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静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大庆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血清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干预
  • 2篇病患
  • 1篇蛋白
  • 1篇心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血清C反应蛋...
  • 1篇血清脂联素
  • 1篇血清脂联素水...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抑郁
  • 1篇饮食
  • 1篇饮食干预

机构

  • 6篇大庆市人民医...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6篇苏静
  • 3篇刘敬红
  • 2篇刘研
  • 1篇刘富
  • 1篇牧坤
  • 1篇遇波
  • 1篇石穆穆
  • 1篇金翊思
  • 1篇付桂华
  • 1篇杨桂云
  • 1篇张云霞

传媒

  • 3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3篇2013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在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治疗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4—7月大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7.06%(33/34),优于对照组的85.29%(2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5,P<0.05)。研究组的血糖、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应用于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良好,可以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
刘富苏静
关键词: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影响的分析
2013年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90例随机分组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104例)。在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组在强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治疗6个月前后查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2组治疗后FPG、2h小时PG、HbA1c、TG、TC、HDL-C、LDL-C、hs-CRP水平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HbA1c、血脂、hs-CRP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降低血管炎性反应,可于临床广泛应用。
苏静刘敬红刘研
关键词:2型糖尿病吡格列酮C反应蛋白
运动加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运动加饮食干预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血清脂联素(AD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肥胖(BMI≥28kg/m2)患者106例,按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09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DM组)46例和非糖尿病组(即糖耐量正常、非DM组)60例。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DP,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体质指数(BMI)。予DM组为期8周运动干预及饮食控制治疗,8周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结果:(1)干预前DM组FBG、FINS、HOMA-IR、TG、LDL-C水平显著高于非DM组,ADP水平显著低于非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年龄、TG呈正相关(均P<0.05),与ADP水平呈负相关(P<0.05)。(2)干预后DM组BMI、FBG、HOMA-IR高于非DM组,而ADP水平低于非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M组FINS、TG、LDL-C、BMI水平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表明:ADP水平与肥胖、FBG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肥胖的T2DM患者存在低ADP及高HOMA-IR,运动及饮食干预能有效降低T2DM患者血脂、ADP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苏静刘敬红杨桂云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脂联素
左旋卡尼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3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对冠心病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60例冠心病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和左旋卡尼汀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国产左旋卡尼汀5g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15天。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及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同时血糖明显下降,血脂变化不大。结论左旋卡尼汀可以辅助治疗冠心病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改善心功能,同时可降低血糖。
遇波石穆穆付桂华张云霞牧坤苏静
关键词:左卡尼汀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
脑卒中后阈下抑郁患者行为激活疗法干预方案的设计与验证:预试验被引量:22
2019年
背景目前我国对脑卒中后阈下抑郁患者的关注较少,且行为激活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后阈下抑郁患者的效果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行为激活疗法对脑卒中后阈下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行为特征的干预效果,并进一步对比分析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大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或康复科诊治的病程≤3个月脑卒中后阈下抑郁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激活疗法干预,1次/周、30~60 min/次,为期6周。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结束后3个月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行为抑制/行为激活系统量表(BIS/BAS)、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价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方法与时间在CES-D、BA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主效应显著(P<0.05)。其中干预后、干预结束后3个月,干预组CES-D评分低于对照组,B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干预结束后3个月CES-D评分较干预前降低,BA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阈下抑郁转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3个月,两组患者阈下抑郁转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激活疗法可改善病程≤3个月脑卒中后阈下抑郁患者抑郁症状,提高其行为激活水平,降低脑卒中后6个月时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
许海莲吕雨梅何宇迪金翊思苏静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干预性研究
2型糖尿病心理障碍治疗对糖尿病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理障碍治疗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方法:初次确诊的T2DM患者556例随机分为加用心理治疗组(干预组)347例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9例,采用心理学量评价受试者心理状态,测定糖尿病及并发症相关指标,分析心理障碍治疗对糖尿病疗效的影响。结果:(1)T2DM患者58%存在抑郁,36.3%存在焦虑,自我评价明显减低;(2)干预组体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1)糖尿病患者存在高比例心理障碍,可影响疾病的发展及转归。(2)干预2型糖尿病心理障碍治疗对糖尿病疗效有积极作用。
苏静刘敬红刘研
关键词:2型糖尿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