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申明
-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流量循环下麻醉药吸入浓度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5
- 1994年
- 为考证低流量循环吸入麻醉过程中麻醉药吸入浓度的变化规律,俭测了6只杂种犬在长时间吸人麻醉过程中吸气末、呼气末及挥发器输出端气体中麻醉药(异氟醚)的浓度。实验中氧流量固定在0.3L/min,挥发器开启2%档持续6小时以上。结果显示挥发器输出浓度稳定,麻醉初期吸入气麻醉药浓度远低于挥发器输出浓度,但逐渐升高,至麻醉150分钟后吸入浓度趋于平稳,在此后 200分钟内吸入气麻醉药浓度与挥发器输出浓度可保持基本稳定的比例关系。
- 赵申明徐贯杰张立生
- 关键词:低流量循环吸入麻醉异氟醚麻醉
- 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肾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1996年
- 七氟醚麻醉患者30例手术前、术终、术后4、20、72、168小时检测血BUN、肌酐(CREA)、尿酸(UA)、K+、Na+、Cl-及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并与10例异氟醚麻醉者对照发现。其术后20小时尿β2-MG显著升高,术后168小时降至术前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血液生化检验指标WUN等无显著性改变,两组间术后4、24、48~72、72~96小时尿量无显著差异。本30例未见七氟醚吸入麻醉损伤肾脏的证据。
- 李志荣赵申明张立生倪家骧王国华王中
- 关键词:七氟醚肾脏功能微球蛋白
- 小剂量氯胺酮对吗啡耐受细胞δ阿片受体及NMDA受体2B亚型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对吗啡耐受褐家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δ阿片受体-1(DOR-1)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单位(NR2B)表达的影响,探讨氯胺酮防止吗啡耐受的相关机制。方法建立PC-12吗啡耐受细胞模型,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cAMP含量、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细胞DOR-1和NR2B表达,观察吗啡、氯胺酮及吗啡与氯胺酮联合作用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①10μmol.L-1吗啡作用于PC-12细胞48 h,cAMP含量明显升高,提示成功建立了吗啡耐受细胞模型;②小剂量氯胺酮(0.5μmol.L-1)能防止吗啡耐受发生;③吗啡耐受细胞DOR-1的表达较对照组下降,NR2B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加。小剂量氯胺酮(0.5μmol.L-1)对DOR-1和NR2B表达无影响,但可逆转吗啡引起的DOR-1表达下调以及NR2B表达上调。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可防止吗啡耐受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吗啡引起的DOR-1表达下调及NR2B表达上调有关。
- 张秀宁文迪徐贯杰孟雁欣丛斌赵申明马春玲
- 关键词:吗啡氯胺酮阿片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PC-12细胞
- 提高疼痛科医生的能力是扩展业务的关键
- 2013年
- 疼痛科所涉及的疾病种类非常广泛,拓展空间极其广阔;但是其规模的发展、学术水平与社会地位的提高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努力、并承担巨大风险。
- 赵申明
- 关键词:疼痛科医生疾病种类
- 台湾疼痛医学会关于安宁照顾的专题讨论
- 1996年
- 1996年3月9日在台湾省高雄市举行了台湾疼痛医学会年会。会议就各种疼痛的治疗方法学、药理学,尤其对晚期癌症的疼痛治疗和临终安宁照顾(Hospice care)等内容进行了讨论,本文综合会议资料就其主要内容——安宁照顾介绍如下。
- 赵申明
- 单次和连续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后镇痛的安危被引量:2
- 2011年
- 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由于其注射较小的剂量可达到较好镇痛效果,被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和癌性疼痛的镇痛.但是有几个问题仍未解决.本综述着重介绍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的相关副反应,如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和呼吸抑制等的发生率及其治疗措施.
- 郄晓娟赵申明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吗啡副反应
- 低流量循环下安氟醚吸入浓度的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李星赵申明孟庆云
- 关键词:低流量循环安氟醚吸入浓度
- 七氟醚及异氟醚在碱石灰中稳定性的观察
- 1997年
- 为分析七氟醚和异氟醚在碱石灰中的化学稳定性。作者观察了不同条件下七氟醚、异氟醚被碱石灰的吸收和分解产物,报告如下。实验方法反应物及反应条件 140ml容积玻璃瓶15只,分为Ⅰ、Ⅱ、Ⅲ组,每组(为A、B、C、D、E瓶)5只,分别装入上海五四化学试剂厂生产的碱石灰20g及脱脂棉球一个,Ⅰ、Ⅱ两组各瓶内喷入蒸馏水1.2ml,用覆有多层尼龙薄膜的胶塞密封抽去瓶中空气,分别注入液态异氟醚5ml。
- 刘敬兰周鸿娟赵申明柳顺锁
- 关键词:麻醉药七氟醚异氟醚麻醉效果
- 低流量循环下麻醉药吸入浓度的临床观察
- 赵申明
- 钠离子通道与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被引量:1
- 2012年
- 钠离子通道在体内分布广泛,是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播的离子基础。其中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Nav1.3、Nav1.7、Nav1.8、Nav1.9在疼痛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的结构、与疼痛性疾病的关系,以及临床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程艳欣李红李星赵申明
- 关键词:钠离子通道阻断剂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