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宝昌

作品数:89 被引量:201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33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细胞
  • 17篇肿瘤
  • 15篇基因
  • 12篇蛋白
  • 12篇小鼠
  • 11篇磷酸
  • 10篇整合素
  • 10篇鼠肝
  • 10篇酸酶
  • 10篇去整合素
  • 10篇杆菌
  • 10篇肝癌
  • 9篇凋亡
  • 9篇活性
  • 9篇核酸
  • 9篇核酸酶
  • 9篇核糖
  • 9篇核糖核酸
  • 9篇核糖核酸酶
  • 8篇双歧杆菌

机构

  • 7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5篇大连医学院
  • 5篇辽宁师范大学
  • 4篇遵义医学院
  • 1篇赤峰学院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皮肤病...
  • 1篇医学部
  • 1篇生物化学教研...

作者

  • 89篇赵宝昌
  • 23篇任凤
  • 22篇崔秀云
  • 15篇田余祥
  • 11篇徐跃飞
  • 10篇顾淑珍
  • 9篇刘淑清
  • 9篇王继红
  • 9篇杜国忠
  • 7篇唐立
  • 7篇姚晓丹
  • 7篇吴毓
  • 6篇于丽华
  • 6篇丁文勇
  • 5篇田晓光
  • 5篇胡燕荣
  • 5篇林琳
  • 4篇王红
  • 4篇吴妍宁
  • 4篇孙明忠

