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琼
- 作品数:46 被引量:131H指数:7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省长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哌替啶配伍曲马多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 观察呢替啶配伍曲马多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病人36例, 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观察镇痛效果、生命体征,泌乳、哺乳情况。结果按WHO疼痛分级标准,0级:30例,1级:4例,2级:2例,3级:0例。结论静...
- 胡琼郑艺于坤付友霞
- 关键词:哌替啶曲马多剖宫产术后镇痛
- 文献传递
- 卵巢浆液性肿瘤中凋亡调控因子Smac 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凋亡调控因子Smac、Caspase-9和Caspase-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25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10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3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24例正常卵巢组织中凋亡调控因子Smac、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Caspase-3、Caspase-9和Smac在30例浆液性囊腺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3%、93%和73.3%;在10例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0%、80%和80%;在25例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6%、96%和84%。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呈弥漫分布。而在正常卵巢24例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3.3%、80.9%和58.3%。凋亡调控因子Caspase-3、Caspase-9和Smac在浆液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凋亡调控因子Caspase-3、Caspase-9和Smac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增加。这提示Caspase-3、Caspase-9和Smac可能会成为卵巢浆液性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 胡琼李维山郑洪
-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肿瘤凋亡CASPASE-3CASPASE-9SMAC
- 地塞米松对羊水过少胎盘和胎膜水通道蛋白8的干预效应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8(AQP8)在正常妊娠和羊水过少孕妇胎膜和胎盘中的表达,和地塞米松对羊水过少胎盘、胎膜中AQP8的干预效应。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足月孕妇30例,其中羊水过少组15例,正常对照组15例。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在羊膜上皮细胞、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和绒毛膜滋养细胞中AQP8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地塞米松(0μg/ml、1μg/ml、5μg/ml、10μg/ml、50μg/ml)孵育24小时后,检测两组产妇胎膜和胎盘组织中AQP8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绒毛膜滋养细胞中AQP8 mRNA和蛋白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羊水过少组中AQP8 mRNA和蛋白在羊膜上皮细胞和胎盘合体滋养细胞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羊膜上皮细胞和胎盘合体滋养细胞AQP8 mRNA的表达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有增加趋势。两组羊膜上皮细胞和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在地塞米松(50μg/ml)作用24小时后,AQP8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与地塞米松0μg/ml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绒毛膜滋养细胞在不同浓度中的表达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羊膜上皮细胞、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与羊水量有一定的关系;地塞米松对AQP8 mRNA表达水平有促进作用,地塞米松可能通过上调羊膜上皮细胞、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中AQP8的表达而对羊水量的稳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 鹿榕胡琼李颖陈蕾
-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8羊水过少胎盘胎膜地塞米松
- HPV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在女阴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探讨HPV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在女阴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 ,回顾性分析 2 33例女阴尖锐湿疣、假性湿疣以及湿疣样病变中HPV Ag和HPV6/ 1 1 的检出率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 193例尖锐湿疣HPV Ag阳性 10 2例 (占 5 2 85 % ) ,HPV6/ 1 1 阳性 187例 (占 96 89% ) ,两种检测法阳性率的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2 0例湿疣样病变HPV Ag阳性 3例 (占 15 % ) ,HPV6/ 1 1 阳性 7例 (占 35 % )。 2 0例假性湿疣HPV Ag和HPV6/ 1 1 均阴性。病理上尖锐湿疣可见于诊断性挖空细胞、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基底细胞增生和上皮脚延长融合 ;而假性湿疣无诊断性挖空细胞 ,无明显棘层肥厚和基底细胞增生。结论HPV原位核酸杂交技术优于免疫组化技术 ,HPV6/ 1 1 的检测有助于鉴别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以及湿疣样病变。
- 郑洪李德祥胡琼
- 关键词:原位核酸杂交尖锐湿疣假性湿疣人乳头状瘤病毒
- 卵巢甲状腺肿一例报告
- 1997年
- 郑洪李德祥孙丽君胡琼
- 关键词:卵巢肿瘤卵巢甲状腺肿病理学
- 双子宫双侧双胎妊娠1例被引量:4
- 2011年
- 1 病例报告 患者,25岁。G6P2。因“孕34^+周,发现血压升高1月,水肿进行性加重10天”,于2009年12月21日入院。末次月经2009年4月23日,预产期2010年1月30日,无明显早孕反应,孕4个月自感胎动,于当地县医院行B超检查发现为“双子宫双侧妊娠”。不定期行产前检查。人院前1^+月于我院产前检查时发现血压升高,BP 135/90mmHg,查尿常规示尿蛋白阴性,未按期随诊,10天前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水肿,由双下肢逐渐延至腹部,就诊时查血压170/120 mmHg,无头晕、眼花及视物模糊,无抽搐,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流液,胎动正常,以“双胎妊娠、双子宫、重度子痫前期”收入院。
- 杨高巧胡琼于坤
- 关键词:双胎妊娠双侧妊娠双子宫进行性加重血压升高重度子痫前期
- 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陈明胡琼刘东屏
- 关键词:羊水过少母婴妊娠
- 胎盘bcl-2、Fasl的表达与母血、羊水中EGFET关系的探讨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分娩状态下胎盘滋养层细胞bcl-2、Fasl的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母血、羊水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内皮素(ET)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53例足月妊娠产妇胎盘滋养层细胞bcl-2、Fasl的蛋白表达,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产妇母血、羊水中EGF、ET的含量。其中临产组28例;未临产组25例。结果 (1)临产组胎盘滋养层细胞bcl-2、Fasl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未临产组,两组平均灰度及阳性细胞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两组母血、羊水中EGF、ET水平均高于正常值,且临产组高于未临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母血、羊水中EGF、ET的变化与bcl-2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而与Fasl的表达不相关。EGF、ET浓度与bcl-2的平均灰度及阳性细胞率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胎盘凋亡基因bel-2、Fasl介导的滋养层细胞凋亡在启动分娩发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bcl-2的作用可能受EGF、ET等细胞因子的调控。
- 王豫黔张有成王少军陈明胡琼冉开琼付有霞
- 关键词:胎盘BCL-2FASL母血羊水EGF
- 女性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治疗观察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研究女性下生殖道炎症合并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及治疗效果观察。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520例女性下生殖道不同部位炎症的病人进行解脲支原体(uu)检测;治疗用罗红霉素口服。结果520例女性下生殖道炎症,uu阳性率为27.12%。其中143例宫颈炎,阳性率37.06%;296例阴道炎,阳性率22.3%;47例宫颈炎合并阴道炎,阳性率31.91%;34例尖锐湿疣,阳性率20.59%。经罗红霉素治疗,全部痊愈。结论女性下生殖道炎症病人中,uu感染已相当普遍,有必要进行检测,有利早期诊断和治疗;并且经罗红霉素治疗后,效果满意。
- 胡琼孙丽君
- 关键词:女性下生殖道炎症解脲支原体聚合酶链反应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58例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宫颈糜烂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用奥平栓每晚睡前将此药栓置于阴道后穹窿处,每次1粒,隔日一次;加用加替沙星,热淋清颗粒(主要成份为头花蓼)。对照组58例,只使用奥平栓治疗,方法同上。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具有抗病毒,消炎症,提高免疫功能的疗效。
- 黎俊华胡琼刘东屏
- 关键词:头花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