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今

作品数:269 被引量:913H指数:1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3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5篇医药卫生
  • 21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3篇口腔
  • 46篇儿童
  • 42篇牙周
  • 38篇维吾尔族
  • 35篇牙周炎
  • 34篇龋病
  • 30篇根管
  • 28篇牙髓
  • 28篇球菌
  • 27篇慢性
  • 27篇基因
  • 27篇教学
  • 26篇META分析
  • 23篇慢性牙周炎
  • 23篇变形链球菌
  • 19篇多态
  • 19篇生物膜
  • 18篇牙体
  • 17篇牙体牙髓
  • 12篇牙髓病

机构

  • 226篇新疆医科大学...
  • 4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5篇四川大学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伦敦大学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青岛海洋大学
  • 2篇石河子大学医...
  • 2篇遵义医学院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石河子大...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69篇赵今
  • 34篇林静
  • 28篇孙玉亮
  • 26篇牛巧丽
  • 25篇连冰洁
  • 20篇李新尚
  • 20篇刘媛
  • 17篇吴龙
  • 16篇周学东
  • 16篇梁学萍
  • 14篇李艳
  • 13篇冯锦虹
  • 13篇孟凡琦
  • 10篇于倩
  • 10篇李继遥
  • 10篇程春
  • 10篇张婉婷
  • 9篇封艳
  • 8篇戴永刚
  • 8篇朱昞

传媒

  • 29篇新疆医科大学...
  • 17篇中国微生态学...
  • 14篇口腔医学研究
  • 13篇继续医学教育
  • 12篇现代口腔医学...
  • 11篇口腔医学
  • 10篇中国循证医学...
  • 9篇华西口腔医学...
  • 8篇口腔疾病防治
  • 7篇中华口腔医学...
  • 6篇2013年全...
  • 5篇临床口腔医学...
  • 5篇牙体牙髓牙周...
  • 5篇中华老年口腔...
  • 5篇中华实用诊断...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2015年全...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4篇新疆医学
  • 4篇第九次全国牙...