传媒

  • 10篇中国微生态学...
  • 7篇大连医学院学...
  • 6篇实用癌症杂志
  • 5篇中国生物化学...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4篇生物化学杂志
  • 3篇癌症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吉林大学自然...
  • 2篇生命的化学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中国医学生物...
  • 2篇现代教育管理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1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8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6篇1999
  • 5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眉蝮蛇蛇毒糖基化蛋白的质谱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和初步鉴定旅顺产白眉蝮蛇(Gloydius blomhoffi Brevicaudus)蛇毒中的糖蛋白。[方法]SDS-PAGE用于白眉蝮蛇粗毒蛋白质组份分离,糖蛋白凝胶荧光染料Pro-Q-Emerald染糖基化蛋白,采用胰蛋白酶酶解蛋白质,用反相C18-HPLC分离肽段混合物,用纳升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nESI-MS/MS)系统进行的质谱数据采集,蛋白质鉴定用Biowroks软件搜索NCBInr数据库完成。[结果]旅顺产白眉蝮蛇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金属蛋白酶、谷氨酰环化酶、salmobin、纤溶酶原激活物、contortrixobin、磷脂酶A2,神经增长因子和较小分子量的L-氨基酸氧化酶被初步鉴定为糖蛋白,其匹配的肽段数分别为8、4、7、2、3、3、4、2和5个。L-氨基酸氧化酶的纯化与表征结果验证了其糖基化,并以多种糖基化形式存在。[结论]采用蛋白质组学手段从旅顺产白眉蝮蛇蛇毒中鉴定出了8种糖蛋白,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张翠丽刘淑清孙明忠辛毅赵宝昌
关键词:蛇毒糖基化
基因重组白眉蝮蛇去整合素艾丁比特抗肿瘤研究
赵宝昌徐跃飞任凤王红林琳田晓光崔秀云于丽华刘淑清田余祥
艾丁比特是从中国旅顺产白眉蝮蛇的蛇毒中克隆得到的蛋白质,由于种种原因3个氨基酸组成,具有中国知识产权。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得到该蛋白质在真核及原核生物中高效、稳定的表达,完成了中试。对艾丁比特的抗肿瘤的药效学及药物作用机理进...
关键词:
关键词:白眉蝮蛇抗肿瘤基因重组
Adinbitor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Adinbitor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生长及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Adinbitor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癌MGC803细胞,采用MTT比色法分析其对MGC803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相差显微镜、苏木精-伊红(HE)和Hoechst染色观察不同浓度的Adinbitor诱导MGC803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结果Adinbitor可呈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其抑制MGC803细胞增殖的ID50为3.52μmol/L。Adinbito诱导的MGC803细胞凋亡实验,显示出细胞凋亡的典型的形态学特征,如胞间连丝消失,细胞皱缩成团,胞内出现空泡等现象,而且随Adinbitor浓度的增加,凋亡现象越明显。结论Adinbitor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徐跃飞任凤赵宝昌
关键词: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HPV18 E7致癌蛋白的高效表达、纯化和鉴定
2008年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18(Human papillomavirus 18,HPV18)E7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方法构建HPV18 E7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质粒pGEX-6P-1-GST-HPV18E7,重组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进行可溶性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结果柱上切除法去除GST标签,表达产物经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SDS-PAGE和HPLC-ESI-MS纯度的HPV18 E7均质蛋白,非变性PAGE和凝胶过滤表明HPV18 E7以稳定的单体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高压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分析得到HPV18 E7精确分子量为12865.0 Da,与其理论值吻合。纯化蛋白经HPLC-ESI-MS/MS鉴定为目的产物,鉴定出的9个匹配肽段覆盖率为HPV18 E7整个氨基酸序列的96.5%。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大量制备HPV18 E7,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和致癌机制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孙明忠刘淑清赵宝昌
Adinbitor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Adinbitor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Adinbitor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双苯并咪唑(Hoechst33258,Ho)染色法观察Adinbitor作用于B16黑色素瘤细胞后细胞形态的改变;结晶紫染色法和聚碳酸酯膜浸润试验观察其对黑色素瘤细胞体外黏附以及迁移的影响。结果 Adinbitor可呈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其抑制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ID50为2.68μmol/L。Adinbitor可明显诱导黑色素瘤细胞凋亡,并且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瘤细胞的黏附和迁移(P<0.01)。结论 Adinbitor在体外能够显著降低黑色素瘤细胞的黏附及迁移能力,有效地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同时促进细胞凋亡。
徐跃飞任凤赵宝昌
关键词:黑色素瘤增殖凋亡迁移
异搏定对小鼠肝癌腹水瘤细胞系PI-PLC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采用615近交系小鼠肝癌腹水瘤H_(ca)-F_(25)/CL-A_2细胞,测定钙拮抗剂异搏定作用前后磷脂酰肌醇特异的磷脂酶C(PI-PLC)活性的变化,并与同样处理的瘤株内钙恒稳的有关指标相比较。结果表明经异搏定处理后的A_2细胞PI-PLC活性显著降低,并与钙恒稳的指标基本呈现相应的平行变化趋势。提示PI-PLC可能参与肿瘤细胞内钙恒稳的变化过程,异搏定的作用可能与磷脂酰肌醇信号传导系统相关。
姚晓丹王丽华赵宝昌曹玉霞顾淑珍
关键词:磷脂酰肌醇磷脂酶异搏定肝肿瘤
重组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构建及B16细胞中基因沉默的鉴定被引量:5
2007年
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Human ribonuclease inhibitor, hRI)是细胞质中的一种酸性糖蛋白,可以与血管生长因子(Angiogenin, Ang)紧密结合从而抑制血管形成.利用全基因组合成法合成针对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hri)的发夹shRNA序列,亚克隆到siRNA表达载体pKD;重组载体经酶切鉴定后,用脂质体法与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融合的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EGFP-C1-hri共转染到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中,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干扰效果.用Image-Pro plus 4.5软件对绿色荧光照片半定量分析干扰效率.结果表明,荧光显微镜显示B16中表达的绿色荧光被干扰,荧光强度半定量分析干扰效率可达80%以上.成功重组构建了针对hri的siRNA表达载体.
李坤田余祥陈海波杨帆樊建慧赵宝昌崔秀云
关键词: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SIRNA基因沉默
去整合素Adinbitor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侵袭迁移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去整合素Adinbitor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MGC803细胞经Adinbitor处理后,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其对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人工基质膜Matriger黏附能力的变化;聚碳酸酯膜浸润实验观察其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3.5μmol/L浓度的Adinbitor对MGC803细胞黏附FN的抑制率为44%;对黏附人工基底膜基质Matrigel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F=144.31,P=0.000。迁移实验结果显示,1.1、3.3和5.5μmol/LAdinbitor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78.00±2.36)、(57.00±1.41)、(33.50±1.52)个,与对照组(90.00±3.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3.59,P=0.000。侵袭实验结果显示,1.1、3.3和5.5μmol/LAdinbitor组浸袭细胞数为(72.00±2.61)、(60.17±3.19)、(38.00±2.61)个,与对照组(95.33±1.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3.47,P=0.000。结论:去整合素Adinbitor具有抑制MGC803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
徐跃飞任凤赵宝昌
关键词:整合素类肿瘤侵润肿瘤转移
双歧杆菌对人类大肠癌CCL_(187)细胞DAG的调控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对人类大肠癌细胞第二信使 DAG的调控作用 ,解释菌群影响机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 3H标记肌醇掺入法及 HTL C法。结果 双歧杆菌对人类大肠癌细胞中第二信使DAG具有调控作用。
唐立张影赵宝昌
关键词:双歧杆菌信号转导大肠癌细胞
原发性高血压红细胞钙代谢的初步探讨
1992年
原发性高血压钙恒稳异常不仅表现在血管平滑肌,也见于其它组织细胞,尤其是血液的有形成分。本文观察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的某些钙恒稳指标,并与正常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红细胞总钙浓度较正常人明显增加,红细胞膜Ca^(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胞浆钙调素含量显著降低。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红细胞Ca^(2+)-ATP酶活性下降导致胞内Ca^(2+)浓度升高,从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而CaM可能是通过调节Ca^(2+)-ATP酶活性间接影响血压的。
王玉苓赵宝昌顾淑珍杜国忠李长育李桂媛
关键词:高血压红细胞钙代谢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