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华芳
-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脊液VEGF蛋白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BM)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9例确诊新生儿BM患儿的12份CSF样本VEGF蛋白水平,12例排除新生儿BM患儿CSF作为对照。结果新生儿BM患儿CSF的VEGF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85.66±28.95pg/mlVS142.39±24.85pg/ml,P<0.05)。CSF的VEGF蛋白水平与CSF的WBC计数和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相关性(r=0.528,r=0.43,P<0.05)。结论新生儿CSF的VEGF蛋白水平增高有助于新生儿BM的诊断,CSF的VEGF蛋白检测有可能成为新生儿BM病情评估和治疗的实验室依据之一。
- 赵玲玲邹华芳高喜容
- 关键词: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脑脊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新生SD大鼠细菌性脑膜炎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建立新生SD大鼠细菌性脑膜炎(BM)动物模型。方法11日龄新生SD大鼠分为实验组(n=30)、正常对照组(n=10)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10)。实验组经小脑延髓池分别接种不同浓度B组链球菌Ⅲ(GBSⅢ)10μL,生理盐水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替代GBSⅢ,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观察发绀、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及最早出现的症状和时间点。采用Loeffler的评分方法作行为评分。根据Racine的抽搐分级标准进行抽搐评价。脑脊液(CSF)作WBC计数、细菌培养,作心血细菌培养。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作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实验组出现所观察的全部临床症状,最早于感染后6h出现发绀;神经行为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多数出现抽搐(21/30),其分级均在Ⅳ级以上;CSF的WBC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CSF和心血培养出的细菌与接种细菌相同;神经细胞出现坏死和凋亡,凋亡指数为15.92±5.36%。对照组均无临床症状,细菌培养阴性,脑组织病理学检查正常。结论11日龄SD新生大鼠经小脑延髓池接种GBSⅢ,可成功地制作BM动物模型。
- 赵玲玲殷萍邹华芳旷寿金谷永红周建党
- 关键词:细菌性脑膜炎新生SD大鼠
- 早产小于胎龄儿与适于胎龄儿的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早产小于胎龄儿(SGA)与适于胎龄儿(AGA)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图形评分上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入住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13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32~36周的早产儿114例,其中SGA组54例,AGA组60例.采用Nico-letOne脑功能监护仪,均于出生3d内进行监测,每次连续监测至少3h.运用早产儿aEEG评分系统,对比分析2组早产儿在aEEG图形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边界振幅、带宽和总评分各参数分值间的差异.结果 1.随着出生胎龄的增加,SGA组aEEG图形的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边界振幅、带宽和总评分分值均逐渐增加,不同胎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GA组aEEG图形睡眠-觉醒周期、带宽和总评分也逐渐增加,不同胎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连续性、下边界振幅其不同胎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SGA组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边界振幅、带宽和总评分均与出生胎龄有相关性(r=0.438、0.597、0.385、0.606、0.608,P均<0.05);AGA组睡眠-觉醒周期、带宽和总评分与出生胎龄有相关性(r=0.528、0.615、0.635,P均<0.05).3.相同出生胎龄下,SGA组在带宽评分和总评分方面落后于AGA组.结论 睡眠-觉醒周期、带宽和总评分均可作为早产SGA与AGA脑成熟度的评估指标,而相同出生胎龄下,SGA在带宽和总评分方面的落后可能与其神经发育迟缓有关。
- 郑学辉黄宇戈梁弘李珍邹华芳敖当
-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脑功能监测早产儿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
- 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分析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托吡酯治疗,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最后分析两组患者1年后临床治疗效果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2%和15.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不显著。
- 邹华芳
- 关键词:托吡酯丙戊酸钠小儿癫痫有效性安全性
- VEGF对新生大鼠细菌性脑膜炎病理进程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新生大鼠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BM)发病机制的相关关系,为新生儿BM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实验依据。方法将150只新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38只)、生理盐水对照组(NS对照组,42只)和实验组(70只)。实验组经小脑延髓池注入B组链球菌Ⅲ(group B streptococcus typeⅢ,GBSⅢ)建立新生大鼠BM动物模型,NS对照组注入10μl无菌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各组分别于≤16、>16~≤24、>24~≤48、>48~≤72h从存活新生大鼠抽取8只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脑脊液(CSF)中的WBC计数和RT-PCR法检测脑组织中VEGFmRNA表达水平,抽取4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大鼠在≤16、>16~≤24、>24~≤48、>48~≤72 h时均出现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呼吸困难、反应迟钝,新生大鼠在≤16 h时出现抽搐15只(Ⅳ级2只,Ⅴ级13只)、>16~≤24 h时出现抽搐41只(Ⅳ级21只,Ⅴ级20只)、>24~≤48 h时出现抽搐20只(Ⅲ级4只,Ⅳ级6只,Ⅴ级10只)、>48~≤72 h未出现抽搐。实验组新生大鼠在≤16、>16~≤24、>24~≤48、>48~≤72 h时神经行为学评分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NS对照组,CSF中WBC计数值、脑组织中VEGF mRNA表达水平、脑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S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VEGF表达异常可能与新生鼠BM发病机制相关,且在新生鼠BM的不同时期,VEGF可能起不同的作用。
- 邹华芳
- 关键词:细菌性脑膜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WBC计数神经行为学
- 7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和脑电图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表现和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7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具体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用脑电图检查,对照组经过头颅影像学检查。最后对所有患儿治疗后的脑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电图检查患儿的异常率为88.57%,头颅CT检查患儿的异常率仅为37.1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图为临床辅助检查手段,它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特征,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邹华芳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脑电图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颅内感染的关系被引量:3
- 2004年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又称血管渗透因子。在颅内感染中,VEGF表达增加,通过损伤血脑屏障、提高血管通透性、加重炎性脑水肿,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反应,促进感染的发生发展。发生脑缺血时,VEGF既是血管渗透因子,又具有生血管、神经营养、神经保护作用。因此在以上疾病的急性期,通过VEGF抗体等阻制VECF的表达,降低其引起脑水肿、加重炎症反应的作用;而在脑缺血的病程中,选择合适的时间,构建合适的载体进行VEGF的转基因治疗,有望为治疗颅内感染及继发性脑缺血开辟有效途径。
- 邹华芳赵玲玲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颅内感染分子生物学染色体
- 早产小于胎龄儿与适于胎龄儿在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上的对照研究
- 目的 探讨早产儿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与适于胎龄几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 AGA) 两者在振幅整合脑 电 图(Amplitud...
- 郑学辉黄宇戈邹华芳林少珠敖当张慧琼李珍梁弘
- VEGF与新生鼠细菌性脑膜炎发病机制相关关系的研究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新生鼠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BM)发病机制的相关关系,为新生儿BM临床诊...
- 邹华芳
- 关键词:细菌性脑膜炎新生鼠VEGF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