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甘薯
  • 4篇脱毒
  • 4篇脱毒苗
  • 2篇选育
  • 2篇选育种
  • 2篇育种
  • 2篇同工酶
  • 2篇茎尖
  • 2篇分生
  • 2篇分生组织
  • 2篇甘薯茎尖
  • 1篇增产
  • 1篇增产效果
  • 1篇田间
  • 1篇田间比较试验
  • 1篇同工酶鉴定
  • 1篇同功酶
  • 1篇品种间
  • 1篇品种间差异
  • 1篇谱带

机构

  • 6篇广东省农业科...

作者

  • 6篇陈应东
  • 6篇郑平
  • 4篇冯祖虾
  • 4篇张雄坚
  • 3篇黄宏城
  • 1篇谢春生

传媒

  • 5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品种资源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1
  • 1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同工酶分离技术在甘薯选育种方面的应用初报
1990年
<正> 用同工酶分离技术鉴定同一作物的品种间差异行之有效,而甘薯方面的工作未见报道。我们于1989年在本研究室对甘薯的不同品种、不同年份和不同激素浓度处理的试管苗植株薯块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定,其酶谱带间存在差异。(一)材料与方法采用垂直板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华南地区4个甘薯高产品种(禺北白、州农13、潮薯1号、广薯16)脱毒菌植株的不同年份(1988、1989)、不同激素浓度处理(处理1—0.5%甘露醇、处理2—5ppm KT。
郑平陈应东黄宏城
关键词:同工酶鉴定甘薯激素浓度品种间差异
全文增补中
甘薯脱毒苗增产效果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1
1997年
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出的甘薯脱毒苗不同世代田间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甘薯脱毒苗增产效果显著,商品薯率明显提高,薯块粗裂变形等症状减轻或消失,随着世代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至接近大田原种。如胭脂薯第1代增产58.8%-162.1%、第2代增产61.8%-134.9%;广薯16第1代增产16.4%-35.6%、第2代增产9.7%-32%、第3代增产8.4%-20.7%;普薯6号商品薯率第1代提高0.5-40倍、第2代提高0.3-26.5倍。
陈应东张雄坚郑平郑平冯祖虾黄宏城陈朝贵
关键词:甘薯增产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苗病毒嫁接鉴定试验被引量:8
1994年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苗病毒嫁接鉴定试验张雄坚,陈应东,冯祖虾,郑平,黄宏城(广东省农科院旱作所广州510640)甘薯是重要的无性繁殖作物,近年来国内外部在开展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研究。病毒鉴定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病毒鉴定方法主要有血清鉴定(FLISA)、血...
张雄坚陈应东冯祖虾郑平黄宏城
关键词:甘薯脱毒苗病毒嫁接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苗鉴定及产量试验简报被引量:2
1993年
“七五”期间,我们承担了广东甘薯种质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培养保存任务,完成440份广东甘薯种质试管苗入库。从中选出高产、中产优质、低产各2个共6个品种进行病毒鉴定和产量试验。
张雄坚郑平陈应东冯祖虾黄宏诚
关键词:甘薯脱毒苗
广东甘薯组培脱毒苗田间比较试验初报被引量:4
1991年
采用复因子随机区组排列方差分析法,对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的多个符合生产要求的广东甘薯栽培品种脱毒苗进行产量和其它性状的田间比较试验。两个试点的结果表明,脱毒苗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其中广州点鲜薯增产幅度为15.7-100.7%;湛江点4.5—76.2%。同时,薯块商品率也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一新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将有助于我省甘薯生产方式的改进。
郑平张雄坚陈应东冯祖虾陈朝贵
关键词:甘薯脱毒
同工酶分离技术在甘薯选育种方面的应用初报
1991年
用同工酶分离技术鉴定同一作物的品种间差异行之有效,而甘薯方面的工作未见报道。我们于1989年在本研究室对甘薯的不同品种。
郑平陈应东黄宏城
关键词:甘薯育种同功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