年份

  • 7篇2024
  • 13篇2023
  • 14篇2022
  • 17篇2021
  • 8篇2020
  • 11篇2019
  • 11篇2018
  • 22篇2017
  • 25篇2016
  • 28篇2015
  • 28篇2014
  • 18篇2013
  • 8篇2012
  • 20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2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致龋微生物生物膜(biofilm)形成是龋病发生的首要因素。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等在口腔生物膜内进行产酸代谢活动是产生龋病的直接原因。因此,控制S.mutans生物膜的形成可以减少龋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影响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因素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李晓然赵今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影响因素
DA-JC1改善β-淀粉样蛋白31-35所致昼夜节律紊乱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观察新型胰高血糖素受体/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受体双受体激动剂DA-JC1对β-淀粉样蛋白31-35(Aβ31-35)引起的C57BL/6小鼠昼夜节律紊乱以及小鼠海马HT22神经细胞period1基因/蛋白表达异常的影响.方法 (1)选取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进行跑轮行为学实验,分析DA-JC1在改善Aβ31-35所致小鼠昼夜节律紊乱中的作用.(2)选取HT22神经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Aβ31-35组、DA-JC1预处理组、DA-JC1组(各组n=4),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昼夜时间的时间点period1基因表达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period1差异最大昼夜时间的period1蛋白表达水平,观察DA-JC1对Aβ31-35引起的小鼠海马HT22神经细胞period1表达异常的影响.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Aβ31-35引起小鼠自由运转周期显著延长[(23.80±0.06)h与(23.54 ±0.07)h,t=0.265,P=0.010],DA-JC1预处理后显著缩短了Aβ31-35引起的自由运转周期延长[(23.61 ±0.06)h,t=0.193,P=0.047].(2)与对照组相比,5μmol/L Aβ31-35可引起HT22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78.7%±3.4%与100.0%±3.6%,t=12.393,P=0.005),而DA-JC1预处理1h后细胞存活率明显回升(89.2%±2.3%,=9.748,P=0.048).(3) Aβ31-35导致HT22细胞period1表达异常,表现在昼夜时间12时(period1基因:0.58±0.04;period1蛋白:0.74±0.07)较对照组(period1基因:1.00±0.09,=0.419,P=0.001;period1蛋白:1.01±0.07,t=0.221,P=0.007)表达显著降低,DA-JC1可以逆转Aβ31-35在昼夜时间12时诱导的HT22细胞period1表达水平降低(period1基因:0.79 ±0.11,t=0.279,P=0.024;penod1蛋白:0.99±0.05,t=0.226,P=0.009).结论 DA-JC1可以有效缓解Aβ31-35所致C57BL/6小鼠昼夜节律紊乱,同时可以有效改善Aβ31-35所致HT22细胞中period1表达异常.
张蕊原媛赵今任亚楠王昌图王丽王晓晖
关键词:昼夜节律淀粉样蛋白胰高血糖素样肽1生物钟
口腔科少数民族实习医师标准预防认知与防护行为调查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口腔科少数民族实习医师对标准预防的认知及职业防护的执行现状,旨在提高实习医师的防范意识,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103名少数民族学生,其中维吾尔族83名、哈萨克族11名、塔吉克族6名、塔塔尔族3名;采用自行设计的标准预防认知及防护行为调查表对口腔科少数民族实习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在实习医师实习1周和1个月各发放问卷1次,对比两个时间段实习医师的标准预防认知水平及职业防护执行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3名实习医师中实习1周的实习医师标准预防认知得分最高项目为标准预防既能保护患者又能保护医务工作者,正确率为79.6%;得分最低项目为针头使用后必须回套时需以单手回套,正确率为25.2%;实习1个月标准预防认知情况各项得分均显著提高;实习1周的实习医师防护行为平均得分最高为接触化学溶剂时是否会戴手套或口罩,得分为(2.86±0.94)分,得分最低为针头使用后是否会回套针帽,得分为(2.01±0.83)分,实习1个月防护行为各项得分均有所提高;实习1个月的标准预防认知水平及职业防护执行情况与实习1周比较,得分均有所提高,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科103名少数民族实习医师临床实习1周与1个月后比较,标准预防认知及职业防护的执行情况均有提高,说明口腔科少数民族实习医师通过不断学习,职业感染防护知识、防护措施能得以不断提高,对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很有必要。
程春彭成星赵今
关键词:少数民族实习医师
3M Filtek Z350树脂和GC Gradia Direct树脂对磨牙充填的疗效评价
2016年
目的:对比3MZ350树脂和GC Gradia Direct树脂后牙充填治疗的效果。方法:使用3MZ350树脂充填80颗后牙(A组),使用GC幻彩树脂充填76颗牙(B组),3个月、6个月、一年时对其进行随访,根据USPHS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6个月及1年的随访结果示两组材料的完整性、边缘缝隙及边缘着色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常用的3M Filtek Z350树脂和GC Gradia Direct树脂在引起牙髓活力的失去、术后敏感及继发龋方面均可以满足临床要求,是可以优先考虑的两种树脂材料。但在充填体的完整性,形成微渗漏及边缘着色方面临床医师可以优先选择3M Filtek Z350树脂,本研究在临床医师及患者选择充填材料方面可以提供临床依据。
努尔比亚木.麦麦提依明牛巧丽孙玉亮赵今张仪陈玉卿
关键词:GC磨牙疗效评价
唇腭裂修复术前后龋病活跃性的临床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唇腭裂修复术前后1年患儿龋病活跃性的变化。方法40例3—6岁的唇腭裂患儿于唇腭裂修复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采用Cariostat试验检测龋病活跃性。结果唇腭裂修复术前与术后6个月、12个月的龋病活跃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与12个月的龋病活跃性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唇腭裂修复术后患儿的龋病活跃性下降,龋病敏感性降低。
李国庆赵今
关键词:唇腭裂龋病活跃性菌斑
