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光享
- 作品数:37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乳腺X射线摄影所致受检者辐射剂量调查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调查并测量相关参数,计算乳腺X射线机检查所致受检者辐射剂量,分析乳腺X射线摄影的乳腺平均腺体剂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乳腺受检者的年龄、乳房压缩厚度、曝光参数等相关信息,将此信息录入乳腺X射线诊断机并选择手动模式曝光,利用Barracuda多功能X射线质量检测仪测量获得入射空气比释动能(Ka,i)等数据,通过计算得到平均腺体剂量(AGD)。结果在调查、测量的315个乳腺X射线摄影参数中,年龄、管电压、曝光量、乳房压缩厚度、Ka,i和AGD均值±标准差分别为(43±9.6)岁、(28±1.9)k V、(67±35.0)m As、(4.4±1.22)cm、(7.01±4.95)m Gy、(1.62±0.83)m Gy。两种照射方式(头尾位、侧斜位)的管电压、曝光量、乳房压缩厚度、Ka,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D与乳房压缩厚度显著相关,且随着乳房压缩厚度的增厚而增大。结论 AGD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制定针对我国女性的AGD的计算方法,并为建立适合我国乳腺X射线受检者医疗指导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 郭玮珍黄伟旭谭光享谭展贾育新杨宇华刘小莲
- 关键词:乳腺X射线摄影
- 某新运行核电站所在地核辐射事件卫生应急能力调查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了解某新运行核电站所在地卫生应急机构的核辐射事件卫生应急能力,为放射卫生机构核辐射事件卫生应急能力提升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国家疾控中心统一制订的调查表对该新运行核电站所在地省、市、县、乡四级放射卫生机构开展核辐射卫生应急能力调查,分析应急职责、现状和存在的不足。结果调查相关机构15个,承担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职责的机构有9个,其中6个机构设有独立应急部门或承担卫生应急职责的部门;5个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程序;有专项工作经费仅3个;有相应应急装备的有6家,占2/3;8个机构有应急药品储备;应急人员参加应急培训和演练的分别有14个和13个;省市级机构设备配备有表面污染仪、个人剂量计和个人防护服等基本装备;13家医疗机构均有伤员转运和救治能力,但具备去污洗消和生物剂量估算的仅有3个和1个;每年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的仅有省级和市级2个机构。结论该核电站所在地省级核辐射事件卫生应急能力较完善,但市、县和乡级应急能力显著不足,在应急组织、应急装备、应急能力各方面都有待加强。
- 刘晓勇谭光享黄永顺黄健江嘉欣谭剑明袁龙雷翠萍
- 关键词:卫生应急
- 广东省2013年120台车载X射线诊断机放射卫生防护情况调查与分析
- 目的:了解广东省车载X射线诊断机放射卫生防护情况,找出防护中存在的问题,降低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和公众的受照剂量.
方法:利用问卷调查、现场检测与现场调查的方式进行.
结果:120台车载X射线诊断机机...
- 郭玮珍谭光享刘小莲杨浩贤谭展贾育新杨宇华
- 关键词:放射卫生受照剂量
- 文献传递
- 放射性工作环境中空气离子化程度的调查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调查放射工作场所中空气离子化程度。方法现场检测放射工作环境微小气候(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空气离子化程度。结果随着调查环境放射性水平的增高,空气电离能力亦随之增大,空气中正负离子浓度成正比上升;但在放射工作人员常在的工作(操作)环境,空气比释动能率基本接近环境本底水平的场所时,其空气中负离子明显减少,正负离子比值均大于1.2(大自然新鲜空气正负离子比值q=1.2),这些被调查环境气流亦较小,大多在0.05-0.3m/s,换气量明显不足。结论本调查放射工作场所空气负离子明显降低,空气质量有所下降。
- 梁绵英杨宇华杨贤谭光享
- 关键词:放射工作场所空气离子空气质量
- 阳江高本底地区女性居民心-踝血管指数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讨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女性动脉血管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阳江市高本底辐射地区(HBRA)γ射线外照射剂量率较高的2个管区95名女性居民为HBRA组,以恩平市对照地区(CA)96名女性居民为CA组。测量2组人群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及血压;采集肘静脉血,测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采用血压脉搏检查装置测量心-踝血管指数(CAVI)。结果 CA组、HBRA组人群的CAVI分别为(8.09±1.03)和(8.35±1.60)m/s,CAVI异常率分别为25.00%和29.47%。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及腹型肥胖等因素后,CA组、HBRA组人群CAVI的调整均值分别为8.19和8.25 m/s,HBRA组比CA组高0.73%,但2组人群CAVI的调整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021,P>0.05)。匹配2组人群年龄后,2组人群CAVI调整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动脉血管硬化可能与长期接受低剂量辐射无关。
- 赵玉倩李小亮雷淑洁张素芬谭光享邹剑明孙全富
- 关键词:心-踝血管指数低剂量电离辐射高本底地区动脉硬化
- 广东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分析被引量:5
- 1996年
- 广东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分析郑巧玲梁丽燕李伟均陈润涛李来玉谭光享麦维基(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州520260)在急性照射条件下,染色体畸变(简称CA)作为生物剂量计,其应用效果比较满意。CA分析已作为国家评价辐射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但在长期小剂...
