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延秀

作品数:69 被引量:29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1篇地震
  • 23篇古地震
  • 15篇第四纪
  • 15篇晚第四纪
  • 14篇海原断裂
  • 12篇走滑
  • 12篇裂带
  • 11篇滑动速率
  • 10篇地貌
  • 10篇阿尔金断裂
  • 9篇断裂带
  • 9篇北缘
  • 7篇探槽
  • 7篇西段
  • 6篇断层
  • 6篇断错地貌
  • 6篇走滑断裂
  • 6篇LIDAR
  • 4篇地表破裂
  • 4篇地貌特征

机构

  • 59篇中国地震局兰...
  • 36篇中国地震局
  • 8篇兰州大学
  • 7篇中国地震局地...
  • 5篇四川省地震局
  • 3篇天津大学
  • 3篇安徽省地震局
  • 2篇山东省地震局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海南省地震局

作者

  • 69篇邵延秀
  • 35篇袁道阳
  • 19篇刘静
  • 16篇刘兴旺
  • 11篇张波
  • 10篇何文贵
  • 10篇王爱国
  • 10篇袁兆德
  • 7篇吴赵
  • 7篇王伟
  • 6篇李占飞
  • 6篇王鹏
  • 5篇梁明剑
  • 5篇郑文俊
  • 5篇谢虹
  • 5篇葛伟鹏
  • 4篇苏琦
  • 4篇雷启云
  • 4篇罗浩
  • 3篇俞晶星

