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东林
- 作品数:16 被引量:165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白草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被引量:7
- 1996年
- 研究了黄土区白草群落6月和7月的生物量,测定结果:6月和7月地上生物量分别为90.97g/m2和95.02g/m2,地下生物量为324.00g/m2和452.61g/m2。地上生物量积累很少,地下生物量积累较多,该现象决定于白草生长发育特点。
- 朱志诚贾东林
- 关键词:森林草原群落生物量
- 艾蒿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被引量:29
- 1997年
- 研究了陕北黄土高原森林区和森林草原地带分布面积广、在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具明显地位的茭蒿群落的生物量,测定了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季节和地带性变化。结果表明,茭蒿群落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8月中旬地下生物量达峰值(1388.57g/m2),地上生物量峰值出现在9月中旬(234.05g/m2)。
- 朱志诚贾东林岳明
- 关键词:群落生物量
- 赖草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被引量:17
- 1996年
- 研究了赖草群落6月和7月份生物量,6月和7月份地上生物量分别为25.95g/m2和72.57g/m2,地下生物量分别为286.28g/m2和157.
- 朱志诚贾东林
- 关键词:森林草原赖草群落生物量
- 地椒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被引量:6
- 1995年
- 对陕北森林草原地带由于水蚀、风蚀和过度放牧形成的一类次生草原群落──地椒群落6、7月分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及其空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椒群落6、7月份地上生物量分别为87.7g/m2和77.13g/m2,地下生物量是236.45g/m2和160g/m2。7月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都偏低,这与地椒生长发育节律的物质分配有关。
- 朱志诚贾东林
- 关键词:森林草原牧草生物量
- 陕北黄龙山森林植物群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1991年
- 水文对森林植物群落的类型、结构、生活型谱、排序和动态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森林植物群落分2个植被型,4个群系,19个群丛组;群落垂直结构分乔术、灌木、草本3层,植物组成分属于34科、76属108种;群落生活型谱反映了气候条件;群落排序结果满意;顶极植物群落为松栎林,山杨、白桦林将为辽东栎林演替,油松林与山杨林、白桦林之间的动态演替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 崔建朱志诚贾东林赵蕊
- 关键词:植物群落
- 陕北黄土高原霸王菅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1995年
- 研究了霸王菅群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季节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其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较为明显,8月中旬达峰值(1007.40g·m(-1)).地下生物量在返青期最低,枯黄期最高,这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和物质运转有关.
- 朱志诚贾东林
- 关键词:黄土高原生物量牧草
- 陕北黄土高原大油芒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1991年
- 本文研究了陕北黄土高原区森林地带分布面积广、草质优良,而且在畜牧业生产中有重要意义的大油芒群落生物量,测定了地上、地下生物量以及季节和空间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油芒群落生物量季节动态较为明显,9月中旬地上生物量达到峰值(243.1g/m^2);地下生物量在返青期较高,生长旺盛期略偏低,枯黄期最高,这同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的物质运转有关。
- 朱志诚贾东林
- 关键词:种群生物量陕北黄土高原
- 黄土高原中部草地群落初级生产被引量:22
- 1998年
- 在各类草地群落初级生产基础上,综合对比分析了黄土高原中部草地群落初级生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草地群落初级生产及其与水热条件的关系;净生产量的季节变化;同化器官与非同化器官初级生产的数量关系;不同等级牧草的数量关系;地下初级生产变化与建群种物候关系等方面。
- 朱志诚贾东林岳明
- 关键词:黄土高原草地群落生态系统
- 陕北黄土高原主要草本植物群落生物量的研究
- 贾东林
- 扫帚艾群落初级生产及其季节动态被引量:1
- 1997年
- 研究了扫帚艾群落初级生产。结果表明,该群落初级生产量季节动态明显,地上初级生产量5,6,7,8,9月份分别为12.04,23.40,43.82,71.15,154.66g/m2;地下初级生产量5,6,8,9月份分别是50.25,60.40,66.67,149.59g/m2。
- 朱志诚贾东林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