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丽霞 作品数:28 被引量:128 H指数:7 供职机构: 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 昆山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降钙素联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MHD患者肾性骨病的疗效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序贯联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及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高钙、高磷、高iPTH的MHD患者30例,皮下注射降钙素,每次50U,每周3次,均为透析后使用;3个月后加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用药期间监测血钙、血磷、ALP以及iPTH的水平变化及肾性骨病症状(皮肤瘙痒、骨痛、肌无力)的缓解情况。结果鲑鱼降钙素治疗后,血钙、血磷较治疗前不同程度下降,同时患者肾性骨病症状(皮肤瘙痒、骨痛、肌无力)较治疗前明显明显缓解;加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后患者血iPT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序贯联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能调节钙磷代谢,抑制CKD-MBD患者的iPTH水平,降低骨转换率,改善肾性骨病症状。 郁丽霞 陈文君 薛丽莉 熊燕 孙强 刘其锋关键词:降钙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 钙磷代谢紊乱 肾性骨病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及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狼疮性肾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及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变化,初步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肾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单纯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3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根据肾活检结果病理分型Ⅱ型9例,Ⅲ型6例,Ⅳ型20例,Ⅴ型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共70例根据SLEDAI评分分组,SLEDAI≥9分37例,SLEDAI<9分33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血浆sEPCR及sTM含量。同时常规检测血凝常规及D-二聚体,并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SLE组及LN组sEPCR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P<0.01),单纯SLE组及LN组sTM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与单纯SLE组比较,LN组sEPCR水平显著增高(P<0.05),sTM水平显著增高(P<0.01)。(2)与SLEDAI<9分比较,SLEDAI≥9分sEPCR及sTM水平显著增高(P<0.01)。(3)与LNⅣ型比较,Ⅲ型的sTM水平显著降低(P<0.05),Ⅲ型的sEPCR及Ⅱ型的sEPCR及sTM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Ⅱ型比较,Ⅲ型的sTM水平显著增高(P<0.05)。(4)血浆sEPCR与sTM呈正相关性(r=0.419,P<0.05)。结论:(1)血浆sEPCR与sTM呈正相关,sEPCR可作为反映内皮功能损伤的新指标。(2)单纯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sEPCR和sTM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D-二聚体、ESR、SLEDAI呈正相关,提示sEPCR可能参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能作为狼疮活动的预测指标。(3)Ⅳ型狼疮患者的sEPCR和sTM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sEPCR和sTM可能能作为狼疮性肾炎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叶建明 封建华 卢国元 郁丽霞 董晓红 顾晓霞 陈文君关键词:狼疮性肾炎 血栓调节蛋白 2013年昆山地区血液透析患者现状的单中心调查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对2013年8月昆山第一人民医院患者的横断面调查,了解MHD患者的现状。方法收集2013年8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血透室透析龄大于3个月的患者共242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透前肌酐、透析龄、血红蛋白、血清钙、磷水平、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2例患者中,男134例(占55.4%),女108例(占44.6%),男女比例为1.24:1;原发病构成上,前3位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32例(54.54%),糖尿病肾病25例(10.33%),高血压肾损害19例(7.85%),其中不能明确原发病因者39例(16.11%);Hb<110 g/L 148例(61.16%);206例(85.12%)存在钙磷代谢紊乱(包括高钙、低钙、高磷、低磷的患者),96例(39.66%)钙磷乘积>4.52mmol2/L2。在接受iPTH检查的236例患者中,iPTH<150 ng/L有78例(33.05%),PTH>600 ng/L有32例(13.56%)。结论本中心患者男性略多于女性,尿毒症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慢性肾小球肾炎仍是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第1位原因;Hb达标率低,相当多的MHD患者存在钙磷代谢紊乱及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机能亢进。 刘其锋 叶建明 郁丽霞 熊燕 孙强 薛丽莉 董晓红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钙磷代谢紊乱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高血压性肾损害患者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指标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肾损害患者内皮功能、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依据K/DOQI指南CKD分期分成5组,健康体检者20人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标本中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血浆11-去氢-血栓烷B2(11-DH-TXB2)、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KD各期血浆vWF、TM、11-DH-TXB2、GMP-14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或<0.001),且随着CKD分期的升高逐渐升高,相邻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高血压患者血浆vWF、TM、11-DH-TXB2、GMP-140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成负相关,与平均动脉压成正相关。除TM外,高血压患者血浆vWF、11-DH-TXB2、GMP-140与24h尿蛋白定量成正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内皮功能损伤及血小板活化,两者在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发病机制之一。 叶建明 郁丽霞 卢国元 陈洪磊 顾晓霞 熊燕关键词: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血栓调节蛋白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罗沙司他治疗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罗沙司他治疗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4年6月发表的所有罗沙司他治疗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 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0项研究,共6529例受试者(3384例试验组,3145例对照组)。试验组口服罗沙司他,对照组皮下注射红细胞生成刺激剂。