爆炸理论中的热平衡原理,以McGuire-Tarver三步反应模型及成核和生长反应模型分别描述HMX和FOX-7的化学反应过程,建立了FOX-7/HMX混合炸药烤燃过程的计算模型。将建立的计算模型以用户自编函数的方式添加到Fluent软件中,对混合炸药的烤燃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还对FOX-7/HMX混合炸药进行了烤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炸药样品中最终发生了燃烧反应。在升温速率为3℃/min的条件下,炸药试样中心处点火温度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分别为203.3℃和196.2℃,点火时间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分别为3 360 s和3 444 s;炸药试样1/2半径处点火温度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分别为202.1℃和191.6℃,点火时间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分别为3 360 s和3 264 s。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误差能够满足实际预估的需求。
- 刘瑞鹏贾宪振郭洪卫李鸿宾
- 关键词:热爆炸数值模拟化学反应过程
- 一种反射增强型起爆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采用动力学软件AUTODYN-2D模拟了一种反射增强型起爆结构和普通起爆结构的爆轰波传播、反射、碰撞、成长以致最后起爆主装药的过程。用Lee-Tarver点火增长模型来描述传爆药爆轰后引起不敏感主装药的反应程度和爆轰情况,以主装药中的冲击压力值、反应度(ALPHA)、主装药完全起爆的时间和距离等作为衡量参数,对比了两种起爆结构的输出能量和起爆能力,探索了反射筒的直径和高度对反射增强型起爆结构起爆能力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基于爆轰波反射和叠加的反射增强型起爆结构的原理正确性,并提出了反射筒结构的设计原则。
- 郭洪卫张浩宇李晓刚施长军施长军
- 两种侵彻载荷下装药结构动态响应特性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21年
- 为了研究装药结构在不同侵彻载荷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建立了战斗部侵彻混凝土整体靶与多层间隔靶模型。利用LS-DYNA软件数值模拟战斗部动态侵彻混凝土靶板的过程,对比分析了战斗部侵彻整体靶与多层间隔靶时冲击载荷的差异、装药内部塑性变形区的分布及装药尾部与壳体间隙的变化。结果表明:侵彻整体靶时,装药主要承受的是轴向过载冲击,其前端面易产生塑性变形;侵彻多层间隔靶时,由于战斗部姿态偏转较大,径向过载冲击大幅提升,装药端面、局部侧壁以及装药与壳体接触的尖角部位成为塑性变形较大的区域。在侵彻载荷作用下,装药尾端面与战斗部金属壳体发生反复的撞击和分离。与整体靶相比,侵彻多层间隔靶过程中装药与壳体的动态冲击碰撞更频繁,碰撞强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 张立建郭洪卫吕永柱栗保华
- 关键词:装药结构数值模拟
- 柔性同步起爆网络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为实现柔性同步起爆网络的小型化,首先对柔性同步起爆网络的爆轰波传输接口元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和试验研究,介绍了"一入二出"、"一入四出"柔性同步起爆网络模块化设计方法,对两种柔性同步起爆网络的输出同步性能进行了试验及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柔性同步起爆网络输出同步性能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柔性同步起爆网络模块的输出同步性满足使用要求,可以依此设计结构复杂的同步起爆网络。
- 郭洪卫温玉全
- 关键词:模块化
- 多点水中阵列爆炸冲击波的传播特性被引量:11
- 2021年
- 为了研究多个装药水中阵列爆炸冲击波的耦合作用和传播规律,利用水中爆炸试验,测量了整体装药、两装药和四装药水中阵列爆炸的冲击波-压力时间曲线,分析了装药数量、阵列距离对水中冲击波峰值压力、冲量和作用时间的影响以及阵列爆炸冲击波参数随距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点阵列爆炸,装药聚焦方向(对称中心线)的冲击波可形成叠加,比例距离2~6 m·kg^(-1)/3的范围,冲击波压力强度增加了22.8%~55.4%,冲击波峰压的增益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逐渐增大,非对称方向的冲击波压力可形成延时耦合;四点阵列爆炸,装药聚焦方向的冲击波最高峰值压力都接近于整体装药,装药数量的增加可以提高冲击波的高压区域范围和冲量。阵列爆炸点和布局相同时,阵列距离的增加可提高冲量和冲击波作用时间,冲击波压力作用时间则随着装药数量和阵列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两点和四点爆炸,冲击波耦合叠加后的多个冲击波峰值压力、冲量都仍符合爆炸相似率,但冲击波压力作用时间则不符合爆炸相似率。
- 胡宏伟胡宏伟王健冯海云李道奎
- 关键词: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