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翠花

作品数:28 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基因
  • 11篇马铃薯
  • 7篇晚疫病
  • 7篇胁迫
  • 4篇植物
  • 4篇抗病
  • 4篇抗病基因
  • 4篇番茄
  • 3篇低温胁迫
  • 3篇田间
  • 3篇转基因
  • 3篇马铃薯晚疫病
  • 3篇甲基化
  • 3篇教学
  • 2篇蛋白
  • 2篇烟草
  • 2篇植物响应
  • 2篇生理特性
  • 2篇生物学
  • 2篇外植体

机构

  • 20篇内蒙古科技大...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27篇辛翠花
  • 19篇郭江波
  • 7篇黄三文
  • 6篇屈冬玉
  • 4篇蔡禄
  • 4篇王建英
  • 4篇赵一博
  • 4篇赵慧
  • 3篇肖欢欢
  • 3篇徐建飞
  • 3篇丁艳
  • 3篇唐炳
  • 2篇朱佳莉
  • 2篇王晶妍
  • 2篇李娜
  • 2篇孙玮
  • 2篇赵亮
  • 2篇刘庆昌
  • 2篇张琦
  • 1篇周晓航

传媒

  • 3篇种子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园艺学报
  • 2篇科技信息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蔬菜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研究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科技视界
  • 1篇2006年中...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8
  • 3篇2006
  • 2篇200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田间抗病基因近等混合系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毁灭性的病害,十九世纪中叶曾造成举世闻名的“爱尔兰大饥荒”,至今仍然是马铃薯最严重的病害。提高抗晚疫病的水平是马铃薯育种的重要目标。马铃著抗...
辛翠花徐建飞屈冬玉黄三文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
文献传递
利用田间抗病基因近等混合系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被引量:11
2006年
马铃薯是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作物,是我国七大农作物之一。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毁灭性的病害,19世纪中叶曾造成举世闻名的“爱尔兰大饥荒”,至今仍然是马铃薯最严重的病害。提高抗晚疫病的水平是马铃薯育种的重要目标。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是通过遗传操作来抵抗植物病害的最早的人类实践之一,但至今收效甚微,从野生种导入的抗病基因在田间很容易失效。马铃薯和致病疫霉菌的互作关系符合经典的“基因对基因”假说,只有马铃薯的抗病基因和致病疫霉菌的非毒力基因同时存在并表达时,抗病反应才能发生。致病疫霉菌是一种进化潜力非常高的病原,可以快速突变本身的非毒力基因,因而造成对应的马铃薯抗病基因的失效。要提高抗病基因的持久性,目前唯一的途径是同时释放多个抗病基因,人为造成田间抗病基因的多态性。马铃薯抗晚疫病基因的克隆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为通过转基因的手段创造田间抗晚疫病基因的多态性提供了基础。
徐建飞辛翠花黄三文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
接种晚疫病菌对马铃薯茉莉酸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以抗晚疫病马铃薯转基因株系DR1、DR3a和晚疫病敏感型野生株系DG为材料,通过半定量RT-PCR法研究了接种晚疫病原菌生理小种89148-9后0、12、24、48、72 h叶片中茉莉酸合成途径关键酶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和丙二烯氧合成酶(Allene oxide synthase,AO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接种晚疫病原菌后,DR1、DR3a和DG叶片中poaos基因和polox基因的表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转基因株系叶片内基因的表达量高于野生型,且表达量达到峰值的早晚也不同。说明poaos和polox基因参与了马铃薯的抗晚疫病反应,但不同基因在不同马铃薯株系的表达模式不同,这可能是不同马铃薯株系抗、感晚疫病的原因所在。
辛翠花郭江波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茉莉酸基因表达
马铃薯抗晚疫病转基因材料的获得及活性氧清除酶系与抗病过程关系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获得马铃薯抗晚疫病转基因材料,初步分析活性氧清除酶系与抗病过程的关系。【方法】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以茎段为外植体,将抗晚疫病基因R1、R3a和RB分别转化马铃薯感病栽培品种Desiree,并通过特异PCR扩增目的基因、无菌苗快速抗病鉴定和离体叶片接种鉴定、RT-PCR分析来筛选阳性转化株系。并测定转基因株系和野生型接种晚疫病原菌生理小种89148-9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结果】结果证明,3个抗晚疫病基因都已经整合进入马铃薯基因组中并稳定表达,所获得的转基因株系接种小种89148-9后其抗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部分表现为高抗或抗病,有明显的HR反应;转基因株系在接种小种89148-9后3种酶的活性都升高,且活性高峰比野生型早。【结论】获得了一批高抗或抗晚疫病的马铃薯转基因材料;活性氧清除酶系可能参与了R基因介导的抗病过程。
辛翠花李颖刘庆昌屈冬玉黄三文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转基因策略被引量:2
