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婧 作品数:9 被引量:56 H指数:6 供职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课题“人工草地优质牧草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生物学 经济管理 更多>>
基于气象要素空间分布模拟优化的中国草地综合顺序分类 被引量:16 2012年 依据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原理,利用中国区域1961—2004年的气象信息数据,以及1km分辨率的DEM(高程)数据,借助ArcGIS平台,采用优化的气象要素模拟方法——多元回归+残差分析(AMMRR),以及3种传统插值方法,模拟了中国多年平均的>0℃年积温(Σθ)和年均降水量(r)的空间分布,并利用AMMRR法对中国草地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AMMRR模拟得到的Σθ和r与实测样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和0.974,极显著相关(p<0.01);相对平均误差(RM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都小于3种传统插值方法。2)AMMRR通过经纬度、海拔高度与气象要素间的多元回归以及残差分析修正,不仅弥补了原始站点不足且分布不均匀的缺点,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海拔落差较大区域气象要素的垂直变化。气象站点分布密集的区域,4种方法模拟的效果较一致,其空间格局与真实地理环境相似;但站点稀疏而且分布不均匀的区域,只有AMMRR的模拟结果才能反映出小尺度空间分布中地形的空间分异作用,结果比较理想。3)依据CSCS,中国草地包括除炎热极干热带荒漠类(ⅦA7)的其他41个地带性草地类。从南到北,Σθ减小,依次分布着炎热潮湿雨林类(ⅦF42)-亚热潮湿常绿阔叶林类(ⅥF41)-暖热潮湿落叶、常绿阔叶林类(ⅤF40)-暖温潮湿落叶阔叶林类(ⅣF39);从东向西,r降低,依次分布着微温潮湿针叶阔叶混交林类(ⅢF38)-微温湿润森林草原、落叶阔叶林类(ⅢE31)-微温微润草甸草原类(ⅢD24)-微温微干温带典型草原类(ⅢC17),地带性规律明显。 柳小妮 郭婧 任正超 胡自治 陈全功 张德罡 朱华忠关键词:气象要素 草地 AMMRR插值法的改进及其在内蒙古草地综合顺序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13年 宏观尺度上,气象数据空间插值模拟在气象科学和草地科学研究中一直占据重要的位置。为进一步提高其精度和增强草地类型划分空间分异效果,本研究在多元回归+残差分析(Analytic Method Based 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Residues,AMMRR)插值法中增加微地形因子(坡度和坡向),用普通克里金(OK)函数替换反距离加权(IDW)函数进行残差分析以建立改进型的多元回归+残差分析(I-AMMRR)插值法,并将其应用于内蒙古自治区>0℃年积温(Σθ)、年降水量(r)和湿润度(K)的空间插值模拟。依据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Rangeland,CSCS)原理和I-AMMRR插值技术,对内蒙古自治区草地进行分类,并研制了相应的草地综合顺序分类图。研究结果表明:(1)I-AMMRR插值法模拟Σθ和r的绝对平均误差(MAE)、相对平均误差(RME)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小于AMMRR法,其精度更高。(2)I-AMMRR插值法模拟的内蒙古自治区Σθ、r和K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水平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Σθ自东南向西北递增,r和K与Σθ相反。(3)内蒙古自治区草地被划分为从ⅢF38(微温潮湿针叶阔叶混交林类)到ⅢA3(温暖极干温带荒漠类)共计17个草地综合顺序类。其中ⅢB10(微温干旱温带半荒漠类)分布面积最大,ⅣE32(暖温湿润落叶阔叶林类)最小。草地植被空间分布的水平和垂直地带性明显,与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调查结果基本吻合。 王红霞 柳小妮 郭婧 任正超 王凤萍 潘冬荣关键词:气象要素 微地形 空间插值 基于AMMRR插值法的中国草地综合顺序分类图的研制 依据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系统(IOCSG)原理,利用中国区域1961~2004年2 796个气象台站的气象数据,以及1km分辨率DEM数据,分别采用反距离加权(IDW)、普通克里格(OK)、协同克里格(CK)和“多元回归+残... 