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云霞

作品数:25 被引量:106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5篇胃癌
  • 4篇慢性
  • 3篇血清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增殖
  • 3篇晚期
  • 3篇晚期胃癌
  • 3篇细胞增殖
  • 3篇疗效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肝炎
  • 3篇肝硬化
  • 2篇蛋白
  • 2篇血清肿瘤
  • 2篇血清肿瘤标志

机构

  • 25篇郑州人民医院
  • 3篇郑州大学
  • 2篇郑州市中心医...
  • 2篇北京市通州区...

作者

  • 25篇郭云霞
  • 7篇王郁杰
  • 7篇秦宝山
  • 7篇马英杰
  • 7篇韩莉
  • 4篇王志凌
  • 4篇韩际奥
  • 3篇冯军安
  • 2篇张意兰
  • 2篇白璐
  • 2篇马应杰
  • 2篇郭娜
  • 2篇贾克丽
  • 2篇王瑞勤
  • 1篇易善永
  • 1篇杨丽
  • 1篇韩丽
  • 1篇朱莹
  • 1篇朱莹
  • 1篇王勇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肝脏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50
2014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为胃癌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和100例非胃癌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为非胃癌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13 C呼气试验结果和胃镜病理活检结果,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胃癌诊断标准符合卫生部发布的《胃癌诊断标准》,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胃癌组患者13 C呼气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78例,阳性率为78.0%,高于非胃癌组的45.0%;胃癌组患者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67例,阳性率为67.0%,高于非胃癌组的34.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和非胃癌组13 C呼气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均高于胃镜检查,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及胃黏膜癌前病变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一定关系,13 C呼气试验可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筛查方法,早起发现幽门螺杆菌并根治,有助于防止胃癌的发生。
郭云霞王郁杰朱莹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杆菌
脐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2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给予输注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别在治疗后第4、8周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记录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输注治疗后第8周,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化验指标总胆红素水平较术前下降[(70.8±38.3)μmol/L vs(101.3±42.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白蛋白水平较术前升高(29.9±4.5)g/L vs(28.6±5.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谷丙转氨酶、胆汁酸较术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时间下降(15.28±2.91)s vs(16.67±3.8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凝血功能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可使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改善,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韩际奥马应杰王志凌王勇韩丽郭云霞时晓鑫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脐血单个核细胞
胃癌病变过程中Krfippel样因子8及生存蛋白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胃癌病变过程中Krfippel样因子8(KLF8)和生存蛋白(Survivin)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探讨二者与Hp感染致癌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356例患者胃活检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KLF8和Survivin在胃癌病变过程的表达,快速尿酶法及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检测Hp,分析Hp感染与KLF8和Survivin的表达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p阳性者KLF8、Survivin表达明显高于Hp阴性者(P<0.01);在各组织类型中,胃癌(GC)患者Hp阳性率68.9%,KLF8、Survivin阳性率分别为56.5%和73.0%,Hp感染与KLF8和Survivin表达在GC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感染可能是致KLF8、Survivin异常过度表达,并通过不同的途径协同起致癌作用。
郭云霞王郁杰王瑞勤郭娜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生存蛋白胃癌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30例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患者,进行腹水病原菌培养、药敏试验,分析其结果。结果 30例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患者中,共培养15株阳性病原菌(50.0%),其中9例大肠埃希菌(60.0%)、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3.3%)、4例其他杆菌(26.7%)。15株阳性病原菌的药敏试验得到14株耐药菌(93.3%),其中12株革兰阴性菌、2株革兰阳性菌。结论对于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感染患者根据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郭云霞
关键词: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耐药性
维生素D治疗大肠埃希菌所致肠道炎症相关抑郁症的作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维生素D对肠道微生态紊乱造成的抑郁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灌胃给予大肠埃希菌建立肠道紊乱模型,并外源给予维生素D。检测小鼠肠黏膜炎性因子的分泌和小鼠的抑郁情况。结果灌胃给予大肠埃希菌明显促进了肠黏膜促炎性因子的分泌并促使小鼠出现抑郁症状。外源性给予维生素D则明显降低了肠黏膜促炎性因子的分泌,并且缓解了小鼠抑郁的症状。结论维生素D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降低炎症反应,并缓解抑郁症状。
贾克丽郭云霞高晓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维生素D抑郁症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52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就诊的48例肝硬化无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检查情况,根据两组基本资料筛选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腹痛、发热、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自发性腹膜炎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分析,观察组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腹痛、发热表现较为常见,易出现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自发性腹膜炎并发症,经分析,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者是这一疾病的危险因素。
贾克丽冯军安郭云霞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
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多重耐药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病原菌分布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41例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病原菌,分析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41例合并微生物感染急性胰腺炎患者共分离出9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9株(40.6%),革兰氏阴性菌50株(52.1%),真菌7株(7.3%);多重耐药菌59株(66.3%)。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中,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比例显著性高于非多重耐药菌感染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中多重耐药菌比率较高,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死亡率。
韩莉郭云霞马英杰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多重耐药菌死亡率
疏肝调胃汤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疏肝调胃汤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胃肠动力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RE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0例)和参考组(40例)。参考组口服雷贝拉唑,联合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疏肝调胃汤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动力学、治疗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参考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胃动素、胃泌素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胃动素、胃泌素较参考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肝调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可更好的减轻RE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胃肠动力,安全性较高。
韩莉冯军安郭云霞秦宝山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雷贝拉唑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动力
DC-CIK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活化后的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体外周血,培养自体DC-CIK,经HBsAg活化后回输患者体内。检测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患者外周血HBV DNA、ALT和HBsAg水平。结果DC-CIK细胞治疗可抑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BV DNA复制[(6.84±1.06)log_(10)拷贝/mL对(5.29±1.77)log_(10)拷贝/mL,P=0.000],病毒学应答率为63.6%。同时可减少HBsAg表达、降低ALT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6.8±112.7)ng/mL对(153.0±120.6)ng/mL.P=0.085];(199.1±108.2)IU/mL对(166.2±131.8)IU/mL.P=0.1 21]。结论DC-CIK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方法。
韩际奥马应杰王志凌秦宝山郭云霞韩莉王郁杰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树突状细胞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DC-CIK联合IFN-γ与IFN-γ、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比较
2018年
目的研究DC-CIK联合IFN-γ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接受DC-CIK联合IFN-γ与IFN-γ、IFN-α1b治疗48周。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患者外周血HBV DNA、ALT和肝纤维化4项水平。并以FibroScan肝纤维化无创检测仪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的肝硬度值。结果治疗后3组受试者HBV 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9,P=0.027),DC-CIK联合IFN-γ组和IFN-α1b治疗组的HBV DNA水平要低于IFN-γ治疗组(P=0.044和P=0.010)。DC-CIK联合IFN-γ组以及IFN-γ治疗组治疗后肝硬度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4.403,P=0.000;t=2.611,P=0.015)。结论 DC-CIK联合IFN-γ治疗可提高IFN-γ的抗纤维化作用。
韩际奥马英杰张意兰白璐王郁杰韩莉郭云霞秦宝山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树突状细胞干扰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