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增加(MD=3.47,95%CI:2.12~4.81,P<0.05),同时,转铁蛋白饱和度(MD=1.43,95%CI:0.12~2.74,P<0.05)和总铁结合力水平升高(MD=6.32,95%CI:5.53~7.10,P<0.05),铁调素(MD=-21.23,95%CI:-28.04~-14.42,P<0.05)、甘油三酯(MD=-0.14,95%CI:-0.24~-0.04,P<0.05)、总胆固醇(MD=-0.48,95%CI:-0.56~-0.40,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MD=-0.37,95%CI:-0.43~-0.31,P<0.05)降低,两组在血清铁蛋白、安全性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比较,罗沙司他显著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同时改善铁代谢及调节血脂,且并未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薛泽湖 刘其锋 顾晓霞 刘曦 郁丽霞关键词:肾性贫血 META分析 不同浓度的枸橼酸盐在常规血液透析中的局部抗凝应用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 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浓度的枸橼酸盐(30%、4%)抗凝在使用常规透析浓缩液的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观察两者的透析效果、抗凝情况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32例高危出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高浓度枸橼酸盐组15例和低浓度枸橼酸盐组17例),分别行常规血液透析30例次和32例次,检测透析前后、透析器前后全血活化凝血时间(ACT)、PH值、游离钙(iCa2+)、钠离子(Na+)的变化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平均尿素清除率指数(kt/v)、尿素清除率(URR)、管路凝血情况.结果 两组透析后PH值、Na+浓度虽较透析前升高(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两组血离子钙在透析后、透析器后均显著下降,但透析器后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透析后、透析器后的ACT略有延长,但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钠体外局部抗凝对凝血没有不良影响.对两组透析后ACT、PH值、iCa2+、Na+、URR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两种浓度的枸橼酸盐在常规血液透析中的局部抗凝是安全、有效、简便,使用高浓度的枸橼酸盐更方便、更经济. 郁丽霞 叶建明 陈文君 周雪娟 卢国元关键词:肾透析 血液凝固 铁调素在慢性肾脏病发生及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1年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常合并多种并发症,随着CKD的发生发展,肾性贫血(RA)的发生率逐步升高。RA不仅延长CKD患者的住院时间,还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对CKD患者进行贫血治疗则尤为关键。引起RA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因素是红细胞生成素(EPO)不足及铁代谢异常,铁代谢异常导致铁绝对量不足或相对量不足,而铁调素在铁代谢异常中发挥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综述铁调素的功能、相关信号通路及铁调素在CKD发生发展进程中的关系,为临床治疗RA提供依据。 王富菊 郁丽霞关键词:铁调素 慢性肾脏病 肾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帕立骨化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研究帕立骨化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22例MHD伴SHPT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予以帕立骨化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测定患者的血钙、血磷、iPTH,计算钙磷乘积,比较这些指标的变化;观察患者治疗12周前后的骨代谢四项(β胶原特殊序列、N端骨钙素、总Ⅰ型胶原氨基延长肽、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记录研究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第2、4、8、12周患者的iPTH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37、4.818、4.818、6.340,均P<0.01)。治疗后患者的血清钙、磷、钙磷乘积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患者的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由治疗前的(4.33±1.73)ng/mL降至(3.23±1.52)ng/mL,N端骨钙素由(192.95±48.22)ng/mL上升至(221.09±48.84)ng/mL、25羟维生素D由(17.77±8.01)ng/mL上升至(21.00±10.30)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2),总Ⅰ型胶原氨基延长肽水平由(800.32±364.97)ng/mL降至(725.50±377.63)n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出现胃肠道反应6例,经调整药量后可好转;发生高钙血症者有5例,经调整药物用量后血钙水平得到控制。结论帕立骨化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MHD继发SHPT的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血清iPTH水平,减少高钙血症的发生,改善骨代谢,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王富菊 陈文君 孙强 薛丽莉 郁丽霞关键词:肾透析 Rg1对环孢素A慢性肾毒性大鼠肾脏肾小管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G-Rg1)对环孢素A(CsA)慢性肾毒性大鼠肾脏肾小管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的抑制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G-Rg1干预组,采用低盐饮食加CsA灌胃的方法建立CsA慢性肾纤维化模型,CsA剂量为25 mg·kg-1·d-1。观察G-Rg1对大鼠尿量、肾功能、肾脏病理及肾脏转化生长因子(TGF)-β1、E-钙黏素、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表达的影响。结果 G-Rg1能抑制CsA慢性肾毒性大鼠肾脏纤维化,下调TGF-β1、α-SMA在肾组织的表达,同时上调肾组织E-钙黏素的表达。结论 G-Rg1对CsA慢性肾毒性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肾组织的EMT途径。 刘其锋 郁丽霞 李莎莎 顾晓霞 叶建明关键词:人参皂甙类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钙黏着糖蛋白类 老年肾脏病患者血清Klotho水平与肾功能不全关系的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清Klotho水平变化与肾功能不全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CKD患者10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41例(年龄65≥岁)及非老年组59例(年龄<65岁)、匹配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Klotho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与肾功能不全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 CKD组血清Kloth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老年CKD组血清Klotho水平又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在排除肾功能的影响后,老年组血清Klotho水平仍然低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患者血清log Klotho水平与血钙、体重、血色素、GFR呈正相关,与年龄、log FGF-23、log Scr、血磷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og FGF-23、log Scr是影响老年组患者血清log Klotho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KD患者血清Klotho水平下降,其中老年组患者Klotho水平的较非老年组减少更明显,Klotho的减少可能参与了老年CKD的发生发展。 陈文君 刘其锋 叶建明 李莎莎 郁丽霞 顾晓霞 董晓红关键词:老年 慢性肾脏病 KLOTHO 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