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晶晶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髓离断伤康复治疗1例报道
- 据报道,2002年,北京市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发病率已达到60/10~6,前三位的致伤原因分别是高处坠落,交通事故和重物砸伤。SCI后会导致损伤脊髓平面以下的运动功能、感觉功
- 危昔均薛晶晶燕铁斌陈月桂
- 关键词:离断伤康复治疗
- 文献传递
- 颈髓离断伤康复治疗1例报道
- 危昔均薛晶晶燕铁斌陈月桂
- 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体感诱发电位影响的信度研究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对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及SEP的重复测试信度。方法:按FES的治疗部位将9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刺激偏瘫侧上肢组(上肢组)4例和刺激偏瘫侧下肢组(下肢组)5例。2组患者分别接受1次30min的患侧上肢或下肢FES治疗,刺激频率为30Hz,脉宽为0.2ms,通电/断电比为5s/5s,波升/波降为1s/1s,刺激强度为患者耐受的最大强度。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接受双侧上肢或下肢的SEP检测。分析双侧上肢或双侧下肢SEP检测过程中N9、N20和P40的波幅及潜伏期,并比较同一测试时间点SEP的重复检测信度。结果:2组患者2次检测的SEP值等级间相关系数(ICC)值上肢为0.989—1.000,下肢为0.832—1.000,上肢组优于下肢组。治疗前后SEP值比较,治疗后上肢组双侧N9、N20的波幅均升高,健侧N20的潜伏期缩短。下肢组患侧N9、P40的波幅和健侧P40的波幅均升高,健侧N9的波幅下降。结论:利用SEP检测脑卒中后肢体接受FES治疗的神经电生理变化具有较高的信度,且上肢组优于下肢组。
- 薛晶晶燕铁斌陈月桂曾海辉
- 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体感诱发电位脑卒中
- 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体感诱发电位影响的信度研究
- 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方面的疗效已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对脑卒中患者脑电生理方面,如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 薛晶晶燕铁斌陈月桂曾海辉
- 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体感诱发电位SEP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