传媒

  • 14篇地震地质
  • 10篇地震工程学报
  • 5篇地质通报
  • 3篇震灾防御技术
  • 3篇第六届地质构...
  • 3篇第七届构造地...
  • 3篇2015中国...
  • 2篇地质科学
  • 2篇西北地震学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地震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地球科学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2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5篇2016
  • 17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1
  • 1篇2010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原断裂的古地震重复周期一百年?--干盐池探槽研究及意义
刘静邵延秀谢克家Yann Klinger雷中生袁道阳
基于LiDAR的海原断裂松山段断错地貌分析与古地震探槽选址实例被引量:10
2016年
基于高精度机载Li DAR数据在GIS平台的地貌因子渲染分析,对海原断裂老虎山段松山地区古地震研究点进行高精度大比例尺(1∶1000)地貌填图,勾勒出研究点微地貌空间展布和断裂高精度几何形态。通过对松山古地震研究点2个新探槽的开挖,结合细致的探槽解译、地震事件识别与分期、年代学样品测试,得出5次37380±880BP以内的不连续古地震序列。通过对比此处已经开挖的各自相距不足150m、分布于断裂同一段落的4个古地震探槽的微地貌位置、沉积特征和地震事件信号强弱,发现即使相距不远,不同微地貌位置古地震探槽揭示的古地震现象也会有显著差别。这种差别凸显了古地震研究结果,如揭示的事件证据和个数等与探槽点位置的选取有较强的依赖性。综合对比分析表明,较低的地势、低能静水环境、高沉积速率、细粒的沉积物源区及连续的沉积环境是走滑断裂上开展古地震研究的优选地貌位置。实例表明,基于高精度地形数据对研究点开展精细地貌填图揭示微地貌时空演化,从而在探槽开挖前对古地震研究点的构造地貌优劣进行充分评价是提高古地震研究质量的必要程序,同时也显示出高精度机载Li DAR数据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重要新应用。
李占飞刘静邵延秀张金玉袁兆德王鹏唐茂云王朋涛
关键词:GIS分析古地震
基于激光雷达扫描(LIDAR)的海原断裂哈斯山段断错地貌精细填图
李占飞刘静邵延秀陈涛任治坤
滇西南地区黑河断裂中西段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被引量:18
2013年
通过卫星影像解译、野外实地调查与地质填图,对滇西南地区黑河断裂中西段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河断裂为一条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活动断裂带,西起沧源县南,向东南止于澜沧江断裂,全长约168km,走向280°~310°。该断裂晚第四纪新活动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分段性。根据其几何结构、最新活动性及1988年澜沧7.6级地震破裂带特征,可将黑河断裂从西向东划分为沧源—木戛、木戛—南代和南代—勐往三条次级断裂段。其中的中、西段长约88km,全新世活动显著,活动性质以右旋走滑为主。沿断裂形成了丰富的断错地貌现象。西段断裂的最新活动断错了全新世晚期地层;中段是1988年澜沧7.6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之一。根据对断错冲沟的测量和年代测试,得到其全新世以来右旋滑动速率为(3.54±0.78)mm/a,与区域上其它断裂的滑动速率大致相当,反映了其区域构造活动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方良好袁道阳邵延秀何文贵刘兴旺张波
关键词:晚第四纪右旋走滑滑动速率
高分辨率航拍数据和古地震揭示党河南山北缘逆冲断裂破裂模式初步研究
<正>地震破裂的几何形态和同震位错是研究活动断裂上大震复发模式的重要基础数据,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能给出精确的地震破裂图的实例很少,尤其是能给出在同一条断裂(段)连续地震的累积位错量的研究例子则更为稀少。历史记载和现今仪...
王朋涛邵延秀袁道阳吴赵
文献传递
西秦岭北缘断裂破裂分段与地震危险性评估被引量:41
2011年
根据最新地质考察和历史地震考证结果,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从东到西可划分为宝鸡、天水、武山、漳县、黄香沟和锅麻滩共6个次级断裂段。上述断裂既具有单段破裂,又具有多段组合破裂的特征。利用时间相依的地震潜势概率评估方法,对这6个单段分别进行地震危险性概率评估,其中黄香沟段和漳县段发生单段破裂的可能性最大,天水段发生单段破裂的概率次之。若发生组合破裂,黄香沟段和漳县段组合破裂可能性大。同时,根据沿断裂带的b值扫描图像分析结果显示,黄香沟段和天水附近应力积累较高,这两个地区应是未来发生强震的主要段落,值得关注。
邵延秀袁道阳王爱国梁明剑刘琨冯建刚
关键词:应力积累
祁漫塔格北缘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祁漫塔格北缘断裂处于青藏高原内部造山带地区,其构造活动反映了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特征。本文采用活动构造和构造地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该断裂的活动性进行初步分析研究。首先采用航卫片解译和野外调查,发现该断裂断错了山前全新世冲洪积扇,形成的断层陡坎高度在1.5~2.5m。通过扩散方程,并参考前人研究结果,认为祁漫塔格北缘断裂晚第四纪的抬升速率初步限定在1~2mm/a。我们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提取的地形高程纵剖面和面积-高程积分,其结果也支持祁漫塔格北缘存在构造活动。
邵延秀葛伟鹏张波苏琦
关键词:抬升速率
滇西南地区汉母坝—澜沧断裂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对汗母坝-澜沧断裂晚第四纪地质、地貌实地调查与测量,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讨论了该断裂晚第四纪最新构造活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汗母坝-澜沧断裂为一条以右旋走滑为主的全新世活动断裂,长约120km,整体走向NNW。该断裂活动习性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北段称为汗母坝断裂,是1988年耿马7.2级地震的发震断裂;南段称为澜沧断裂,是1988年澜沧7.6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之一。晚第四纪以来其新活动形成了丰富的断错地貌现象,如冲沟和山脊右旋位错、断层沟槽、断层垭口、断层陡坎、断陷凹坑等。根据断裂断错地貌特征的相应资料估计,该断裂晚第四纪右旋走滑速率约为(4.7±0.5)mm/a。
刘兴旺袁道阳张波方良好邵延秀
关键词:断层陡坎右旋走滑
甘肃迭部—白龙江南支断裂中东段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被引量:15
2015年
通过卫星影像解译、野外实地调查与地质填图,对甘肃东南部迭部—白龙江南支断裂中东段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迭部—白龙江南支断裂中段活动性明显强于东段;中段线性特征明显,可见清晰的断崖,不同期次的阶地之上都有断层陡坎发育,晚第四纪以来有过明显活动,最新活动的离逝时间为1 300年左右,属于全新世活动断裂;东段活动性明显减弱,没有发现断错全新世地层的证据,在地貌上多表现为线性沟谷,属于晚更新世断裂。根据对断错阶地的测量和年代测试,迭部—白龙江南支断裂中段左旋滑动速率为每年(1.3±0.1)mm,垂直滑动速率为每年(0.39±0.04)mm。
刘兴旺袁道阳邵延秀吴赵
关键词:晚第四纪滑动速率阶地全新世
sUAV摄影技术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以海原断裂骟马沟为例被引量:24
2016年
近几年小型无人飞行器(smal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简称sUAV)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不断对许多行业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无人机低空摄影测绘以其较低的成本,较高的灵活性、机动性、时效性和高分辨率的输出结果等特点,受到了土地、水文、资源和环境等领域研究者的青睐,同样也受到活动构造界的强烈关注。本文系统介绍了小型无人机低空摄影测绘的原理与方法,并在海原断裂景泰县骟马沟进行了试验,通过三维结构的运动重建技术(SfM)进行影像数据处理,得到高精度点云数据,片通过进一步处理获得了分辨率达0.1m/pixel甚至更高的高清断错地貌正射影像(DOM)、数字高程模型(DEM)以及精细的地貌三维模型。将此数据结果与LiDAR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人机摄影测绘技术用于活动构造研究中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王朋涛邵延秀张会平刘洪春吴赵
关键词:DEMLIDAR三维点云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