郭婧关键词:GIS 中国草地 文献传递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甘肃省LUCC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任正超 张德罡 柳小妮 朱华忠 郭婧 邓钰 魏靖琼 王红霞 潘冬荣 王凤萍 刘丹阳 该研究在干旱半干旱区多源遥感影像信息融合、判读和解译,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分类体系融合、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对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响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成果。其中,确立了甘肃省TM/ETM遥感影像判读解译标志;将6...关键词:关键词: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 基于GIS模块的气象数据空间插值方法新改进——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18 2011年 以甘肃省113个气象站点1961-2004年的〉0℃年积温(∑θ)、年降水量(r)、经纬度和DEM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选用反距离权重法(IDW)、普通克里金法(OK)、协同克里格法(CK)和“多元回归+残差分析法”(AMMRR)4种空间插值方法,进行气象数据空间插值试验,并进行精度验证和插值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IDW,OK和CK这3种方法对三口和r的插值精度较低,模拟栅格图中各阈值间的分界线明显,并有“牛眼”存在;AMMRR对∑θ和r的插值效果均最好,不但插值精度高,而且能充分体现甘肃省复杂多变的地形特点。 郭婧 柳小妮 任正超关键词:气象数据 DEM 空间插值 世界草地综合顺序分类图的制作 被引量:7 2011年 通过对全球1961~1990年气象数据的分析与统计,将7 775个站点的气温与降水换算成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指标->0℃的年积温(Σθ)和湿润度(K)值,在Arc GIS平台上,配以世界行政区划图,依据综合顺序分类理论,制作世界草地综合顺序分类图。研究结果表明:可将世界陆域草地分为38类,基本符合全球气候带以及植被的分布,研究方法和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高怀瀛 郭婧 任正超 张德罡 柳小妮 董沁 梁亮 刘伟关键词:综合顺序分类法 气象数据 基于AMMRR插值法的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11 2012年 在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系统(IOCSG)的指导下,以甘肃省113个气象站点多年>0℃年积温(Σθ)和年降水量(r)以及DEM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多元回归+残差分析法(AMMRR)"进行气象数据空间化,通过空间叠置分析完成甘肃省草地类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共有28个IOCSG草地类,面积最广的有4个,分别是微温极干温带荒漠类(ⅢA3)、微温干旱温带半荒漠类(ⅢB10)、微温湿润落叶阔叶林类(ⅢE31)和寒冷潮湿高山草甸类(ⅠF36),分别主要分布在北山山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和甘南高原;亚热带的几个类(ⅤB12、ⅤC19、ⅤD26和ⅤE33)分布面积较小,比例不足1%。研究结果符合甘肃省各区域的气候特点。AMMRR法充分考虑了地形因子(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对气象要素的影响,使Σθ和r插值结果更接近实际,得到的草地分类图也充分体现出了植被的地带性规律,模拟效果较好。 郭婧 柳小妮 任正超关键词:草地 GIS 扁蓿豆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0 2011年 以扁蓿豆(Melilotoides ruthenica(L.)Sojak)下胚轴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酶液组合、酶解时间、酶液渗透压、继代培养时间及预处理措施对其原生质体分离效果的影响,以期确定能够酶解出高数量且高活力的原生质体的酶解条件。结果表明:获得有活力原生质体的最佳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半纤维素酶、酶解时间为12 h、酶液渗透压即甘露醇浓度为0.55 mol·L-1,愈伤培养天数为10~12 d、预处理措施为黑暗24 h。 陶茸 李玉珠 王娟 安惠惠 郭婧 师尚礼关键词:扁蓿豆 酶解条件 原生质体 中国草地分类系统的比较分析与整合研究 柳小妮 王琦 任正超 潘冬荣 郭婧 张起荣 陈全恭 张德罡 李纯斌 吴静 张美玲 王红霞 张金菊 研究目的与意义:主要研究目的为:1)依据不同时期的气象要素,分别制作对应的1:100万的中国草地CSCS分类图,研究草地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2)通过基于植被-生境分类系统(VHCS)的草地资源图和基于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系...关键词:关键词:草地类型 草地资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