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凋亡
  • 4篇血肿
  • 4篇血肿周围
  • 4篇缺血
  • 4篇组织细胞
  • 4篇组织细胞凋亡
  • 4篇细胞凋亡
  • 4篇脑出血
  • 4篇脑出血大鼠
  • 4篇出血
  • 3篇蛋白
  • 3篇脑缺血
  • 3篇脑血
  • 2篇蛋白表达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血性
  • 2篇依达拉奉
  • 2篇肢体

机构

  • 6篇唐山市人民医...
  • 4篇华北煤炭医学...

作者

  • 10篇赵紫烨
  • 4篇陈艳洁
  • 4篇朱丽霞
  • 4篇张晋霞
  • 4篇刘斌
  • 4篇李建民
  • 4篇周云
  • 2篇吴会静
  • 2篇李斌
  • 2篇王彦
  • 1篇纪茹英
  • 1篇周桂娟

传媒

  • 2篇医学综述
  • 2篇天坛国际脑血...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6
  • 2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及再发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及再发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药物治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每次75 mg、每日1次,阿司匹林每次100 mg、每日1次),共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共治疗1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脑血流灌注指标(脑血容量、脑血流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以及两组患者6个月内脑梗死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脑血容量、脑血流量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各指标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37±0.27)ml/100 g比(1.97±0.28)ml/100 g、(22.9±1.9)ml/(100 g·min)比(19.5±1.8)ml/(100 g·min)](P<0.05)。治疗前后NIHSS、MoCA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NIHSS、MoCA评分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10.21±2.9)分比(14.56±3.2)分](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7.1±2.3)分比(23.9±3.6)分](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再发率低于对照组[10.42%(5/48)比27.08%(13/48)](χ^(2)=4.376,P=0.036)。结论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认知功能,且可预防脑梗死再发。
陈艳洁赵紫烨朱丽霞
关键词:脑梗死脑血流灌注
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与胱冬酶-3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蛋白表达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观察脑出血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及其与胱冬酶-3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5,PDCD-5)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脑出血后的损伤机制.方法 5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后者又分为3 h、6 h、12 h、1 d、2 d、3 d、5 d和7 d等8个亚组,每组6只.自体尾动脉不凝血50μl注入尾状核区建立脑出血模型,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观察胱冬酶-3和PDCD-5蛋白表达.结果 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3 h出现凋亡细胞,2~3 d达高峰,3 d后凋亡细胞数量开始下降.血肿周围组织3 h可见胱冬酶-3和PDCD-5蛋白阳性细胞,1~2 d达高峰,3 d后逐渐减少.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胱冬酶-3(r=0.971,P<0.01)和PDCD-5(r=0.334,P<0.01)阳性细胞数量与凋亡细胞数量呈正相关.结论 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存在细胞凋亡,且与胱冬酶-3和PDCD-5蛋白表达一致,胱冬酶-3和PDCD-5蛋白可能促进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
刘斌周云李建民赵紫烨张晋霞
关键词:脑出血细胞凋亡
脑缺血预适应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陈艳洁赵紫烨朱丽霞吴会静王彦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容易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治疗费用高昂,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现有的干预手段多是以治疗为主,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其共同特点是人为的、外来...
关键词: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药物治疗联合前庭训练治疗急性前庭神经炎的临床疗效
2023年
目的 研究常规药物倍他米松、甲磺酸倍他司汀、苯海拉明等配合前庭功能训练的同步治疗对于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85例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41例给予常规药物倍他米松、甲磺酸倍他司汀、苯海拉明等治疗,后者44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配合同步的前庭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出现的频率及严重程度;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和前庭症状指数量表(VSI)评分;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较高频率眩晕症状(除去极少频率的偶尔或经常频率)的人数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较严重程度眩晕症状(除去轻度的中重度程度)的人数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前庭症状(头晕、平衡障碍、恶心及视觉敏感)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治疗效果有效例数及明显有效例数的患者(42例,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33例,总有效率80.49%),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常规药物倍他米松、甲磺酸倍他司汀、苯海拉明等治疗配合前庭功能训练的同步治疗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对于改善前庭功能、缓解较高频率以及中重度的眩晕症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整体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提升,明显提升了该类患者的预后及其生活质量。
赵紫烨纪茹英陆艳卉郭佳郭君君李斌
关键词:前庭神经炎药物治疗
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及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Ⅶ胶原酶注入大鼠苍白球内诱导建立脑出血模型,2h后将大鼠分为脑出血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前3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依达拉奉3mg·kg-1和NS每天1次、最长连续7d,最后一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建模后3、6、12h及1、2、3、5、7d断头取脑制作切片,分别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时间点细胞凋亡数及P38MAP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建模后血肿周围组织存在细胞凋亡并于2~3d达高峰,3h后可见P38MAPK蛋白表达,并于1d后达高峰;与脑出血组比较,依达拉奉治疗组于脑出血后6h~7d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数及P38MAPK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或P<0.01);正常对照组未见凋亡阳性细胞,假手术组术后偶见凋亡阳性细胞,均可见少量p38MAPK蛋白表达。结论:依达拉奉可抑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其下调P38MAPK蛋白表达有关。
