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鸿森

作品数:222 被引量:83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7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62篇天文地球
  • 43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7篇高温高压
  • 34篇波速
  • 29篇岩石
  • 23篇地幔
  • 21篇纵波
  • 19篇电导
  • 19篇纵波速度
  • 19篇高温
  • 17篇地球深部
  • 17篇陨石
  • 16篇电导率
  • 15篇弹性波
  • 15篇地球化
  • 15篇地球化学
  • 14篇深部
  • 13篇玄武岩
  • 13篇岩浆
  • 12篇弹性波速
  • 12篇矿物
  • 11篇地壳

机构

  • 221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北京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0篇中央研究院
  • 7篇中国工程物理...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长春科技大学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中国科学院金...
  • 3篇国家地震局
  • 3篇中国科学院兰...
  • 2篇贵州大学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美国夏威夷大...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华盛顿卡内基...

作者

  • 222篇谢鸿森
  • 78篇郭捷
  • 64篇周文戈
  • 50篇侯渭
  • 42篇张月明
  • 30篇许祖鸣
  • 29篇刘永刚
  • 25篇郑海飞
  • 24篇赵志丹
  • 21篇徐有生
  • 19篇丁东业
  • 19篇苏根利
  • 17篇孙樯
  • 16篇宋茂双
  • 16篇徐惠刚
  • 16篇范大伟
  • 15篇徐济安
  • 11篇朱茂旭
  • 10篇李玉文
  • 8篇蒋玺

