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郎伟军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义耳
  • 2篇数据库
  • 2篇图像
  • 2篇图像数据
  • 2篇图像数据库
  • 2篇耳廓
  • 1篇义齿
  • 1篇义齿软衬
  • 1篇软衬
  • 1篇三维图
  • 1篇三维图像
  • 1篇缺损
  • 1篇黏结
  • 1篇黏结强度
  • 1篇螺旋CT
  • 1篇螺旋CT扫描
  • 1篇聚类分析
  • 1篇快速成型技术
  • 1篇耳朵
  • 1篇耳廓缺损

机构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郎伟军
  • 4篇张富强
  • 3篇焦婷
  • 3篇韩强
  • 2篇魏斌
  • 1篇陈振琦
  • 1篇樊森
  • 1篇蒋永林
  • 1篇俞伟
  • 1篇叶铭
  • 1篇王成焘
  • 1篇黄雪梅
  • 1篇孙健
  • 1篇李静

传媒

  • 3篇口腔颌面修复...
  • 2篇上海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199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耳廓形态分类方法探讨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建立科学的耳廓形态分类方法,满足耳廓三维图像数据库系统建立的需要,为临床耳赝复体制作,提供形态学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428个单侧耳廓缺损患者健侧耳廓石膏模型的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对耳廓分型、形态特点的描述,寻找对不同个体耳廓形态有区别意义的特征,探索确定新的耳廓形态分类标准和方法,并根据新确定的耳廓形态分类标准与方法,对耳廓形态进行分类调查,得到各型所占比例的数据。结果:将耳廓形态分为30型,并取得各型耳廓所占比例的数据。结论:此耳廓形态分类标准和方法,注重耳廓形态特征区别,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韩强张富强焦婷魏斌郎伟军
关键词:图像数据库耳廓缺损
不同表面处理对义齿软衬树脂黏结强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4种不同表面处理对义齿软衬树脂与硬质树脂之间黏结强度影响。方法:制作热凝硬质基托树脂试件(直径8mm,长度15mm)和热凝义齿软衬树脂试件(厚4mm,直径10mm),然后将2个硬质树脂试件黏结在软衬树脂正反两面的中心。采用4种不同表面处理方式——第1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第2组,喷砂粗化处理;第3组,专用黏结剂涂布表层;第4组,表层涂布+喷砂粗化。每组各10个试件,分别测定黏结强度,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第1、2、3、4组的平均黏结强度分别为3.518、2.834、4.077和3.852MPa。F=6.40,P<0.0014。表层涂布组的黏结强度最高,而喷砂组的黏结强度最低。结论:使用专用黏结剂表层涂布,可显著增强义齿软衬树脂的黏结强度;而进行喷砂处理,反而会使黏结强度下降。
孙健郎伟军李静张富强
关键词:表面处理黏结强度
耳廓三维图像数据库的建立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建立耳廓三维图像数据库,为耳廓缺损的患者提供义耳修复所需三维数据。方法:根据确定的耳廓形态分类标准,选取标准耳廓石膏模型,使用螺旋CT扫描标准耳廓石膏模型,获取标准耳廓石膏模型的三维数据,使用游标卡尺手工测量,获得标准耳廓石膏模型的耳长、耳宽值,将所获得的三维数据和手工测量数据,一一对应构建成耳廓三维图像数据库。结果:建立了由22个单元组成的耳廓三维图像数据库。结论:耳廓三维图像数据库的建立,使对耳廓形态的研究,由个体研究转向整体规律性的研究,提高了耳赝复体制作工艺水平。
韩强张富强焦婷叶铭魏斌郎伟军
关键词:耳廓图像数据库义耳螺旋CT扫描
应用螺旋CT与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义耳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探讨应用螺旋CT与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义耳。方法:采用多排螺旋CT对一名因外伤导致右耳全缺损患者扫描,对耳廓进行三维重建。在Magics RP软件中实现镜像、定位、布尔运算获得缺损区耳廓三维实体数据,应用Freeform自由造型软件对耳模型修整,使之与病人缺损区组织面完美贴合,并转化为STL文件。应用LOM法制作缺损区耳廓阳模。最后用医用硅胶翻制耳廓硅胶阳模。结果:完成耳廓软组织的三维重建,获得了缺损区耳廓的三维实体数据,最后制作的义耳与组织面完美贴合,外形精度高,个性化程度高。结论:应用螺旋CT与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义耳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焦婷张富强韩强郎伟军黄雪梅王成焘
关键词:螺旋CT快速成型技术义耳
聚类分析在义耳修复分型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4年
作者对300只耳朵的记存模型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的结果制定义耳型号、制成模具和预成蜡义耳,在临床修复中可"对号入座"。
蒋永林俞伟樊森郎伟军陈振琦
关键词:义耳耳朵聚类分析复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