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品

作品数:23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5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生活满意度
  • 5篇满意度
  • 5篇民族
  • 4篇民族地区
  • 3篇调查数据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少年
  • 2篇社会
  • 2篇企业
  • 2篇青少年
  • 2篇中小企业
  • 2篇就业
  • 2篇居民家庭
  • 2篇居民家庭收入
  • 2篇家庭
  • 2篇家庭收入
  • 2篇工作时间
  • 1篇地区社会
  • 1篇新媒体
  • 1篇新中国

机构

  • 1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0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南开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国教育科学...

作者

  • 23篇薛品
  • 4篇赵延东
  • 3篇何光喜
  • 3篇张文霞
  • 2篇赵亮员
  • 1篇陈清峰
  • 1篇石长慧
  • 1篇吕鹏
  • 1篇吕鹏
  • 1篇邱泽奇
  • 1篇赵亮员
  • 1篇洪海东
  • 1篇李金奎
  • 1篇王素

传媒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2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社会
  • 1篇新东方
  • 1篇民族研究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高科技与产业...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湖北行政学院...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科普研究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中国领导科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互联网新媒体对科学家公众形象的影响初探被引量:6
2014年
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对科学家群体的公众形象也形成了新的冲击。调查显示:电视仍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渠道,58.7%的公众主要通过这一渠道获取科技信息,但其重要性比2007年明显下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地位快速上升,27.8%的公众主要通过这一渠道获取科技信息,比2007年增长了4倍。高学历人群与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互联网新媒体传播对负面新闻的传播有"放大机制",对科学家群体良好形象的塑造既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建议加强对互联网新媒体传播规律的研究,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塑造科学家群体的良好形象。
薛品何光喜张文霞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科学家群体公众形象
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艾滋病防治机构与人员能力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第一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示范区)启动以来,艾滋病防治机构和人员从事艾滋病综合防治能力的现状,判断机构和人员能力与综合防治需求之间"需求-满足"关系,提供机构与人员能力建设与发展的建议。方法 2008年在全国示范区管理办公室的组织下,依示范区地区和类型的代表性,从127个示范区中,分类抽取10个示范区,对其工作人员和利益相关方用访谈、问卷、评估表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示范区通过4-5年的工作,基本形成了艾滋病综合防治体系,防治机构已具备艾滋病综合防治能力,工作人员从事艾滋病综合防治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对执行机构的资源动员、部门协调、项目管理、实验检测及应对能力等方面的评分均在4分以上(满分为5分)。结论示范区建设提高了所在地区艾滋病综合防治能力,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艾滋病防治专业机构的协调能力和人员防治能力的提升,促成了全面动员的防治模式。但艾滋病防治能力仍有提高空间。
陈清峰薛品赵亮员洪海东李金奎邱泽奇
关键词:艾滋病示范区
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扶贫工作新机制及其效果研究——以海南省五指山市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随着我国扶贫攻坚硬战的全面打响,各地结合实际情况,摸索出了多元化的符合当地的扶贫工作新机制。海南省五指山市的扶贫工作机制具有鲜明的特色,是一种多部门联动的扶贫工作模式。这种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能有效调动各部门积极性,但对各部门配合也提出较高要求,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机制,在扶贫工作中有可能出现重复或撞车现象;此外,扶贫工作是综合的全方位工作,需要具备专业化视角,之前较少参与相关工作的部门可能不具备相应能力,开展实际工作的效果有待评估。
薛品
关键词:民族地区产业扶贫居民家庭收入
以小“建”大:中小企业“数实融合”的新趋势与新特点
2023年
调研考察当前中小企业数实融合的进程,发现实践中展现出基础产业的数实融合程度在加深、数据驱动和技术赋能加速了数实融合进程、连接融通的市场效应在凸显等新趋势和新特点,这些变化对实现均衡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的数实融合,应完善数字化服务供给体系、塑造开放服务生态、完善支持和监管政策、构建合作治理生态。
赵亮员吕鹏薛品李振华
关键词:中小企业数据驱动
青少年职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青少年的职业期望对其未来职业发展有推动和预测作用。本研究利用一项全国城市中小学生的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小学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青少年最想从事各种专业技术性职业和军人/警察、经理/老板等职业,对家长殷切期望的政府官员职业不感兴趣;从小学到初中青少年职业期望发生较大改变,现实程度增加;学校和家庭因素对青少年职业期望影响有相似模式,来自条件较好的学校和家庭的青少年更愿意从事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青少年职业期待有显著的性别区隔现象;另外,学习成绩对职业期待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薛品赵延东
关键词:学校排名家庭背景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生活方式的比较分析——以京沪穗蓉城市居民为例被引量:5
2010年
生活方式研究被用于市场细分已有一段时间。通过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地的生活方式调查,提取出生活方式的9个因子,分别是时尚潮流、自由超脱、储蓄理财、理性消费、金钱品味、体验新奇、追随购买、自律成就和旅游外出。而对四城市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后发现:不同人口统计学、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不同地域的人群在其中8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对这些差异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当前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
薛品
关键词:方差分析
以小“建”大:中小企业“数实融合”的新趋势与新特点被引量:16
2023年
随着经济社会领域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数实融合步入加速期,但中小企业数实融合得到的关注不够。通过调研考察了当前中小企业数实融合的进程,发现实践中展现出基础产业的数实融合程度在加深、数据驱动和技术赋能加速了数实融合进程、连接融通的市场效应在凸显等新趋势和新特点,这些变化对实现均衡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的数实融合,应完善数字化服务供给体系、塑造开放服务生态、完善支持和监管政策、构建合作治理生态。
赵亮员吕鹏薛品李振华
关键词:中小企业数字经济
民族地区居民评价民族政策的研究——基于2016年民族地区大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几十年来,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国家推行一系列民族政策,并取得显著效果。当前,民族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利用一项针对民族地区的大规模入户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民族地区居民对相关民族扶持政策的评价及影响因素,这些民族扶持政策包括干部培养、经济援助、教育扶持、医疗帮助、兴边富民、援疆、援藏、对口帮扶、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等。研究发现:民族地区居民对相关民族扶持政策知晓度较低,对政策效果好评度高于知晓度。统计模型分析显示,已婚人士、高学历人士对政策效果好评度较低;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对民族政策评价也有显著影响;在就业岗位方面因民族身份受过歧视的经历对政策评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居民评价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差别。
薛品
关键词:影响因素
劳动力转移与居民收入——来自五指山市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研究利用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专项“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子课题“五指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定量问卷调查数据和实地调查资料,考察了五指山市劳动力转移与居民收入。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五指山劳动力转移的背景,梳理五指山市农村居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对就地就近就业的模式进行讨论。研究利用统计模型,进一步检验劳动力转移的后果,研究发现非农就业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非农就业时间越长,家庭收入水平越高。
薛品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非农就业居民家庭收入
情感支持、经济支持与生活满意度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2010年的数据,考察成年居民的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发现,情感支持中来自配偶的支持最重要,而经济支持中来自亲属的支持最重要。研究通过统计模型发现,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不同来源的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方式不同,来自配偶的情感支持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积极作用最明显,而来自家人和朋友的经济支持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正面影响最明显。
薛品赵亮员
关键词:经济支持情感支持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