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门诊
  • 4篇护理
  • 3篇输液
  • 3篇患儿
  • 3篇儿科
  • 2篇热性惊厥
  • 2篇惊厥
  • 2篇护士
  • 2篇儿科门诊
  • 2篇干预
  • 1篇毒效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负担
  • 1篇医疗护理
  • 1篇医院感染
  • 1篇硬质
  • 1篇硬质塑料
  • 1篇窒息
  • 1篇上肢
  • 1篇上肢关节

机构

  • 8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三峡大学

作者

  • 8篇郑琼
  • 5篇秦桂林
  • 4篇邹红霞
  • 3篇向娇娥
  • 3篇白桦林
  • 2篇陈艳丽
  • 1篇朱国红
  • 1篇王静
  • 1篇田玉凤
  • 1篇周红霞
  • 1篇冯德春
  • 1篇邹艳
  • 1篇李琼
  • 1篇周艳
  • 1篇张婷婷
  • 1篇曹妍
  • 1篇张蓉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1例幼儿应用吸管进食致窒息的急救护理被引量:1
2011年
婴幼儿窒息是一种儿科常见的危急症,发生突然,病情急且重,若不及时抢救可致心搏呼吸停止而死亡。婴幼儿窒息的原因多见于气管异物,但相关文献报道都是经口腔直接进食或误吸所致。2010年3月4日我院儿科门诊成功抢救1例因吸管进食导致窒息继发心搏呼吸停止的患儿,现将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秦桂林郑琼邹红霞
关键词:急救护理进食吸管儿科门诊气管异物
儿科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0年
儿科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窗口,是人群相对集中而且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患儿及家长较多,工作环境嘈杂,加之人们对医疗护理质垂钓要求越来越高,易引起患者及家属投诉,护士工作繁忙,易发生护患纠纷。既加重了护士的心理负担,严重挫伤了其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每天接受输液的卷儿达250例扶~300例次,高峰时可达500余例次。为了最大限度地防范纠纷的发生,我们对常见护患纠纷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垃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郑琼秦桂林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儿科护士工作医疗护理心理负担
门诊儿科患儿家属手卫生调查及干预措施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门诊儿科杂志,家属手卫生现状,有效预防控制门诊儿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了解90例家属的手卫生习惯,指导正确洗手并对洗手前后手部采样.进行细菌监测。结果门诊儿科患儿家属洗手习惯存在误区,53.3%的家属洗手不用洗手用品,85.6%的家属认为接触唾液和汗液不需要洗手。76.6%的家属洗手时间〈15s,指导洗手后带菌数下降。结论护士对门诊儿科家属进行洗手干预,提高有效洗手行为,从家属方面降低手污染造成的医院感染。
陈艳丽郑琼张蓉张婷婷
关键词:患儿家属手卫生医院感染干预
三种消毒液对备皮刀消毒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3种消毒液对备皮刀的消毒效果。方法将普通患儿头皮静脉穿刺用过的备皮刀分别用含有效氯20 g/L的某消毒液、20 g/L的戊二醛、75%的酒精消毒液进行消毒,3组均按消毒时间5 min、10 min,每月各取5例做细菌培养,连续监测3个月。结果含有效氯20 g/L的某消毒液消毒备皮刀5 min、10 min,细菌检测合格率均为100%2,0 g/L戊二醛消毒合格率分别为66.7%和86.7%,75%的酒精消毒合格率为46.7%和60%。结论含有效氯20 g/L的某消毒液消毒方法快捷、安全、有效、无腐蚀,是备皮刀理想的消毒剂。
陈艳丽郑琼周艳
关键词:含氯消毒液戊二醛酒精备皮刀
护理干预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患儿中的实施价值研究
2022年
探究护理干预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患儿中的实施价值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围绕78例来自我院门诊接收的静脉输液患儿,选取研究时间:2019年08月开始,2020年08月结束,研究过程中按照硬币两面法准则将78例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患儿进行分组,总共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9)和研究组(n=39),正面结果表示研究组,反面即为对照组,将常规护理措施应用于39例对照组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并对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依从性、疼痛程度做出统计;研究组39例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应用整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依从性、疼痛程度进行统计;将上述统计结果一一对比,做出评价和分析,明确护理干预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患儿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比较护理效果:对比结果部分统计的数据,护理有效率对照组显然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护理满意度:对比两组所统计的数据结果,研究组略高于对照组,对比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经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偏低,P<0.05。护理依从性: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数据,对照组低于研究组,P<0.05。疼痛程度:干预后,两组疼痛程度明显得到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门诊静脉输液过程中对患儿采取护理干预具有重大意义,且护理效果显著,不但能确保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安全性,还能提升护理依从性,缓解患儿疼痛程度,值得进一步应用。
郑琼
关键词:小儿门诊护理干预静脉输液疼痛程度
门诊热性惊厥的防范措施被引量:3
2011年
热性惊厥(FC)是儿科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且易复发,多数国家报道儿童发病率为2%~5%,大多数患儿都在家发病,也有一部分患儿在医院里发作。作为门诊护士如何预防院内惊厥的发生,降低其发病率,既是护理人员的责任,也体现了护理服务质量。
秦桂林郑琼向娇娥邹红霞白桦林
关键词:热性惊厥门诊护士护理服务质量惊厥性疾病护理人员
热性惊厥患儿的发病特点及健康教育被引量:7
2011年
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多见于1-3岁的小儿,发病率为3%-5%,起病急,来势凶猛,如得不到及时救治,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复发,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或转为癫痫,因此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对及时控制惊厥及有效预防再次发作尤为重要。
秦桂林向娇娥邹红霞白桦林郑琼
关键词:热性惊厥发病特点健康教育
儿童输液用固定装置
儿童输液用固定装置,它由固定板连接固定带构成,固定带两侧均设有粘扣。所述固定板由硬质塑料板外包裹棉布套构成,固定带为弹性松紧带或者棉布带。本实用新型儿童输液用固定装置,使用时直接固定输液上肢,防止小儿上肢关节运动针头滑出...
白桦林秦桂林田玉凤朱国红王静冯德春李琼向娇娥邹艳周红霞邹红霞郑琼曹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