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景成
- 作品数:43 被引量:15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翡翠中钠铬辉石后成合晶与成分变异环带机理被引量:13
- 1999年
- 翡翠中钠铬辉石是在变质作用高峰期与硬玉同时形成的变晶矿物,还是钠长石交代铬铁矿所形成的产物?就此争议问题,主要采用岩相学和EPMA分析测试技术,重点对矿物做相、显微组构及微区化学成分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钠铬辉石主要是后成合晶形式取代或包绕翡翠中原生矿物铬铁矿,部分与硬玉相邻的铬铁矿经交代分解而形成销铬辉石+钙质钠铬辉石+钙铬榴石三层同心环状后成合晶域,并发育化学成分变异环带。由此显示了不平衡交代变质及应的多阶级性和复杂性。研究结果认为,变质作用高峰期后,铬铁矿与硬玉矿物粒间或晶内离子的扩散双交代与流体诊游交代的耦合作用,由剪切应力作用所致的晶粒破碎与晶内边缘份错密度的增大,是导致钠铬辉石等后成合晶及成分变异环带形成的主要缘由。
- 亓利剑郑曙裴景成
- 关键词:钠铬辉石后成合晶成分环带
-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关于珠宝教育改革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珠宝教育在师资建设和教学方法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CDIO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努力的方向并提出建议,以《宝石鉴定仪器》等课程为例给出了一些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 裴景成谢浩
- 关键词:CDIO珠宝教育师资教学方法
- 墨西哥黄绿色磷灰石的宝石学和光谱学研究
- 2024年
- 墨西哥Durango地区是宝石级氟磷灰石最丰富的产地之一,对该地磷灰石的研究集中于地质年代学和矿物学标准,宝石学和光谱学资料较少。作为一种发光材料,早期学者主要利用激光诱导的光致发光光谱对未知产地的磷灰石进行研究,缺乏三维荧光光谱的研究。采用基础的宝石学测试、 LA-ICP-MS化学成分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激光拉曼光谱、显微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以及三维荧光光谱测试,系统性地对收集到的9颗墨西哥Durango磷灰石进行宝石学和谱学研究,旨在丰富墨西哥磷灰石的光谱学研究数据,并为产地鉴别提供科学依据。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墨西哥磷灰石中稀土元素丰富,含量较高的La、 Ce、 Pr、 Nd和Sm元素,平均含量分别达3 956、 5 430、 472、 1 596和213μg·g^(-1),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点,δEu平均值为0.29,负Eu异常显著,Ca/P摩尔比接近岩浆磷灰石的标准值1.68,为岩浆作用的产物,且形成岩浆处于中等还原状态。红外吸收光谱指纹区606和575 cm^(-1)吸收峰强度随方向的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能为晶体定向提供依据,官能团区显示3 482、 3 538和3 556 cm^(-1)结构水相关的吸收峰。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中,由Nd^(3+)导致的528 nm的单峰和578和585 nm的双峰共同造成了黄绿区明显的透过窗,推测黄绿色体色由Nd^(3+)造成;紫外光区298 nm的吸收峰是造成可见光紫区吸收边的原因,推测由Ce^(3+)导致。三维荧光光谱最强荧光峰(λ_(ex)300 nm/λ_(em)356 nm)由Ce^(3+)的电子跃迁造成,红光区603和647 nm的发射峰由Pr^(3+)和Sm^(3+)的电子跃迁造成,与紫外灯下观察到的暗红色荧光现象相对应,推测暗红色荧光由Pr^(3+)和Sm^(3+)造成。该研究中系统的光谱学特征丰富了墨西哥产地磷灰石的谱学数据,并为产地溯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 顾一露裴景成张誉慧尹希严余敏达赖潇静
- 关键词:磷灰石三维荧光光谱
- 拉长石晕彩与内部结构的关系被引量:6
- 2006年
- 为了研究拉长石晕彩与其内部结构的关系,采用Philips CM12型透射电镜结合矿物薄片,对拉长石样品的不同颜色区域进行了观察。对晕彩效应成因的研究结果表明,拉长石的晕彩效应是典型的干涉型晕彩,内部的出溶连生结构是导致拉长石产生晕彩的根本原因。只有当连生片晶的厚度为128-252nm时,拉长石才能产生可见光范围内的干涉色。由于连生片晶不是绝对平行,表面也并不完全平坦,导致所显现的干涉色不是单一颜色。为了更好地显现晕彩,宝石的切磨方向应与内部出溶连生结构的方向尽量一致,宝石表面与连生片晶的夹角越小,观察到晕彩的方向就越正,当夹角大于45°后,样品表面就观察不到晕彩了。晕彩的颜色受出溶条纹厚度的影响,条纹组的单元层厚度越大,干涉色波长越长;两组条纹的厚度比越大,干涉色波长越长;据此建立了晕彩拉长石的内部结构模型。
- 谢浩裴景成李立平