儿童乳磨牙金属预成冠的修复治疗被引量:42
2017年
乳牙龋病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儿童乳牙存在患龋率高、就诊率低下的现状。由于儿童乳牙解剖形态及组织结构特点、儿童饮食特点等原因,导致儿童乳牙龋具有区别于恒牙龋的特殊临床表现,且可对继承恒牙、儿童生长发育及心理等产生不良影响。目前,针对乳牙龋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修复治疗,修复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其中对于较大面积的乳磨牙龋损,临床上多选择金属预成冠的修复治疗。本文从金属预成冠的背景、适应证、临床操作步骤及相关研究等方面,就儿童乳磨牙的金属预成冠修复治疗进行阐述。
郑黎薇邹静夏斌刘英群黄洋赵今
关键词:乳牙龋病金属预成冠
口腔多菌种生物膜对防龋中药敏感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采用MBECTM-Device研究防龋中药五倍子多酚性化合物(GCE)、五倍子B(GCE-B)、蜂房95%组分(NVE1)对多菌种生物膜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建立防龋中药药效学的药物敏感实验方法,为临床实验提供客观的药物作用的浓度范围。方法选择与龋病发生密切相关的4种口腔细菌形成多菌种生物膜,药物为GCE、GCE-B、NVE1,扫描电镜观察口腔细菌在MBECTM-Device上形成细菌生物膜的能力和形成情况;采用MBECTM-HTP-Assay测定药物对口腔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对细菌生物膜的最小生物膜清除浓度(MBEC)。结果在MBECTM-Device提供的桩钉表面上口腔细菌能形成良好的生物膜结构,从不同时段取出的样本可以观察到细菌从定植粘附到生物膜形成以及生物膜成熟结构。GCE、GCE-B、NVE1对口腔细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GCE、GCE-B对口腔生物膜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是NVE1对口腔生物膜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差。药物对口腔生物膜细菌的MBEC是MIC的2~16倍。结论中药五倍子多酚性化合物和五倍子B对口腔生物膜细菌有很好的抑制和清除效应,MBEC比MIC能更客观地反映药物作用的浓度范围。
赵今李继遥朱昞周学东肖晓蓉
关键词:五倍子蜂房细菌生物膜龋病
新疆伊宁地区3~5岁维、汉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对新疆伊宁地区3~5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为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横断面研究方法从新疆伊宁地区城乡两个区获得3~5岁儿童1 000名,通过口腔临床检查获得口腔健康状况,比较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地区人群的龋病率和口腔卫生状况等差异。结果共检查965名儿童,应答率为96.5%。乳牙患龋率81.24%,龋均4.44;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患龋率和龋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值均〈0.05)。龋充填率1.66%,98.34%的龋坏未经治疗。患龋牙以颌乳切牙和乳磨牙面多见。口腔卫生状况、错畸形患病率在维、汉不同民族,城乡之间及不同年龄段间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新疆伊宁地区3~5岁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尚不乐观,迫切需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刘媛袁静雯连冰洁赵今
关键词:龋齿错[牙合]畸形儿童口腔保健学龄前儿童
维药没食子对牙釉质脱矿抑制作用的研究
2011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没食子对牙釉质表面脱矿的抑制作用,为维药没食子防治龋病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制备牛牙釉质标本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氟化钠组、没食子鞣质组、去离子水组,浸泡在脱矿液中3 d,同时将实验药物置入,观察对致龋过程的影响作用。通过荧光技术对实验过程进行波谱分析和荧光定量研究及扫描电镜进行定性研究。结果没食子组和氟化钠组(阳性对照)荧光量F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去离子水组(阴性对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药没食子对离体牙釉质脱矿有抑制作用,在预防龋病的发生中具有一定作用。
李新尚赵今李新霞林静
关键词:没食子牙釉质脱矿
牙周基础治疗对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消化性溃疡病内科治疗的影响。方法 50例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2组患者均接受正规抗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观察组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未接受任何牙周治疗。比较2组牙周指标、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率。结果治疗后和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菌斑指数(plague index,PI)(1.24±0.65、1.30±0.57)、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1.68±0.56、1.72±0.61)、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2.35±0.90、2.40±0.87)、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2.50±0.56、2.62±0.68)及探针出血指数(bleading on probing,BOP)(25.00±12.00、28.00±10.00)较治疗前(PI为1.89±0.68、GI为2.23±0.65、PD为3.27±1.27、CAL为3.18±0.44、BOP为41.00±14.00)和对照组(PI为1.92±0.70、1.96±0.67;GI为2.23±0.65、2.24±0.59;PD为3.30±1.30、3.38±1.02;CAL为3.20±0.50、3.28±0.61;BOP为40.00±13.00、43.00±17.00)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60%)(P<0.05),HP根除率(92%)与对照组(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对照组临床症状再次出现率(48%)和HP再感染率(48%)高于观察组(12%、12%)(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应控制牙菌斑,通过牙周基础治疗可降低HP再感染率、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不适症状。
哈丽娅阿依甫汗.阿汗薛瑞李刚赵今
关键词:牙周炎消化性溃疡病牙周基础治疗幽门螺杆菌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