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百波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细辛
  • 1篇单叶细辛
  • 1篇药材
  • 1篇原植物
  • 1篇栽培
  • 1篇植物
  • 1篇去甲
  • 1篇去甲氧基
  • 1篇马兜铃
  • 1篇马兜铃内酰胺
  • 1篇马兜铃酸
  • 1篇甲氧基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篇王璇
  • 2篇蔡少青
  • 2篇谢百波
  • 2篇尚明英
  • 1篇张翠英
  • 1篇刘忠
  • 1篇俞捷
  • 1篇李耀利

传媒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单叶细辛中一个新的马兜铃酸类化合物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研究单叶细辛(Asarum himalaicum)的化学成分,利用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semi-preparativ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从单叶细辛全草中共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HR-ESI-MS等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4-去甲氧基马兜铃酸BII(4-demethoxyaristolochic acid BII,1)、马兜铃酸I(aristolochicacid I,2)、马兜铃酸Ia(aristolochic acid Ia,3)、7-羟基马兜铃酸I(7-hydroxyaristolochic acid I,4)、马兜铃酸IV(aristolochic acid IV,5)、马兜铃次酸II(aristolic acid II,6)、青木香酸(debilic acid,7)、马兜铃内酰胺I(aristololactam I,8)、9-羟基马兜铃内酰胺I(9-hydroxyaristololactam I,9)、7-甲氧基马兜铃内酰胺IV(7-methoxyaristololactam IV,10)、(2S)-柚皮素-5,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2S)-naringenin 5,7-di-O-β-D-pyranosylglucoside,11)、4-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12)、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13)、4-羟基肉桂酸(4-hydroxycinnamic acid,14)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1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6、9、12~14为首次从细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单叶细辛中分离得到。据文献报道,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具肾毒性,本研究提示单叶细辛药用的安全问题值得关注。
谢百波尚明英王璇蔡少青Kuo-hsiung LEE
关键词:单叶细辛马兜铃酸马兜铃内酰胺
细辛类药材原植物资源和市场品种调查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摸清近几年我国细辛的资源分布和市售品种情况,为细辛类药材的资源保护和品种整理等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委托调查和访问调查等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由于生态环境破坏和过度采挖,《中国药典》规定的正品细辛和非正品细辛野生资源量均在减少,尤其是一些分布狭窄的非正品细辛如南川细辛和鼎湖细辛等有灭绝的危险。全国除个别地区外,北细辛均为市场主流品种。华细辛和非正品细辛如单叶细辛、短尾细辛、小叶马蹄香和金耳环等多在当地入药。结论:应大力发展华细辛栽培技术,并保护非正品细辛的种质资源。
李耀利俞捷曹晨谢百波张翠英刘忠尚明英王璇蔡少青
关键词:细辛栽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