- 郑巧玲梁丽燕李伟均陈润涛李来玉谭光享麦维基
- 关键词:染色体畸变
- 阳江天然高本底辐射地区居民端粒长度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探索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端粒长度的影响。方法 在阳江市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和恩平市对照地区,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各选择40名55岁以上、年龄匹配的女性作为高本底组和对照组,采集其外周静脉血,分离基因组D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量其端粒的相对长度。两组端粒长度均数的比较,对数据取平方根后进行t检验。调查对象按照年龄分为55~、60~、65~和70~岁4组,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分为〈18.5、18.5~、24~和28~kg/m2 4组,调整年龄与BMI因素,将全部调查对象的端粒长度与累积受照剂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将全部调查对象分为端粒较长组(≥ 2)和较短组(〈2),对端粒长度与累积受照剂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高本底组与对照组平均累积受照剂量分别为(169.52±27.43)和(47.52±6.50) mSv。高本底组端粒长度为1.98±1.25,低于对照组的2.69±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累积剂量对端粒长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端粒长度与累积受照剂量关系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累积受照剂量的OR值为0.992,95%可信区间为0.985~0.999,接近于1,端粒长度与受照剂量呈负相关关系,但效应不明显。结论 未发现居民端粒长度与累积受照剂量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但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可能会导致人端粒长度变短。
- 李小亮李坤孙全富雷淑洁赵玉倩刘建香谭光享邹剑明
- 关键词:端粒长度低剂量辐射高本底地区
- 广东省46台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剂量核查分析
- <正>目的调查广东省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应用质量状况及影响 TPS 治疗剂量准确性的因素,探索提高 TPS 应用质量控制水平的管理方法,为制定 TPS 的国家标准提供参考依
- 杨浩贤黄伟旭谭光享梁绵英郭玮珍
- 文献传递
- 阳江高本底地区女性居民甲状腺超声检查的结果与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探索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影响。方法 分别从高本底辐射地区(HBRA)的4个管区和对照地区(CA)的2个管区选择50岁以上女性居民中各100名,通过超声检查测量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及直径;测量居民血压、身高及体重,通过问卷调查搜集个人生活史和居住史。同时,依据既往研究所测量的室内外环境地表γ剂量率及调查的年龄别居留因子并考虑居住史,估算个人终生累积剂量。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HBRA与CA居民的平均累计剂量分别为(162.5±38.1)和(43.7±7.3)mSv;平均年龄分别为(65.2±10.4)和(60.7±8.1)岁。经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检出率,HBRA高于CA,HBRA为70.2%、CA为51.0%。不同类型甲状腺结节中,实性甲状腺结节所占比例最高,HBRA为87.7%,CA为75.9%。将实性结节按其最大直径分组,调整年龄影响因素后,对于甲状腺实性小结节(〈15 mm)来讲,高本底地区为实性甲状腺结节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其中直径〈10 mm的结节β回归系数=0.804,P〈0.05;直径为10~15 mm的结节β回归系数=1.277,P〈0.05)。个人累积剂量为甲状腺实性小结节(〈15 mm)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且随着累积剂量的增加其风险有增加的趋势。 结论 未见长期低剂量辐射对大结节有影响,但有增加实性甲状腺小结节(〈15 mm)发生风险的可能。
- 苏垠平邹剑明谭光享秋叶澄伯雷淑洁李小亮孙全富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高本底地区甲状腺超声检查
- 2008-2017年广东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情况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了解广东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情况,分析职业接触特点和职业接触关键控制点。方法对2008-2017年广东省内申请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35个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诊断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有10例,其中职业性放射性肿瘤8例,诊断时年龄M(P0~P100)为62. 5(42~76)岁,放射工龄M(P0~P100)为27. 5(5~33)年,病因概率PC值在26. 34%~97. 98%之间,PC值95%可信限上限均大于50%,75%的病例为井下矿石与矿物处理工作者,职业中同时接触α、β、γ射线。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2例,职业中接触X、β射线,2人均为意外受照,且无法估算出两人确切的受照剂量。结论部分用人单位和放射工作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防护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加强辐射防护培训,尤其是上岗前培训。
- 李明芳邹剑明张素芬黄伟旭谭光享
- 关键词:放射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