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洪忠
- 作品数:34 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旅游“承接转”问题及化解
- 2009年
- 化解旅游"承接转"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从源头上杜绝承揽环节的不正当竞争,推行无障碍旅游,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协调各方利益,在保障导游利益的同时,禁止私拿回扣,慎重推出"公对公"佣金制,大胆取消定点返佣购物点,让游客享有旅游地居民一样的购物权利。
- 谢洪忠
- 关键词:旅游化解
- 浅谈吉林省休闲旅游——滑雪旅游的发展问题
- 2011年
- 滑雪旅游已成为一种发展迅速的休闲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认识和青睐。本文从休闲旅游的角度对滑雪旅游进行探讨,针对吉林省的滑雪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 孙源谢洪忠
- 关键词:滑雪旅游休闲旅游
- 云南建设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1年
- 云南建设国际大通道的思路一经提出 ,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通道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各方面说明了通道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实际上 ,云南建设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诸如经济增长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产业结构的变化、城市化水平、区域间的经济社会联系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等。只有在分析清楚这些制约因素 ,并在具体实施中逐步解决相关的问题 ,才可能把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
- 谢洪忠张洪
- 关键词:国际大通道运输需求经济增长
- 元江彩色膏林景观生态特征及成景作用研究
- 2006年
- 元江彩色膏林是一处独特的林柱状地质景观,有丰富的景观形态,生态环境具热带干热特征,影响成景的因素多样:近水平的产状;均处断陷盆地或高原山间沉积盆地,有深大断裂发育控制;地壳抬升有利于台地的侵蚀;垂直节理发育利于下渗与切割柱体;流水扮演了雕塑师的作用。此外,在元江干热河谷气候条件下,膏盐渍化成景机制特别,形成膏盐泥状硬壳,保护了柱体,使之不倒。
- 谢洪忠杨世瑜吴志亮
- 关键词:景观特征
- 陆良彩色沙林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和美学评价被引量:6
- 2004年
- 陆良彩色沙林从地质价值看具有特殊性,是流水侵蚀地貌的代表,也是复原古环境的特殊证据。危沙成林的特异地貌以及呈色原因的复杂化,为发展科普旅游提供了特殊的条件。通过专家学者的考证及全球对比分析,彩色沙林中国唯一、全球罕见的地质稀缺性初步得到证实。另一方面,彩色沙林多彩的沙美在自然、美在协调,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 谢洪忠杨世瑜
- 关键词:彩色沙林国家地质公园
- 内昆铁路昭通段产业开发研究
- 该文以点轴开发理论、增长极理论、中心地理论和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为指导,探讨了内昆铁路昭通段产业带构建的对策和措施.第一,对作为增长极和中心地的点加大投资力度,着力建设昭通市、水富县一级增长级,把昭通市作为区域经济地理...
- 谢洪忠
- 关键词:点轴开发增长极理论内昆铁路
- 文献传递
- 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的,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并具有突出的积极生态效应的一种乡村旅游形式。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有效地把可持续发展贯穿于旅游扶贫工作中,对于促进云南乡村资源开发、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云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云南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突出。但乡村社会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居民文化素质低,商业意识、旅游意识淡薄,科技支撑不足。培育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任重道远。结合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分析,笔者提出了“政府引导。构建三大机制,实施三步推进战略,搭建四大平台,抓好四大关键技术。树立五种类型的乡村生态旅游典型示范,多种组织经营方式并存”的发展模式。以推进云南乡村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 王嘉学谢洪忠
-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
- 乡村生态旅游的“三农”效应分析
- 2005年
- 乡村生态旅游已广泛的开展起来,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对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农村面貌的改变均有积极作用。为更有效地发挥乡村生态旅游的“三农”效应,应采取一系列的举措。如避免过分的人工化、城市化;形成多样的旅游项目链;改善乡村生态旅游环境等。
- 谢洪忠
-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三农
- 元谋土林地质景观特征及其旅游开发与保护
- 2005年
- 元谋的土林是一种典型的林柱状地质景观,其形态丰富,似人似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地质内涵丰富,具备了科考、科普旅游的基本条件。文章认为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提升元谋土林周边古文化的旅游吸引力,做好元谋土林地质公园的论证与申报,并采取措施保护柱体的稳定性。
- 谢洪忠杨世瑜王守军
- 关键词:旅游开发气候环境水土保持
- 昆明市空间意象研究
- 2011年
- 通过问卷调查、图片辨认、认知地图和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昆明市微观空间意象和宏观空间结构意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市总体可意象程度较高;影响图片辨认及空间意象的因素众多,但经因子分析后,用不可观测的两个变量,即人气因子及建筑物色彩和形态因子可反映空间意象偏好;认知地图出现频率较高的要素主要是一些知名的节点和标志、道路、边界、区域等,昆明市宏观空间结构意象是以道路为主要支撑,以居住区与商业区为背景,特色建筑点缀其中的立体框架结构;宏观空间意象区域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商业中心、旅游景点、家庭住址或工作单位周边、公交路线区等地;城市建设应重视空间意象。
- 谢洪忠黄彦雯
- 关键词:城市空间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