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本通
- 作品数:21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吸入大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42例持续吸入1600μg/d二丙酸倍氯米松的稳定期COPD患者口服强的松30mg/d3周,利用随机分组、双盲、安慰剂对照及交叉设计的方法研究其疗效。观察指标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前后的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R)、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HRQL)。结果口服强的松在改善FEV1、FVC、PEFR、症状及HRQL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吸入1600μg/d二丙酸倍氯米松的稳定期COPD患者已经获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最大疗效。
- 张敏刘琰高虹余益民沈观乐王健袁本通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二丙酸倍氯米松生活质量
- 医院获得性肺炎92例临床分析
- 2002年
- 目的 :分析我科 92例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1998年至 2 0 0 2年 2月诊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 92例患者 ,其中男性 6 2例 ,女性 30例 ,平均年龄 (5 8± 2 .82 )岁 ,6 0岁以上者 74例 (占 80 .4 % )。治疗先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以后按痰培养结果选用敏感、窄谱及价廉抗生素 ,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者 ,采用β内酰胺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首选万古霉素。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基础疾病 ,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32例 (占 34.8% )、慢性肺心病 13例 (占 14 .2 % )、呼吸衰竭 10例 (占 10 .9% )、支气管哮喘 8例 (占 8.7% )、支气管扩张 6例 (占 6 .5 % )、糖尿病 12例 (占 13.0 % )、肺癌 7例 (占7.6 % )、脑血管意外 4例 (占 4 .3% )。痰细菌阳性者 5 2例 (占 5 6 .5 % ) ,其中 34例为单一细菌 ,16例为复数菌或二重感染 ,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占 5 4.5 % ,其中主要为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 ,革兰氏阳性球菌占 34.8% ,其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治疗有效率 76 .1% (70 / 92 ) ,死亡 2 2例 ,死亡率 2 3.9%。结论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与患者的基础?
- 沈观乐余益民袁本通
- 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预防措施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胸部CT表现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胸部CT表现以及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流行病学、放射学、实验室检查确诊的18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CT资料,其中男8例、女10例,平均34岁。结果18例中有9例表现有片絮状阴影,其中7例见两下肺外带大片棉絮状密度增高阴影,2例为一侧上肺外带小片状密度增高阴影合并另侧肺大片状阴影;18例中有7例见磨玻璃样影,其中双侧全肺1例,两侧下肺3例,单侧下肺2例,单侧上肺1例;1例表现单侧斑片状合并小网状结节影;1例表现为一侧下肺片絮状合并另一侧上肺磨玻璃样影。结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胸部CT表现以不按肺叶或肺段分布的片絮状渗出灶或磨玻璃样淡薄阴影为主。多叶同时受累和双下肺外带多见。
- 陆普选龚小龙杨根东刘锦清郑广平周伯平袁明远袁本通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T表现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胸部X线表现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胸部X线表现。资料与方法 对经确诊的 5 3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胸部X线表现为两肺大片状或小片状密度增高阴影 (2 7例 ) ;磨玻璃样影 (2 2例 ) ;1侧肺叶或肺段的小片状或斑片状影 (1 9例 ) ;表现肺段内结节影 (3例 )以及两肺间质改变 ,肺纹理增粗 ,呈网格状及不规则线状影 (4例 )。结论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胸部X线表现多种多样 ,如两肺片状影 ,磨玻璃状影 ,呈游走性 ,以及肺纹理增粗、增多 ,呈网状改变。结合临床表现发热、咳嗽、白细胞降低或正常等 。
- 陆普选周伯平龚小龙杨根东胡毅文杨大国骆子义蔡雄茂杨桂林刘艳钟旬华王召钦袁静袁本通马汉武李炜郑广平褚建平周求恒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胸部X线表现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
- 盐酸左旋沙丁胺醇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评价盐酸左旋沙丁胺醇(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支气管哮喘药)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122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口服盐酸左旋沙丁胺醇片1.15mg,对照组口服硫酸沙丁胺醇2mg,每日3次,疗程(14±2)天。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值(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有明显升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5.3%,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2组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试验组在肺功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 马锦芳赵子文袁本通陈平雁郑劲平