刘斌赵紫烨李建民周云张晋霞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出血细胞凋亡P38MAPK
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2023年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rIPC)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DAPT,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IPC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 2(Lp-PLA 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检查影像学参数[标准化摄取值(SUV)、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情况,并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00%(47/50)比80.00%(40/50)](χ^(2)=4.332,P=0.037)。治疗前,两组血清Lp-PLA 2、HIF-1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Lp-PLA 2、HIF-1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48±25)μg/L比(164±25)μg/L、(98±43)ng/L比(121±65)ng/L](P<0.05或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SUV、rCB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UV、rCB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3.17±0.39比4.52±0.33、(34.56±4.01)ml/(100 g·min)比(31.48±3.29)ml/(100 g·min)](P<0.01)。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0%(2/50)比16.00%(8/50)](P<0.05)。结论rIPC联合DAPT治疗TIA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流代谢,避免不良结局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陈艳洁赵紫烨朱丽霞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双联抗血小板脑保护
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及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及p38MAPK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 方法:用Ⅶ胶原酶注入到大鼠苍白球诱导脑出血模型,分脑出血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
刘斌赵紫烨李建民周云张晋霞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依达拉奉蛋白表达
文献传递
缺血预适应训练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训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既往有脑梗死病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80例,两组均按照脑血管病预防指南用药,观察组进行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每次5轮,每天2次,连续治疗6个月,分析缺血预适应训练对患者预后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改善率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0%;影像学检查显示,脑血流及代谢改善率85.71%显著高于与对照组48.57%;脑梗死体积缩小率56.67%显著高于对照组32.50%;MRI复检新发脑梗死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3.7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训练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症状及脑血流情况,缩小脑梗死体积,降低脑梗死再发,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陈艳洁赵紫烨朱丽霞吴会静王彦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脑梗死预后
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与caspase3和pdcd5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与caspase3和pdcd5蛋白表达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脑出血后的损伤机制。 方法: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
刘斌周云李建民赵紫烨张晋霞
关键词:脑出血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
文献传递
丁苯酞在成人脂肪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过程中的分化促进及自噬激动作用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在成人脂肪基质细胞(AD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过程中的分化促进及自噬激动作用。方法取成人ADSC,应用1 mmol/L的β-巯基乙醇进行预诱导24 h后,分为β-巯基乙醇组、β-巯基乙醇+丁苯酞组、β-巯基乙醇+雷帕霉素组。其中β-巯基乙醇组加入含5 mmol/L的β-巯基乙醇,β-巯基乙醇+丁苯酞组加入5 mmol/L的β-巯基乙醇和10μmol/L的丁苯酞,β-巯基乙醇+雷帕霉素组加入5 mmol/L的β-巯基乙醇和200μg/L的雷帕霉素。在预诱导、诱导1 h、诱导3 h、诱导5 h、诱导8 h时,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计算细胞分化率。在诱导1 h、诱导5 h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计数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数量。在诱导1 h、诱导3 h、诱导5 h、诱导8 h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在诱导5 h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200(NF-200)。在诱导1 h、诱导3 h、诱导5 h、诱导8 h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中LC3蛋白。结果诱导后的三组细胞形态学变化相似,分化的细胞呈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形态;细胞核体积大而圆,染色浅,其中常染色质多、异染色质较少,部分神经元样细胞的细胞浆可见大量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出现肿胀、嵴断裂,细胞内出现具有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体。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各组细胞分化率、LC3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P均<0.05),在诱导5 h时达到峰值;与β-巯基乙醇组相比,β-巯基乙醇+雷帕霉素组、β-巯基乙醇+丁苯酞组细胞分化率、LC3阳性细胞率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β-巯基乙醇+雷帕霉素组相比,β-巯基乙醇+丁苯酞组在诱导1 h、3 h时细胞分化率、LC3阳性细胞率均显著升高(P均<0.05),在诱导8 h时显著降低(P<0.05)。诱导5 h时各组细胞自噬小体及自噬溶酶体数量均高于诱导1 h时(P均<0.05),β-巯基乙醇+丁苯酞
陆艳卉徐康赵紫烨李斌郭佳周桂娟
关键词:丁苯酞脂肪基质细胞神经元样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