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例EB病毒性脑膜炎临床分析被引量:8
- 1998年
- 1995年7~9月潍坊地区儿童中曾发生一起病毒性脑膜炎流行,经脑脊液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证实由EB病毒引起。本组53例,临床症状较轻,预后佳,平均病程16.7天,经6~10个月随访未发现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本文分析了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脑脊液、血清学和PCR检查结果,并对其发病机理和顶后进行了探讨。
- 刘晓东管立学魏根福吕祖芳赵媛菊刘克花
- 关键词:病毒性脑膜炎EB病毒聚合酶联反应
- 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50例报告被引量:5
- 1994年
- 对60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AIP)患儿采用自血光量子疗法佐以常规治疗,同时随机抽取50例患儿做对照。比较两组疗效,发现光量子疗法对促进瘫痪肢体和呼吸肌的恢复、减少死亡率和复发率、控制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光量了疗法治疗小儿AIP疗效肯定,无副作用;并对其机理进行讨论。
- 魏根福马志根刘景邦张立明刘相荣段全纪刘克花赵媛菊刘晓东岳圣增
- 关键词:G-B综合征光量子疗法多发性
- 基因荧光定量对小儿非化脓性脑膜炎病原学诊断及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 2003年
- 目的 研究疱疹病毒与肺炎支原体 (MP)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病中的作用及基因荧光定量PCR测定 (简称基因荧光定量 )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利用基因荧光定量检测了小儿非化脓性脑膜炎 (非化脑 )脑脊液中EBV ,HSV ,CMV和MP的核酸含量 ,并与脑脊液中其特异性抗体结果对比。结果 192例非化脑患儿中 84例病原DNA阳性率 4 3.8% ,且年龄越小 ,阳性率越高 ,以 0~ 3岁组最高 (5 0 .0 % ) ;在阳性者中 ,EBV DNA阳性率最高 (4 6 .4 % ) ,其次是HSV DNA和MP DNA(2 8.6 %和 14 .3% ) ,CMV DNA阳性率最低 (10 .7% ) ;重型患儿脑脊液 4种病原DNA的拷贝量明显高于轻型患儿 (P <0 .0 5 ,0 .0 1) ;脑脊液病原DNA阳性率与特异性IgM阳性率分别为 4 3.8%和 2 4 .5 % (P <0 .0 1)。结论 MP的直接损伤是MP脑膜炎的发病机制之一 ,基因荧光定量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需标本量少 。
- 刘晓东岳圣增吕祖芳管立学赵媛菊王敬先赵建强
- 关键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病毒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
- 肾上腺素氧气驱动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0例疗效观察
- 2001年
- 目的 使用氧气驱动QYW Ⅱ型药物雾化器辅助吸入肾上腺素观察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30例 ,在常规抗感染、吸氧等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肾上腺素 3mg ,生理盐水 2ml加入QYW Ⅱ型药物雾化器中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每日 3~ 4次 ;对照组用氨哮素 0 .5~ 1mg ,用法同上。结果 对照组喘憋缓解时间明显缩短 ,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明显减少 ,心率明显降低 ,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肾上腺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 段全纪曹秋蕙赵媛菊李祥芳李志勇
- 关键词:细支气管炎肾上腺素雾化吸入
- SPECT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 2000年
- 目的 :了解单光子断层显像 (SPECT)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炎 )的诊断价值及心肌炎患儿左室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用99mTc MIBI观察 5 0例心肌炎患儿心肌灌注显像 ,并与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和心肌酶谱结果比较。同时对 2 0例进行心血池显像 ,观察左室局部射血分数和局部轴缩短率。结果 :46例心肌灌注显像异常 (92 2 % ) ,其中单灶性损害 15例 ,多灶性损害 31例 ,显像异常部位以左室前壁和侧壁最多。左室前侧壁射血分数和轴缩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阳性者均明显低于心肌灌注显像 (P <0 0 5 )。结论 :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能直观显示心肌病变部位与范围 ,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敏感性 ,可作为心肌炎一项重要诊断手段。心肌炎存在局部心功能减退 。
- 刘晓东赵媛菊刘克花刘世娟魏根福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SPECT儿童
-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医院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2
- 1998年
- 张立明赵媛菊刘相荣李永珍
- 关键词: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医院感染
- 全文增补中
- 核素心室显像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的评价
- 2001年
-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但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简称心肌炎)的研究多集中于心肌断层显像方面.我们用门控平衡法心室显像测定了小儿心肌炎左室局部射血分数(rEF)和局部轴缩短率(rRS),以探讨rEF、rRS 对诊断心肌炎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和运动状态的临床意义.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 刘晓东赵媛菊刘世娟刘克花魏根福
- 关键词: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放射性核素显像心功能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时脑血流速率与内皮素水平的探讨
- 1998年
- 许多研究表明,窒息后存在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尤其脑血管痉挛、脑血流减少可能是引起窒息后脑损伤的主要原因。据研究,内皮素(ET)在脑血管痉挛及其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11例颅内出血(ICH)患儿的脑血流速率及血浆和脑脊液ET-1水平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 周军平牛余宗严彭钧魏根福赵媛菊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内皮素
- 对28例儿童EB病毒脑膜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1999年
- 刘晓东吕祖芳赵媛菊刘克花魏根福
- 关键词:病毒性脑膜炎E-B病毒儿童
- 血浆置换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通过对血浆置换 (PE)与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HD IVIG)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对比观察 ,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小儿重症ITP 38例 ,在常规使用抗生素、维生素C、能量合剂的基础上 ,治疗组予PE治疗 ,对照组予HD IVIG治疗 ,观察临床疗效及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上均无显著差异(P均 >0 .0 5 )。结论 PE疗法效果肯定 ,安全经济 ,是治疗小儿重症ITP的最佳选择。
- 王莹赵媛菊刘凤霞乔玉芝曹秋慧
- 关键词:血浆置换丙种球蛋白重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