- 关键词:硫酸沙丁胺醇支气管哮喘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检测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分析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的流行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进行ESBL检测和药敏实验。结果:34.3%(65/189)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35.6%(158/444)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产ESBL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类抗生素耐药率在90%以上,对三代头孢菌素、单环类(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ESBL菌(P<0.05);对加酶抑制剂的复合药如阿莫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也显著高于不产ESBL菌(P<0.05)。产ESBL和不产ESBL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对亚胺培能均未发现耐药。结论:ESBL细菌的监测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 刘琰王健徐小平袁本通
-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药敏试验
- 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细胞外基质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以小支气管平滑肌厚度、粘膜网状基底膜厚度作为气道重塑指标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细胞外基质变化 ;了解哮喘患者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外基质相关因子的变化。方法 :对 12例哮喘患者和 10例非哮喘对照者经纤支镜支气管粘膜活检 ,测量支气管平滑肌、粘膜网状基底膜厚度 ,测定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细胞外基质相关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γ干扰素 (IFN -γ)、白介素 4 (IL - 4)、白介素 5 (IL - 5 )、III型前胶原 (PCIII)的含量。用t检验比较两组小支气管平滑肌及粘膜网状基底膜厚度以及上述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哮喘患者小支气管平滑肌厚度、粘膜网状基底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哮喘患者血清和BALF中TGFβ1、IL - 4、IL - 5、PCIII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IFN -γ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哮喘患者小支气管平滑肌厚度、粘膜网状基底膜厚度均存在不同程度增厚 ,血清和BALF中某些细胞外基质相关因子存在显著变化 ,可能存在Th1/Th2失衡。
- 方智野方锐钟敏王健张清玲袁本通
- 关键词:哮喘细胞外基质气道重塑细胞因子
- 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用力肺活量测定的可行性及正常预计值公式被引量:18
- 2005年
-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用力肺活量测定的可行性,并建立儿童常规用力肺活量的正常参考值.方法对深圳地区3~6岁正常儿童343例(男性184例,女性159例), 采用意大利COSMED公司生产的COSMED流量传感仪,参考美国胸科协会可接受曲线标准,测定用力肺活量(FVC)、0.5 s用力呼气容积(FEV0.5)、0.75 s用力呼气容积(FEV0.75)、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0.5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0.5/FVC)、0.75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0.75/FVC)、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FEF25%~75%)、最高呼气流量(PEF)、最高吸气流量(PIF)、呼气时间(FET100%)等11个指标,并对各实测指标作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及曲线回归,得出回归方程式.比较本方程与国外Nystad方程对指定身高、体重、年龄的儿童的差异.结果所有儿童测试的总成功率为81.3%,其中3~岁、4~岁、5~岁、6~岁各年龄段测试的成功率分别为69.9%、70.8%、92.3%、91.6%;217例(77.7%)可以完成至少2条可接受的曲线.FVC、FEV0.5、FEV0.75、FEV1、FEF25%~75%、PEF、PIF在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大多数肺功能指标与身高、体重和年龄均呈密切正相关,男性儿童的大多数肺功能指标与身高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女性儿童的大多数肺功能指标则与年龄的关系最为密切.所有儿童的呼气时间为(1.61±0.52) s(±s),5百分位数为0.9 s,受试儿童中有18例(6.5%)呼气时间<1 s.建立了各肺功能指标的多元回归方程.结论利用儿童心理特点,通过形象比喻、竞赛游戏的方法进行用力肺活量的测定在中国的学龄前儿童中也是可行的.男性儿童肺功能指标受身高变化影响大于体重和年龄变化;女性儿童肺功能指标受年龄变化影响大于身高和体重变化;首次建立了中国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用力肺活量正常值及其回归方程式.
- 张清玲郑劲平袁本通何桦王健安嘉颖张敏罗定芬陈桂莲
- 关键词:肺通气肺活量参考值
- 肺心病血浆β-葡萄糖醛酸苷酶、α_1-抗胰蛋白酶及纤维结合蛋白测定的研究
- 1990年
- 本文测定了3种疾病(肺心病、肺部感染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活性和纤维结合蛋白(Fn)含量。结果发现:肺心病组和肺部感染症组的β-g 和α_1-AT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Fn 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组β-g 和α_1-AT 明显高于缓解期组,Fn 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其中尤以肺心病临终时的 Fn 降低更甚;肺心病组与感染症组间无显著差异。这说明感染在肺心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β-g、α_1-AT 和 Fn 对判断肺心病病情、预后有重要作用。
- 曾卫东袁本通余健民吴平凡林至森
- 关键词:肺心病抗胰蛋白酶
- 肺功能计算机分析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 1991年
- 报告根据肺功能原理和分析方法建立的肺功能计算机分析系统。介绍其医理设计、数学模型和在IBM—PC/XT微型计算机上用BASIC语言进行的程序没计,并对142例肺功能病案进行了回顾性验证,计算机判断分析结果与临床一致。
- 邹同金余健民袁本通
- 关键词:肺功能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