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蔚巍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脊柱
  • 3篇脊柱炎
  • 2篇囊肿
  • 2篇菌病
  • 2篇布氏菌
  • 2篇布氏菌病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
  • 1篇影像评估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影像学分析
  • 1篇影像诊断
  • 1篇右心
  • 1篇右心系统
  • 1篇源性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25...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蔚巍
  • 4篇杨东奎
  • 3篇郑雷
  • 3篇杜天会
  • 3篇石冬
  • 2篇刘志
  • 2篇白晓辉
  • 2篇潘征
  • 2篇李杰
  • 1篇郑雷
  • 1篇刘志
  • 1篇潘征

传媒

  • 6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的影像学征象,提高该病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临床确诊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影像资料,65例均进行DR检查,其中50例进行CT检查;42例行MRI检查,对其特异性影像学征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DR可显示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椎体终板缘骨质破坏同时伴有明显的骨质增生、硬化,相邻椎间隙狭窄,未见椎旁及腰大肌脓肿,多椎体发病呈跳跃性发病为其特征性表现;CT除显示DR的表现外,可显示较早期的微小骨质破坏;MRI在病变早期就可显示椎体、椎间盘及周围软组织内的异常信号,并可显示微量椎旁及腰大肌脓肿,且增强扫描可显示椎旁条状及环状强化,但对骨质增生硬化显示不敏感。结论提高对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的特异性影像学征象的认识,结合患者的生活史、工作史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对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石冬蔚巍李杰刘志杨东奎杜天会郑雷
关键词:布氏菌病脊柱影像学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医学影像学研究进展
DR在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中可显示其特异性的椎体终板缘骨质破坏同时伴有骨质增生硬化,椎间隙狭窄,但在疾病早期对微小骨质破坏及微小椎旁脓肿不能显示;CT检查与DR相比较,能显示微小骨质破坏,以及超出椎体边缘的椎旁脓肿;...
石冬刘志潘征白晓辉杨东奎蔚巍杜天会
关键词: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病理诊断医学影像学
纵隔巨大支气管囊肿1例
2021年
患者女,53岁。因胸闷、气短1月就诊。近1月来,轻微活动即出现胸闷、气短,经休息后好转,有时咳嗽、咳白痰。在当地社区医院诊断为“支气管炎,心脏疾病”,经对症治疗无明显缓解,来我院就诊,以“心力衰竭”收住入院。患者曾于27年前行纵隔支气管囊肿切除术。
蔚巍郑雷
关键词:支气管囊肿影像学纵隔
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1例被引量:2
2011年
患者男性,10岁。头痛、呕吐5天。查体:神志清楚,智力稍低下。神经系统检查: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应正常,双眼底视乳头水肿,双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患者5岁开始有癫痫发作史,自幼记忆力较差,反应较同龄儿童迟钝,说话不流利。
蔚巍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磁共振成像
椎管内巨大肠源性囊肿1例被引量:1
2013年
椎管内巨大肠源性囊肿少见.笔者遇见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24岁。胸背部间断疼痛8年.加重伴下肢无力10天入院。体格检查:胸10-腰4棘突有压痛和叩击痛.双下肢麻木,卧位症状有所缓解。MRI检查:胸10-腰4水平椎管后部、硬膜外可见条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清晰.边缘光滑,并沿两侧椎问孔向外膨凸,两侧腰大肌受压,脊髓圆锥受压、贴于椎体后部([图1~4)。MRI诊断:胸10腰,4水平椎管-椎间孔(硬膜外)囊性病变,考虑囊肿。术后病理诊断:肠源性囊肿。
蔚巍
关键词:椎管肠源性囊肿磁共振成像
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病程发展MRI评估及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通过MRI影像学表现,评价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患者处于病程的早期、进展期、愈合期,指导临床对该病治疗手段的选择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确诊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对处早期、进展期、愈合期患者的影像学征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MRI显示椎体、椎间盘、椎旁及腰大肌内的异常信号时,椎间隙正常,为病变早期;在病变早期的基础上合并椎间隙狭窄,则为病变进展期;椎体信号为T1短T2信号或椎体信号与正常椎体一至,并椎间隙狭窄,为病变的愈合期。结论根据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在病程发展中的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可对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进行分期评估,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
石冬李杰杨东奎潘征刘志杜天会蔚巍郑雷
关键词:布氏菌病脊柱影像评估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心系统1例被引量:3
2020年
患者女,46岁。胸闷、气短伴反复晕厥3月余,缘于3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较为明显,后出现活动后晕厥,约1min后自行清醒,伴头昏及颜面部浮肿。既往“子宫肌瘤”病史1年,未行治疗。心脏彩超示:右心房、右心室内探及一肿物,随心动周期来回运动,异常回声延续自下腔静脉。
郑雷潘征蔚巍白晓辉
关键词: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膈疝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加深对膈疝的临床及影像征象的认识并对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证实的膈疝的影像表现。结果:膈疝具有下列征象:①膈面异常:膈面轮廓部分或全部不清与缺如;假膈面升高;膈上半圆形块状阴影;②胸腔积气积液阴影或块状影:中下肺野囊状或蜂窝状透光阴影;胸腔宽大气液平面;心膈角区肿块影;③胸腔阴影形态的可变性:不同时间、不同体位阴影形态、数量或密度发生改变;④邻近脏器的异常:纵隔向健侧移位;腹部正常脏器的向上移位;⑤钡餐及钡灌肠检查胸腔内见胃肠道影;⑥CT扫描胸腔内见胃肠道、网膜及肠系膜、肝脾肾。结论:影像学检查对膈疝的术前诊断有重要价值。胸腹部平片及透视对膈疝有提示作用,钡餐(钡灌肠)能直接显示胸腔内胃肠道,胸腹部CT扫描能显示疝入胸腔的空腔脏器或实质性脏器。
杨东奎蔚巍
关键词:先天性膈疝创伤性膈疝影像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