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姗姗

作品数:17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芒果
  • 9篇果实
  • 5篇套袋
  • 4篇芒果果实
  • 3篇杧果
  • 2篇选育
  • 2篇色泽
  • 2篇实生
  • 2篇台农1号
  • 2篇糖积累
  • 2篇萃取
  • 2篇香气
  • 2篇萝卜
  • 2篇类胡萝卜素
  • 2篇胡萝卜
  • 2篇胡萝卜素
  • 2篇果实品质
  • 1篇袋栽
  • 1篇蛋黄果
  • 1篇选育过程

机构

  • 17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海南大学

作者

  • 17篇邢姗姗
  • 16篇王松标
  • 15篇武红霞
  • 13篇詹儒林
  • 12篇马蔚红
  • 11篇姚全胜
  • 9篇马小卫
  • 8篇周毅刚
  • 3篇谢江辉
  • 2篇魏长宾
  • 2篇李国平
  • 2篇李国
  • 2篇石胜友
  • 1篇何衍彪
  • 1篇臧小平
  • 1篇王一承
  • 1篇孙光明
  • 1篇徐雪荣
  • 1篇雷新涛
  • 1篇陆军迎

传媒

  • 5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果树学报
  • 2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食品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果农之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芒果果实套袋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武红霞邢姗姗詹儒林姚全胜王松标马小卫李奇源周跃杨小龙马蔚红周毅刚李国黄翩鹏邓世雄
该成果系统研究了不同套袋材料、套袋和除袋时期对芒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于不同皮色品种的套袋材料-绿黄皮品种采用外黄内黑复合纸果袋套袋,红皮品种采用白色单层纸袋套袋,确定了适宜的套袋和除袋时期。开发出符合不同芒果品种...
关键词:
关键词:芒果套袋栽培技术
紫花芒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19
2010年
使用75μm Carboxen/PDMS和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两种萃取头提取紫花芒果成熟时果肉和果皮的香气成分,并用气质联用仪定性定量分析香气成分。使用75μmCAR/PDMS萃取头检出果皮香气成分26种,占总挥发物的98.71%,萜类成分占98.49%,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是萜品油烯(44.20%);果肉香气检出21种挥发物,占总挥发物的99.29%,其中萜类占97.82%,相对含量较高的是对伞花烃(55.45%)。使用100μmPDMS萃取头检出果皮香气中22种挥发物,占总挥发物的98.51%,萜类成分占98.14%,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是萜品油烯(68.45%);果肉香气中检出15种挥发性成分,占总挥发物的97.68%,萜类占96.69%,相对含量较高的是萜品油烯(79.18%)。紫花芒果更适合使用75μmCarboxen/PDMS提取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且果皮中的香气成分多于果肉中,主要是萜类成分。
魏长宾邢姗姗刘胜辉武红霞王松标臧小平马蔚红
关键词:芒果香气
“吉禄”芒果果实采后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解芒果果实香气成分采后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采用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吉禄"芒果果实采后第3、6、9 d的香气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吉禄"芒果果实在采后3个时期共检测到36种香气成分,主要成分为单萜烯类和倍半萜烯类。果实采后第3、6、9 d,单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89.47%、88.48%和92.71%,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3.44%、5.86%和4.63%。1R-α-蒎烯是"吉禄"芒果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采后第9天的相对含量达到79.74%。
邢姗姗姚全胜魏长宾马小卫王松标武红霞詹儒林周毅刚
关键词:芒果采后香气成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套袋时期对台农1号芒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研究不同套袋时期对台农1号芒果果实外观、果皮色素、果皮色泽、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套袋时间的推迟,果实病虫果率提高,果实表面光洁度降低;不同套袋时期均显著降低果皮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花青苷含量以早套袋处理低于晚套袋和未套袋处理;果皮亮度以不同套袋时期显著高于未套袋处理,色彩浓度以晚套袋和未套袋处理略高于早套袋处理,色度角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果实内在品质,不同套袋时期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综合来看,台农1号芒果以第2次生理落果后尽早套袋为佳。
