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亮
- 作品数:23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布迪厄社会学视域下戴乃迭女性作品翻译研究
- 2018年
- 翻译是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需要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空间内进行,涉及到诸多社会因素和力量的相互作用。基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本文从场域、惯习和资本三个方面探讨了戴乃迭女性作品翻译的产生、接受及受其制约所采取的相关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以期丰富戴乃迭翻译研究。
- 袁晓亮
- 关键词:布迪厄社会学戴乃迭
- 翻译伦理关照下的《大学》译本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大学》作为《四书》之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思想和政治智慧,目前对其英译研究少之又少。以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五个模式为视角分析马礼逊和修中诚的两个《大学》译本,认为修中诚的译本忠实再现原文和原作者的意图,关注读者接受效果,顺利实现两种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对接和信息传递,坚持了译者规范的伦理和专业责任的伦理。
- 袁晓亮
- 关键词:翻译伦理马礼逊
- 戴乃迭文化资本的积累及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
- 2018年
- 戴乃迭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民间使者,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翻译事业,将中国文学和文化传播到西方世界,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打开了一扇窗。运用布迪厄社会学核心概念之一文化资本来探讨戴乃迭文化资本的积累历程及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丰富了戴乃迭翻译研究的视角和思路。
- 袁晓亮
- 关键词:戴乃迭文化资本翻译活动
- 布迪厄社会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现状
- 2018年
-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和资本等社会学核心概念被国内外翻译学界借鉴并应用于翻译研究中,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通过对国内外将布迪厄社会学应用于翻译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对比研究,发现国内对该研究广度不够,研究开展不平衡,仍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 袁晓亮
- 关键词:皮埃尔·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研究
- 近二十年国内歌曲翻译研究综述
- 2023年
- 歌曲是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而歌曲翻译是融合文学、翻译与音乐三个不同领域的实践活动。文化传播活动旨在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本文搜集了在2003—2022年间刊载于中国知网上的有关歌曲翻译的文章,进行综述分析,发现国内翻译界对于歌曲翻译研究日益重视,研究内容逐渐丰富,研究视角不断更新,但仍存在英汉和汉英研究比例失衡,不同的歌曲类型并未得到同等重视的问题。
- 孙金媛袁晓亮
- 关键词:歌曲翻译翻译研究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在文学形象塑造中的体现——以《罗刹海市》英译文学形象为例
- 2014年
- 自从翻译"文化转向"以来,译者主体性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从体验和认知的视角阐释了译者主体性。以《聊斋志异》中《罗刹海市》的两个英译本为例,探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在文学形象塑造中的体现。
- 袁晓亮
-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文学形象
- 布迪厄社会学视域下戴乃迭女性作品翻译研究
- 2018年
- 戴乃迭女性作品译本的产生,受到当时特定时期场域和译者惯习的影响,且与其资本积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戴乃迭翻译女性作品的时候,不但关注作品本身,而且"将文学作品孕育、诞生的社会背景,尤其是80年代初中国(女性)作家真实的生存环境介绍给读者",使译作充满立体感,内容更加丰富,向西方读者呈现出当时中国女性的真实形象,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女性的生存和生活境遇打开了一扇窗。
- 袁晓亮
- 关键词:布迪厄社会学戴乃迭
- 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典籍英译——以《聊斋志异》的三个英译本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前者强调最大程度忠实原作,后者则侧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文章以《聊斋志异》的三个有影响力的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必须考虑读者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对于包含大量文化因素的文学作品翻译来讲,"交际翻译"的作用不容忽视。
- 袁晓亮
-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文化因素
-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翻译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方法论被引量:3
- 2020年
- 综合英语是翻译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以融入翻译专业综合英语课程的翻译、词汇、句型、听说、阅读和写作训练中,任课教师应以教材为主要依托,进行深度挖掘,同时适时、适度、适当进行内容拓展,将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热点问题、政治文献材料等有机融合进来,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合于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找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衔接点。
- 袁晓亮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翻译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方法论
-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看翻译——读斯皮瓦克“翻译的政治”被引量:4
- 2007年
-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斯皮瓦克是后殖民主义理论阵营的一个先锋。本文阐述了她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袁晓亮
-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斯皮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