传媒

  • 25篇高压物理学报
  • 20篇科学通报
  • 20篇地球科学进展
  • 15篇地学前缘
  • 11篇矿物学报
  • 11篇矿物岩石地球...
  • 9篇中国科学(D...
  • 8篇岩石学报
  • 8篇地质科技情报
  • 7篇地球物理学报
  • 7篇地质地球化学
  • 7篇第10届全国...
  • 6篇自然科学进展...
  • 6篇第十届全国高...
  • 5篇中国矿物学岩...
  • 4篇地质学报
  • 4篇中国科学(B...
  • 4篇地球化学
  • 3篇物理学报
  • 3篇物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12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9篇2002
  • 14篇2001
  • 20篇2000
  • 31篇1999
  • 21篇1998
2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温高压下几种岩石熔融玻璃的弹性波速(英文)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超声波脉冲反射法和透射-反射联合法,测量了压力在0.4~2.0GPa条件下7种岩石熔融玻璃的纵波波速(us)和横波波速(us),并在恒压2.0GPa下,在0~1000℃和0~730℃温度范围内,分别测量了纵波波速和横波波速随温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室温下随着压力的升高,大多数玻璃的V。和全部玻璃的us异常地降低。异常的波速-压力关系与玻璃中SiO2的含量密切相关,随着SiOz的质量分数从87%降低到52%,玻璃的纵波波速和横波波速对于压力的导数(δvp/δp和δvs/δP)分别从-0.159和-0.114扯m/(S·Pa)升高到0.050和-0.001弘m/(s·Pa)。分析认为,玻璃的波速随压力升高而降低的原因主要与玻璃中SiO2所具有的敞型结构有关。在2.0GPa压力下,玻璃的波速首先随温度升高而缓慢降低,当达到600~700℃后,开始快速下降,设此温度为玻璃的转变温度Tg。根据实验测得的玄武岩玻璃波速,结合上地幔二辉橄榄岩的弹性性质,推测若在上地幔岩石中存在体积分数大于20%的玄武岩质非晶质体,上地幔便可能形成地震波低速层。
蒋玺周文戈谢鸿森刘永刚范大伟
关键词:高温高压纵波波速横波波速低速层
0.4~5.0GPa和室温~500℃下NaCl溶液的电导率被引量:7
1997年
NaCl-H_2O体系是地质上最基本的二元系.对高压(>0.5 GPa)下NaCl溶液电导率测量很少.测量了0.4~5.0 GPa和室温~500℃时 0.01 mol/L NaCl溶液的电导率.结果表明,在 0.4 GPa下,0.01 mol/L NaCl溶液的电导率为 Quist和Marshall(1968)的结果吻合的较好.NaCl溶液的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压力≤1.5 GPa时,随压力升高变化很小.当压力在 1.5 GPa以上时,NaCl溶液的电导率随压力升高迅速增大.高压下电导率随压力的迅速增大可能在许多地质过程(如热液条件下的矿床形成)以及其他领域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徐有生谢鸿森郭捷张月明宋茂双郑海飞
关键词:高温电导率氯化钠溶液实验地球化学
高温高压下黑云母中氩扩散实验初步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了解氩在含钾矿物中的扩散行为是地质年代学领域中的一项基础工作。较早的研究主要着重在温度对氩扩散的影响。其后,Foland对单相均质正长石在500—800℃、2kb下进行扩散研究,用各向同性球状扩散模式计算了扩散系数。Giletti等对金云母在600—1080℃、1—
陈道公贾命命谢鸿森蒲志平
关键词:地质年代学黑云母扩散高温
地球壳幔的初期演化——试论熔融、冲击成坑和早期水岩相互作用的意义被引量:3
1997年
根据月球科学、比较行星学和球粒陨石熔融实验研究的结果,对地球最初的熔融作用、撞击成坑作用和早期水岩相互作用的特征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从而推断最初的熔融作用形成了化学成分不均匀和厚层的原始地壳,冲击成坑和最早的水岩相互作用使最早的地质历史记录消失殆尽。
侯渭谢鸿森
关键词:水岩相互作用地壳演化
陨石分类研究进展及其地学意义被引量:2
2001年
近 40年来陨石分类学经历了 3个发展阶段 :6 0~ 70年代 ,由根据陨石的矿物结构的分类方法发展为球粒陨石的化学—岩石学分类法和铁陨石的化学群分类法 ;70~ 80年代 ,提出了分异型陨石和未分异型陨石的概念。球粒陨石被认为是未分异型陨石 ,而其它陨石 (铁陨石、石铁陨石和无球粒陨石 )大多被划入分异型陨石 ;80~ 90年代以来 ,陨石氧同位素组成成为了陨石成因分类的一个主要依据 ,使陨石分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成因分类阶段。作者对 80~ 90年代以来新确立的 R群、K小群、CR群和 CK群球粒陨石 ,以及根据氧同位素划分出的原始型无球粒陨石系列 :A-L无球粒陨石、Winonaites无球粒陨石和 Brachinites无球粒陨石进行了介绍。笔者对陨石研究和陨石分类学的发展在估算地球整体成分 ,探讨地球成因和早期演化历史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说明 。
侯渭谢鸿森周文戈
关键词:陨石分类氧同位素矿物结构
地球深部流体与油气生成及运移浅析被引量:22
2000年
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表明 ,流体不仅存在于地球表层及上地壳 ,而且也大量存在于地球深部(下地壳及地幔 ) ,其成分以 H2 O和 CO2 为主。由于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流体均呈超临界状态存在 ,它们是能量与物质的运移载体。由于其独特的性质 ,因而它们不仅参与了深部油气的无机生成 ,而且也对油气的富集及向上运移成藏起了重要作用。
孙樯谢鸿森郭捷苏根利丁东业
关键词:地球深部超临界流体油气生成油气运移
秦岭-大别造山带碰撞后中酸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5
1998年
秦岭-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中酸性火山岩是由幔源基性岩浆与壳源物质的混合物经过多种过程(部分熔融、分离结晶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结合野外地质产状和同位素热年代学资料,作者认为研究区中、新生代火山岩产出于拉张的构造环境中。
周文戈张本仁杨巍然赵志丹谢鸿森
关键词:火山岩秦岭-大别造山带
1~5GPa压力下蛇纹石脱水反应温度的确定——电导率方法被引量:7
1996年
含水矿物脱水反应的P-T条件对于探讨成岩作用、岩浆成因、变质演化以及俯冲带的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高温高压下含水矿物的脱水温度主要通过平衡实验、高压差热分析(HP-DTA)、分子动力学(MD)计算和热力学计算等确定.蛇纹石是超镁铁质岩中一种重要的含水矿物,广泛存在于大洋板块中.目前对蛇纹石及其相体系在高压下脱水温度的确定主要是基于平衡实验的方法,也已进行过蛇纹石脱水反应的电导率测量,但是均在小于200MPa压力下.高温高压下,通过测量不同压力下蛇纹石的电导随温度的变化,发现脱水反应发生时其电导的变化非常明显,可以通过电导的变化准确地确定其脱水温度.
郑海飞宋茂双谢鸿森郭捷徐有生许祖鸣
关键词:高温高压蛇纹石脱水反应电导率
高压下碳化钨压砧走时的测量被引量:2
2000年
在常温、实验压力为 0~ 3GPa条件下 ,利用脉冲反射法测量了纵波在碳化钨压钻中的走时 ,结果发现 ,随实验压力升高 ,碳化钨压砧的走时线性减少。碳化钨压砧被压缩是引起碳化钨压砧的走时减少的主要原因。实验压力 (p/GPa)与碳化钨压砧走时减少量 (Δt/μs)之间的关系为 :Δt=0 .0 2 2 33(± 0 0 0 0 81)p。运用这个关系式可以对所测量的岩石弹性波速度进行校正 ,以获得更为精确的岩石弹性波速度。
周文戈谢鸿森刘永刚郭捷许祖鸣
关键词:走时弹性波速岩石
高温高压下玄武质淬火玻璃的折光率研究
1999年
在 1.0 0~ 3.50 GPa、150 0~ 170 0℃的温压范围 ,以福建闽清碱性玄武岩 FM- 91为初始物料 ,进行了高温高压熔融实验 ,通过对淬火玻璃的成分和折光率的研究 ,发现压力的改变对折光率的变化有着较大的影响 ,而温度的改变基本不影响折光率 ,并讨论了在成分不变的前提下 。
朱卫国谢鸿森侯渭张月明郭捷
关键词:折光率高温高压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