王松标武红霞邢姗姗姚全胜詹儒林马蔚红
关键词:芒果套袋时期色素色泽
杧果新品种——‘热农2号’的选育被引量:3
2012年
‘热农2号’是从美国红杧的实生后代选育而成,属实生变异类型。该品种性状表现稳定,成花易,两性花比率高,丰产稳产,较抗炭疽病,属中熟品种。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28.3 g,果肉黄色,肉质细腻,纤维中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9%,可滴定酸含量0.36%,维生素C含量354 mg·kg-1,可食率65.4%,品质优良,是特色的优良品种。
姚全胜王松标武红霞詹儒林马蔚红周毅刚邢姗姗马小卫谢江辉李国平
关键词:杧果实生变异
扁桃杧(Mangifera persiciformis)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2009年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特有杧果野生近缘种扁桃杧种质资源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利用筛选出的8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612条谱带,其中514条多态性带,占83.99%。扁桃杧不同居群间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大,多态位点百分率在68.20%~80.70%、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429~1.570、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270~0.321、Shannon信息指数在0.408~0.465。扁桃杧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但Nei遗传分化系数和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Gst和Фst分别为0.139和0.198)。根据Nei遗传距离对不同群体进行UPGMA聚类分析,表明扁桃杧自然群体的遗传距离与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系,Mantel检验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石胜友田海燕邢姗姗
关键词:扁桃遗传分化AFLP
芒果种质资源糖积累的基因型差异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以36份芒果种质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芒果果实含糖量(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芒果种质间含糖量差异较大,Dashehari糖含量最高,达16.04%,‘林生芒’最低,仅为3.49%。不同种质这3种糖的比例有较大差异,根据单糖、双糖的比例,将芒果种质分为3个类型:蔗糖积累型,如‘海豹’、Lippens、‘金煌’、‘四季芒’等;己糖积累型如KRS、‘林生芒’和20001;中间类型如‘桂香’、‘黄象牙’、‘斯里兰卡811’、‘泰国504’、‘乳芒’、紫花。同时根据芒果果实含糖量,对36份芒果种质采用平均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第1类芒果种质包括:R2E2、‘海豹’、Bambaroo、‘金煌’、‘黄象牙’、‘乳芒’、‘泰国504’、Keitt、‘紫花’、‘桂香’、‘斯里兰卡811’、KRS共12个品种;第2类芒果种质包括:Ono、‘四季芒’、‘红象牙’、‘实选4’、Lippens、‘台农1号’、Mallika、‘台红’等21个品种;第3类包括Dashehari这个品种,第4类包括20001这个品种;第5类包括林生芒。
武红霞邢姗姗王松标马蔚红周毅刚
关键词:芒果种质聚类分析
杧果类胡萝卜素提取条件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以台农1号杧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提取剂、不同料液比、不同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对提取杧果类胡萝卜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杧果类胡萝卜素最佳提取条件是乙醇-正己烷(4∶3)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5∶50(g/mL),浸提温度50℃,时间60分钟。
张金云武红霞邢姗姗王松标马蔚红詹儒林
关键词:杧果类胡萝卜素
一种芒果用双层套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芒果用双层套袋,包括内袋和外袋,所述的内、外袋之间粘接一起;所述内袋为白色纸袋;在内袋、外袋一边的上部设有套袋扎脚,该套袋扎脚是由扎脚套和扎脚铁丝组成,扎脚铁丝设在扎脚袋内;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保护果实...
武红霞詹儒林王松标邢姗姗姚全胜马蔚红李国
文献传递
芒果品种资源叶片碳稳定性同位素和比叶面积的差异被引量:4
2011年
研究64份芒果品种资源叶片碳稳定性同位素(δ13C)和比叶面积(SLA)的差异。结果表明,芒果品种间叶片δ13C、SLA差异均显著。叶片δ13C的变化范围为-29.31‰~-26.50‰,平均值为-27.90‰,最高品种为桂热82,最低品种为粤西1号;叶片SLA的变化范围为57.16~132.61 cm2/g,平均值为97.67 cm2/g。δ13C和SLA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马小卫王松标姚全胜武红霞詹儒林周毅刚邢姗姗刘丽琴
关键词:芒果比叶面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