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红艳

作品数:22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新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芦荟
  • 5篇生长发育
  • 5篇库拉索
  • 5篇库拉索芦荟
  • 4篇不育
  • 3篇杜仲叶
  • 3篇引种
  • 3篇引种地
  • 3篇蒽醌
  • 3篇胁迫
  • 3篇绿原
  • 3篇绿原酸
  • 3篇发育过程
  • 2篇叶片
  • 2篇植物
  • 2篇生长发育过程
  • 2篇生物学
  • 2篇酸含量
  • 2篇胚胎
  • 2篇胚胎学

机构

  • 21篇新乡学院
  • 13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河南省宝丰县...

作者

  • 22篇赵红艳
  • 7篇王太霞
  • 5篇蔺芳
  • 5篇李景原
  • 3篇任敏
  • 2篇张佩佩
  • 2篇韩琼
  • 2篇王庭杰
  • 2篇代磊
  • 2篇贵梦园
  • 2篇朱红霞
  • 2篇柴志艳
  • 2篇丁位华
  • 1篇赵红棉
  • 1篇古红梅
  • 1篇穆瑞瑞
  • 1篇张翔宇
  • 1篇蒿宝珍
  • 1篇晁金泉
  • 1篇胡正海

传媒

  • 4篇北方园艺
  • 4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新乡学院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农技服务
  • 1篇河南教育(高...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V-B胁迫下芦荟蒽醌物质对大豆生长发育保护作用研究
2013年
在增强紫外线辐射条件下,研究喷施芦荟蒽醌类物质对大豆叶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探究增强UV-B辐射条件下芦荟蒽醌物质对植物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增强UV-B辐射条件下,大豆株高降低、叶面积明显减小、光合色素含量下降、丙二醛含量升高;喷施芦荟蒽醌物质能有效缓解叶绿素含量、生物量降低,减少丙二醛产生;在增强UV-B辐射条件下,叶细胞表面蜡状物质增加明显,气孔明显下陷;而喷施芦荟蒽醌物质后,表面蜡状物质仅稍有增加,气孔下陷状况有所缓解。
张中田赵红艳张佩佩韩琼王庭杰李景原
关键词:紫外线-B芦荟大豆
杜仲叶生长发育过程中结构和绿原酸含量的变化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杜仲叶结构发育与绿原酸积累的关系。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杜仲叶的结构发育。结果在豫北地区,3月中旬杜仲叶萌动,4月上旬叶片分化完成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脉等成熟组织。7月叶片厚度达到最大,之后趋于稳定。4月叶片绿原酸的含量为0.654%,6月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达到最高,为1.153%。之后,随着叶片的衰老,绿原酸含量不断降低,至落叶前的11月,绿原酸含量为0.483%。结论综合分析叶片生物量和绿原酸含量.7~8月份采集杜仲叶较合适。
王太霞赵红艳柴志艳祁文彩丁位华晁金泉
关键词: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石蜡切片法
杜仲胶在杜仲叶发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综合应用石蜡切片法和实验室提胶法研究了杜仲胶在杜仲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杜仲叶结构发育与杜仲胶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杜仲叶含胶细胞在一年中的形成积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从叶片展开到叶片停止生长仅有1个月时间,叶片大小在生长30d以后基本保持恒定。随着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等叶肉细胞的分化发育,叶片内含胶细胞也在不断地形成积累;叶片各结构生长停止后,含胶细胞仍继续增加和生长,叶片含胶率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由于杜仲叶片内杜仲胶分泌、积累与叶片生命周期在1年中同步,使在将近黄落的11月份叶片含胶率较高,可达1.11%。
赵红艳蔺芳王太霞
关键词:叶片发育杜仲胶
甘薯不同器官中绿原酸总黄酮含量的测定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薯各部分器官中绿原酸和总黄酮的含量,旨在充分利用甘薯茎叶、避免资源浪费,从而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甘薯的不同组织器官中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各不相同。甘薯叶中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分别达4.45%、9.46%;甘薯幼茎中绿原酸含量最少,为0.72%;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低的部位是老茎,为2.20%。
赵红艳李慧刘洋熊玉强
关键词:甘薯绿原酸总黄酮
杜仲叶生长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及指标成分含量的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 探讨杜仲叶结构发育与绿原酸积累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和HPLC化学分析方法研究杜仲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和指标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叶片发育早期,随着栅栏薄壁组织、海绵薄壁组织等叶肉细胞的分化发育,杜仲叶片中绿原酸含量不断增加。6月叶片组织结构发育成熟时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达到最高,为1.153%。随着叶片的衰老,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不断降低,至落叶前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最低,为0.483%。在紫外光下,绿原酸储备在叶表皮、叶柄表皮和果实表皮周围,呈现淡蓝色荧光现象。[结论] 综合分析叶片生物量和绿原酸的含量,7-8月份采集杜仲叶较合适。
赵红艳王太霞赵红棉蔺芳李景原
关键词:绿原酸含量
种植在引种地的芦荟不育的可能机理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芦荟隶属于百合科芦荟属,是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起源于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干旱地区。其叶片中含有蒽醌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化工产品及美容保健等行业,因此,芦荟属植物被世界各地广泛引种栽培。然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引种栽培的芦荟只开花,却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不利于芦荟的繁殖和育种。对种植在引种地的芦荟不育的可能机理进行分析,为引种地芦荟繁殖和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赵红艳朱红霞王太霞
关键词:库拉索芦荟引种地不育
引种地芦荟不育的机理研究
2012年
芦荟隶属百合科芦荟属,原产于地中海、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干旱地区,为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片中含有蒽醌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化工产品及美容保健等行业,因此,芦荟属植物被世界各地广泛引种栽培。然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引种栽培的芦荟只开花,却不形成果实和种子,因而,不利于芦荟的繁殖和育种。现对引种地芦荟不育的机理进行研究,以期为芦荟繁殖和育种提供参考。
赵红艳
关键词:库拉索芦荟引种地不育
地方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改革创新
2011年
实验教学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加强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深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
蔺芳赵红艳古红梅
关键词:地方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学
库拉索芦荟组织培养细胞分化与芦荟素产生相关性研究
2008年
以库拉索芦荟叶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愈伤组织培养细胞结构分化状况。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培养物中芦荟素的含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芦荟组织培养细胞分化程度与芦荟素等有效成分产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以叶为外植体,MS+NAA1 mg/L+6-BA 0.5 mg/L培养基适于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细胞分化程度很低的愈伤细胞中芦荟素含量很低。细胞高度液泡化、分化程度高的愈伤组织中芦荟素含量较高。植物生长调节物通过影响芦荟愈伤组织细胞分化程度,进而影响芦荟愈伤组织中芦荟素等有效成分的产生。芦荟素含量与愈伤组织中细胞结构分化有密切关系。
李景原柴志艳丁位华赵红艳代磊胡正海
关键词:芦荟细胞分化芦荟素
引种地芦荟雄性不育的生殖生物学研究
2014年
以引种地库拉索芦荟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综合应用解剖学、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技术和石蜡切片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形态学、细胞学、生殖生物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芦荟花药壁的发育属基本型,完全分化时从外到内的细胞层依次是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其绒毡层属于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形成的小孢子四分体为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出现异常,使小孢子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衰败,导致大量败育花粉产生,表现为雄性不育,导致库拉索芦荟雌性不育。
赵红艳
关键词:库拉索芦荟引种地胚胎学不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