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宝林
- 作品数:18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核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太阳大气等离子体磁环中的电流研究
- 谭宝林
- 关键词:能量耗散磁场重联
- 太阳射电频谱观测数据分析系统方案设计被引量:1
- 2011年
- 中国太阳射电宽带动态频谱仪(Solar Broadband Radio Spectrometer)在太阳物理研究和国际合作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扩大该设备观测数据的国际交流和共享、挖掘数据的深层信息、加快科学产出,有必要开发一套与SSW(Solar Soft Ware)兼容的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按SSW规范设计编写,既可以在SSW环境下运行也可以独立安装使用;(2)新界面设计更易于用户上手,也可以进行复杂深层的数值分析;(3)规范明晰的功能模块和流程设计减少了漏洞和排错时间,定标和特征信息提取等多种亟需功能的完善为科学研究开拓了空间,节省了时间;(4)利用MySQL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一个安全稳定、易于升级管理的数据库,便于浏览搜索和批量下载。此外,该数据分析系统的开发将为正在研制的中国太阳射电频谱日像仪积累经验和储备技术,并为国内其它台站提供模式和经验。
- 谭程明颜毅华谭宝林刘玉英
- 关键词:太阳射电数据分析SOLARSOFT
- 读者之声
- 2015年
- 再访康桥
剑桥,其实应该称为“康桥”,是科学家心中的圣地。历史上许多里程碑式的人物,科学家如牛顿、开尔文、麦克斯韦、卡文迪许、卢瑟福、霍金、图灵、哈代、华罗庚、达尔文,还有诗人拜伦、哲学家罗素、社会学家凯恩斯、马尔萨斯等,以及9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6位菲尔兹奖得主都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这个人口不足10万的小镇出过如此多的先贤巨匠,世界别无二处,令世人仰慕。
- 谭宝林
- 关键词:诺贝尔奖得主麦克斯韦卡文迪许菲尔兹奖开尔文卢瑟福
- 子午工程二期宽波段太阳射电频谱监测被引量:2
- 2024年
- 为实现太阳射电的全波段观测,子午工程二期太阳-行星际监测链分系统将建设4套太阳射电频谱仪,覆盖十米波-米波-分米波-厘米波波段,将为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研究和业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文中介绍了全波段射电频谱仪的系统构成和主要技术参数,对数据产品和定标过程进行了描述.
- 王威颜毅华谭宝林谭程明冯士伟刘飞陈林杰苏仓
- 关键词:太阳射电频谱监测
- 冕环电流的成因分析
- 2006年
- 将冕环电流按成因分成三种类型:对流电流、感应电流和自举电流,并分别进行了讨论。将tokamak等离子体中的自举电流的概念引入到冕环中,初步分析表明在部分冕环中也可能产生可观的自举电流。这种电流的存在将对冕环的稳定性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 谭宝林黄光力
- 关键词:电流
- 太阳强剪切层
- 2008年
- 在过去的25年里,日震学的研究使我们获得了大量关于太阳内部结构和动力学方面的知识,其中最重要的进展或许就是在太阳辐射层和对流层边界(大约位于0.7倍太阳半径处)发现了一个速度高度剪切的、厚度只有约0.02-0.09倍太阳半径(约相当于1.5—6.0万千米)的Tachocline层,也称太阳强剪切层,这里是太阳内部自转速度随时间改变最大的地方。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太阳磁场和太阳活动的起源很可能就与太阳强剪切层密切相关,这里很可能就是太阳剧烈活动的孕床,因此受到太阳物理界和研究恒星活动的其他天体物理学家的高度重视。
- 谭宝林
- 关键词:太阳辐射剪切层自转速度太阳活动太阳磁场太阳物理
- 中国厘米分米波射电频谱日像仪科学目标
- 太阳是离人类最近的一颗恒星,太阳的光辉在给地球带来温暖、光明和生命的同时,太阳的各种变化,尤其是各种爆发现象也给人类的生活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破坏。对太阳活动的发生与发展规律、起源与激发机制、能量释放与传播过程以及物质运动...
- 谭宝林
- 文献传递
- 太阳极轨天文台被引量:13
- 2023年
- 太阳极轨天文台利用高轨道倾角(≥80°)和小椭偏率轨道,将首次实现正面对太阳极区磁场和速度场高精度成像观测,结合多波段遥感和原位测量,为解决太阳磁活动周起源的世纪难题提供决定性观测,为破解“原始”高速太阳风的起源效应之谜提供直接观测支撑,为理解日球层整体结构突破性创建数据驱动的日球数值模型.
- 邓元勇周桂萍周桂萍王颖冯学尚王颖姜杰何建森杨尚斌田晖杨尚斌甘为群侯俊峰李乐平夏利东甘为群白先勇熊明李乐平朱成林林佳本黎辉陈波何玲平张也弛张红鑫林佳本张爱兵章海鹰陈波何玲平杨建峰张红鑫汪景琇
- 关键词:数据驱动轨道倾角
- 引力波之后的下一个重大科学目标:暗物质
- 2016年
- 广义相对论的4大推论及其验证1915—1920年期间,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根据广义相对论提出了4大推论:1)水星每百年43 s的剩余进动。2)引力透镜效应,即光线在强引力场中发生弯曲,产生透镜效应。3)引力红移,引力场中的时钟变慢,从恒星表面射到地球的光线谱线会产生红移。
- 谭宝林
- 关键词:引力波引力红移引力透镜理论物理学家太阳质量EINSTEIN
- 磁场梯度抽运机制:一个新的日冕加热途径(英文)
- <正>The solar coronal heating is a longstanding mystery in astrophysics.Considering that the solar magnetic fie...
- 谭宝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