- 变红磷铁矿的宝石矿物学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针对近来香港市场上出现的一种紫红色玉石,采用常规的宝石学研究方法,并结合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等大型仪器,对该玉石样品的宝石矿物学特征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的折射率为1.69~1.71,密度为2.50~2.62g/cm3,摩氏硬度为4;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的特征谱峰主要是由[PO4]3-离子和结晶水H2O所致,与变红磷铁矿的成分特征吻合。其中,拉曼光谱中989cm-1处的强吸收峰,1 624,856cm-1处较强的吸收峰,100~500cm-1内多处弱吸收峰,为该玉石样品的诊断性鉴别依据;EPMA和XRD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样品为变红磷铁矿集合体,组成矿物颗粒呈短柱状,粒径10~20μm。
- 裴景成谢浩何正勇
- 关键词: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RD
- 四川无色绿柱石辐照改色处理及其赋色机制
- 亓利剑袁心强向长金杨明星陈美华叶松狄敬茹裴景成
- 该成果针对国内非伟晶岩型绿柱石资源特点,配合电子辐照技术和分析测试仪器,重点对四川平武绿柱石的色心与谱学,辐照效应与赋色机制,通道杂质离子的占位与配合方式等项内容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 关键词:绿柱石
- 绿柱石中包裹体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00年
- 从包裹体性质、类型、成分特征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绿柱石中包裹体研究在绿柱石的成因类型、形成条件及绿柱石宝石的产地的判别、绿柱石宝石的鉴别等方面的进展 ;同时也介绍了包裹体研究中某些测试技术的进展 ,并对绿柱石中包裹体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 裴景成张汉凯
- 关键词:绿柱石包裹体测试技术
- 帝王托帕石的宝石学及谱学特征
- 2024年
- 帝王托帕石具有特别的橙色、粉橙色,是托帕石中的名贵品种,但其宝石学及谱学特征系统的研究资料较少。本文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方法、LA-ICP-MS、激光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光致发光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巴西帝王托帕石样品的宝石学和谱学特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帝王托帕石样品的折射率为1.629~1.641,略高于无色和蓝色托帕石,长波紫外光下具有橙色或黄色荧光,具橙色-浅橙色的中等多色性;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结果与托帕石的标准图谱基本一致;三维荧光光谱测试显示两个主荧光中心,分别位于424 nm(λ_(ex))/686 nm(λ_(em))、582 nm(λ_(ex))/686 nm(λ_(em))附近,部分样品在发射波长黄区或橙区还存在一个次荧光中心;紫外-可见光谱420 nm和530 nm附近产生吸收为Cr^(4+)电子跃迁所致,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橙色。
- 鲍晗微裴景成
- 关键词:拉曼光谱红外光谱三维荧光光谱
- 黔南紫云四大寨长兴期小有孔虫被引量:11
- 2002年
- 首次报道了产自贵州紫云四大寨剖面长兴期的有孔虫动物群 ,共计有 9属 2 2种。
- 顾松竹裴景成杨逢清高勇群
- 关键词:长兴期小有孔虫晚二叠世
- 墨西哥黄绿色磷灰石的包裹体特征
- 2024年
- 墨西哥黄绿色磷灰石因其独特的地球化学研究意义,被称为“Durango”磷灰石,但目前对此种磷灰石的包裹体研究资料较少。以墨西哥黄绿色磷灰石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照相机、拉曼光谱仪以及冷热台显微测温技术对其进行全面的包裹体研究,旨在丰富墨西哥黄绿色磷灰石的包裹体特征和产地特征。结果表明,墨西哥黄绿色磷灰石中包裹体丰富,以流体包裹体最为突出,根据相态详细分为Ⅰ型纯液相包裹体、Ⅱ型气液两相包裹体(包括Ⅱa和Ⅱb型)和Ⅲ型含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包括Ⅲa、Ⅲb和Ⅲc型);拉曼光谱结果显示硬石膏和重晶石两种子矿物成分以及CO_(2)的1285 cm^(-1)处的特征峰;Ⅰ型和Ⅱ型流体包裹体对应的成矿流体温度分别变化于106.5~169.6℃和218.5~546.5℃范围内,为低盐度流体(0.18~10.73 wt%NaCl eqv),Ⅲ型流体包裹体对应成矿流体温度大于600℃,盐度大于26.30 wt%NaCl eqv,说明磷灰石形成时流体包裹体为非均一状态下捕获;固体包裹体包括黑色假象赤铁矿、绿色透辉石、透明长石,以假象赤铁矿出现频率最高。经推测,墨西哥磷灰石的成矿压力及成矿深度分别为39.23~150.70 MPa、1.31~5.02 km。
- 顾一露裴景成
- 关键词:磷灰石包裹体硬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