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嫔
- 作品数:26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沙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浅析高校创先争优活动中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教育
- 2012年
- 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载体。在新形势下,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教育更需要思路清晰,创新形式,注重实效与机制建设。
- 胡嫔贺辉
- 关键词:高校创先争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 浅析市场经济与服装教学间的互动原则被引量:2
- 2011年
- 市场经济与服装教学之间根据需求进行主宾互动,相互理解和包容,遵循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原则,把企业作为第二课堂,互通信息,给学生更多接触经济生活的机会,培养教育学生成为"善于动手的白领,善于动脑的蓝领"。
- 胡嫔
- 关键词:市场经济服装教学互动原则
- 论汉代服饰图案融入时装艺术的审美价值被引量:7
- 2010年
- 各个民族都希望在国际社会中保持自己的文化独立性,具有厚重人文底蕴的汉代服饰是时装艺术创新的源泉。时装界在服装外形轮廓和图案纹样上往往注重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探讨汉代服饰与时装艺术间"源"与"流"的传承,诠释其文化审美内涵,以寻求时装设计与汉代传统图案的完美结合。
- 胡嫔
- 关键词:时装艺术审美价值传承
- 楚文化视觉语言的美学思想被引量:1
- 2013年
- 楚文化是以江汉地区为中心,在原始巫术、宗教、神话中发展起来的,带有浓郁地域色彩,开放而浪漫的文化。从楚文物和楚文学中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是一种柔中带刚、绚丽俊秀的南国美学。楚人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演绎出其放眼天下、有容乃大的艺术特征,分析楚文化视觉语言的美学思想,可从巫术和骚学呈现的视觉元素进行探讨。
- 胡嫔
- 关键词:美学思想视觉语言楚文化原始巫术审美情趣艺术特征
- 谈马王堆彩绘的楚文化元素
- 2013年
- 马王堆彩绘是两汉初高帝时代,即公元前2世纪初的产物。马王堆汉墓所在地长沙,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是南楚重镇,秦的势力在长沙仅十多年,因此在汉初仍保留了大量楚文化的气息。一、马王堆彩绘的楚文化背景楚文化是周代开始形成的一种地域文化,糅合了东方文化本流和荆蛮文化余绪的一种通俗大众文化。楚同地处南方,气象变化风云莫测,崇山峻岭千姿百态,江流大川奔腾不息,雨水充沛物产丰富。当时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的落后,
- 胡嫔
- 关键词:马王堆汉墓文化元素彩绘春秋战国大众文化东方文化
- 流行背后的思考:论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艺术魅力被引量:1
- 2009年
- 中国传统服饰图案是一座蕴藏量十分丰富的艺术宝库,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通过现代设计师们的挖掘与重新演绎,不断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流行舞台上,也给我们的设计与设计教学带来思考与启迪。
- 陈祥华胡嫔
- 关键词:设计教学
- 论服装设计教学在市场中的定位被引量:9
- 2010年
- 服装产业市场的新发展,促进了人才市场的竞争,并向服装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产业市场带动下,服装设计教学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将服装设计专业定位为"大设计"的概念,在教学目标中追求服装设计的产品性,培养学生把技术转化成产品的能力。
- 胡嫔
- 关键词:服装设计教学
- 论湖湘服饰文化中湘绣艺术的魅力被引量:3
- 2007年
- 湘绣是以长沙为中心的一种民间刺绣艺术,也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服饰与刺绣之间有着密切而悠久的联系,清末后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服装交融,构成无绣不成衣的历史背景。今日传统的湘绣以全新的面貌与湘派服饰在时尚的品牌上相结合,以针为笔,以线着色,为湖湘服饰文化树立起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特征,成为湘派服饰的灵魂。
- 胡嫔
- 关键词:湖湘文化
- 室内织物包装的感情空间——试论纺织品的配套包装设计被引量:1
- 2001年
- 纺织品包装具有使用功能和审美意义的双重性。审美中包含着感情色彩的抒发 ,织物感情空间的追求带有明显的个性化 ,铸入各自的兴趣、爱好、特征 ,它的形式是设计者———物质空间———使用者三方面共同创造、“设计”的 ,其情感“设计”
- 胡嫔
- 关键词:个性化纺织品
- 飞扬在异域秀场的中国龙——龙纹图案在服装时尚中的语境解读被引量:1
- 2012年
- 龙纹图案风格鲜明、内涵丰富,呈现一种纵横天下的豪迈霸气。中国龙启迪西方设计师的艺术灵感,并将其渗透到时装中形成流行趋势,设计师用异域语境解读服装时尚,使龙纹图案在西方时装构成布局、工艺材质、装饰风格上形成全新审美观念,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演绎民族文化的精彩。
- 胡嫔
- 关键词:语境服装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