2014年
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病害,是限制马铃薯产业发展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采用传统育种和化学农药等方法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虽然早有研究,但至今收效甚微。基因工程技术的兴起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提供了新的契机,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单基因抗性容易丧失、水平抗性应用难度大,要提高抗病基因的持久性,同时释放多个抗病基因,人为提高田间抗病基因的多态性是目前可选途径之一。对各种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通过转基因技术创建抗病基因近等混合系是持久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首选可行方法,概述了其发展前景。
肖欢欢辛翠花丁艳朱佳莉郭江波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
桃分子连锁图的构建与分析被引量:43
2004年
以‘大久保’与‘兴津油桃’杂交的F2 代 10 9株群体为试材 ,采用AFLP、RAPD、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筛选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 36对AFLP引物、 3对SSR引物、 2对RAPD引物进行群体分离分析 ,获得分离标记 136个 ,卡方检验 2 7个标记偏离孟德尔分离比例。应用Mapmaker分析软件将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比例的标记构建了包含 11个连锁群的连锁图谱 ,每个连锁群包含 3~ 2 1个标记 ,平均为 8 73个标记。该图谱覆盖基因组 10 6 1 8cM ,11个连锁群的平均长度为 96 5cM ,标记间平均图距为11 0cM ,与果实毛 /油桃 (G/g)、白 /黄肉 (Y/y)连锁的RAPD标记、非酸 /酸 (D/d)性状连锁的AFLP标记分别定位在第 3、 7、 9连锁群上。
吴俊束怀瑞张开春姜立杰周晓航辛翠花
关键词:分子连锁图
分子生物学教学及实验有机结合的探索及改革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就如何合理构建分子生物学教学和实验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创新能力,从提高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法。
郭江波辛翠花
关键词:教育
接种晚疫病病原菌对马铃薯水杨酸、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以转基因的抗晚疫病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株系DR1、DR3a和野生型株系DG为材料,通过半定量RT-PCR研究了接种晚疫病病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生理小种89148-9后叶片中水杨酸和乙烯合成途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胺酶(PAL)基因(poPAL)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合成酶(ACS)基因(poACS)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接种后3个株系都能诱导poPAL和poACS基因的表达,但大部分转基因株系叶片内该基因的诱导表达量高于野生型,并且其表达峰值多数早于野生型。说明poPAL和poACS基因可能参与了马铃薯的抗晚疫病反应,但不同株系中这些基因的诱导表达模式不同,这可能是不同马铃薯株系抗、感晚疫病的原因所在。
朱佳莉丁艳徐宏章辛翠花蔡禄肖欢欢何炎红李娜郭江波
关键词:水杨酸基因表达
加工型马铃薯品种Shepody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马铃薯Shepody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炸条加工品种,但Shepody对逆境胁迫非常敏感,为确立Shepody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转基因马铃薯,以叶片、茎段和微型薯为外植体,分别比较了不同转化条件(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及激素配比)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为最理想的外植体,以OD600=0.5的菌液侵染10min,在加有1.0mg/L萘乙酸(NAA)和1.0mg/L反式玉米素(ZT-t)的MS20选择培养基上的遗传转化率最高,其愈伤诱导率可达到95%,分化率可达到20%。通过该转化体系将抗晚疫病基因R1导入马铃薯,获得了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化植株,经PCR鉴定外源基因已经成功导入马铃薯基因组中。
辛翠花黄三文郭江波刘杰冷小云屈冬玉
关键词:马铃薯SHEPODY外植体
DNA甲基化在植物响应重金属胁迫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6年
重金属是一类主要的环境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主要形式之一,参与调控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本文分析了重金属镉(Cd)和铅(Pb)胁迫对植物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总结了DNA甲基化调控植物响应重金属胁迫的生物学机制,探讨了研究植物基因组DNA甲基化与重金属胁迫之间关系的策略。
赵一博辛翠花赵慧张琦池俊玲郭江波
关键词:DNA甲基化重金属胁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