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杰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圳市宝安区科技局立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上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上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院神经外科收治19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7倒,对照组接受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VEP进行颅内压监测。比较分析伤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GO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颅内压监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助于早期判断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治愈率,降低残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 黄振林张维甄云陈麒声胡少杰李玉虎李伟莲
- 关键词:无创颅内压监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
- 脑血管淀粉样病变相关的脑出血的临床治疗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分析脑血管淀粉样病变相关的脑出血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利用21例脑血管淀粉样病变相关的脑出血病,分析总结患者一般资料、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M蛋白检测、病理检查。结果脑血管淀粉样病变相关的脑出血患者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和M蛋白检测具有一定早期诊断检查价值。结论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和M蛋白检测对脑血管淀粉样病变相关的脑出血病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客观上能为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 黄振林甄云胡少杰李伟莲陈麒声李玉虎
- 关键词:脑出血Β-淀粉样蛋白M蛋白
- 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利用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资料,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25例,直切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6例,微创血肿引流术99例。观察比较3组患者GCS评分,出血量和手术时机的关联。结果:患者GCS评分越高和血肿量较小者预后较好,患者24 h后手术预后比在6h内及6~24 h内手术差。结论:不同的血肿量决定了患者的不同预后,不同的手术方法对预后无显著性差异,超早期或早期手术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手术疗效。
- 黄振林甄云李玉虎胡少杰陈麒声李伟莲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
- 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在脑出血性疾病治疗上的应用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观察脑出血疾病患者脑水肿变化情况,探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对脑出血患者治疗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90例脑出血患者(均在发病24h内入院)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内科保守治疗组(n=42例)及微创血肿清除组(n=48例),所有病例于入院后1、3、5、7d运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检测综合扰动系数。结果发病第1d(即入院第1d)两组患侧综合扰动系数均低于健侧。随着病程的进展,内科保守治疗组患侧扰动系数升高并超过健侧,于第3d时达高峰,持续7d以上;微创血肿清除组出现3d时患侧综合扰动系数高于健侧,5d两侧接近,7d时患侧与健侧基本正常;病程第3、5、7d时患侧与同组健侧相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扰动系数随病程进展呈现动态变化,反映了脑水肿的形成过程;微创血肿清除术能有效地清除血肿,从而明显改善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可灵敏、客观地评估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动态演变过程,对脑出血患者病情的及时判断,有效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 黄振林甄云陈麒声胡少杰李玉虎李伟莲
-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
- 血浆TXB2、6-Keto-PGF1α及其比值与高血压脑出血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初步评价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后血浆TXB2、6-Keto-PGF1α及其比值动态变化及其与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并观察1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壳手术治疗后,24h内、1周时、2周时的血浆TXB2和6-KetoPGF1α含量及其比值(T/6-K)的动态变化,采用COS评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同时评价不同结局患者T/6-K比值情况。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24h时,血浆TXB2检查时即明显升高,1周时达最高值,2周时下降(P<0.05)。而血浆6-Keto-PGF1α水平在术后24h时明显降低,1周时最低,2周时再次回升(P<0.05)。此外,不同预后组间,随着GCS评分的减少,平均T/K值有所增加(P<0.05)。结论密切关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后TXB2、6-Keto-PGF1α及其比值动态变化,并对患者预后可能存在一定的意义。
- 陈麒声李福雄胡少杰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