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涛
- 作品数:46 被引量:207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等离子体处理对硅橡胶模具润湿性及水溶性微针成型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采用空气等离子体处理硅橡胶模具,并用于制备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性微针,探讨了等离子体处理等因素对模具润湿性、涂层附着力、微针良品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可在模具表面生成极性亲水性基团,提高模具的润湿性、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涂层的附着力、微针的良品率及力学性能。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模具的润湿性和微针的良品率及力学性能先升后降;模具的润湿性会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加速消退;当硅橡胶模具经空气等离子体处理6 min时,可制得结构完整、力学性能良好、脱模容易的水溶性微针。
- 孙犁邓珂王杰肖海涛刘颖彘邵虹唐昶宇
- 关键词:微针聚乙烯醇硅橡胶润湿性等离子体处理
- 以指动脉分支血管为蒂指侧方皮瓣修复手指甲床缺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以指动脉分支血管为蒂的指侧方皮瓣修复手指甲床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2月-2010年7月,应用以指动脉分支血管为蒂的指侧方皮瓣修复5例机器压伤致手指甲床缺损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22~35岁,平均28岁。拇指3例,示指1例,中指1例。缺损范围1.1cm×1.0cm~1.8cm×1.2cm。受伤至入院时间1h12min~3h24min,平均2.1h。术中皮瓣切取范围为2.7cm×1.3cm~3.1cm×1.7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5个月。皮瓣覆盖整个指甲区域,颜色、质地良好。4例皮瓣于术后3个月内两点辨别觉达4~5mm,仅1例末次随访时未恢复两点辨别觉。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获优4例,良1例。结论应用指动脉分支血管为蒂的指侧方皮瓣修复手指甲床缺损,不损伤主干血管,皮瓣感觉恢复良好,对拒绝采用甲瓣或趾甲瓣修复患者,可作为替代方法。
- 肖海涛岑瑛陈卫鑫祁强林伟
- 关键词:甲床缺损创面修复
- 选择性修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跟及足跟后区缺损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修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跟及足跟后区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3年4月—2015年8月,收治8例不同原因导致的足跟及足跟后区缺损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15~49岁,平均31.2岁。创面范围为14 cm×10 cm^19 cm×14 cm。手术切取对侧股前外侧皮瓣,将拟覆盖足底非承重区和足跟后区部分行不同程度修薄。皮瓣切取范围为14 cm×10 cm^19 cm×14 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2例发生供区局部皮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植皮均顺利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2.3个月。患者恢复正常行走,其中2例皮瓣发生破损,经换药后自愈。7例皮瓣外观无臃肿,不影响穿鞋;1例于术后1年行二期皮瓣修薄术。结论选择性修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跟及足跟后区缺损,可获得较理想足部外观和功能。
- 李倩肖海涛岑瑛
-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足跟创面修复
-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烧伤后严重手背瘢痕挛缩畸形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应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烧伤后手背严重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7例手背烧伤后继发严重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1148岁,平均3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867个月,平均42个月。手术瘢痕松解及关节复位后,遗留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 cm×4 cm10 cm×8 cm。采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切取范围为5.5 cm×5.0 cm10.5 cm×9.0 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3例患者皮瓣较臃肿,术后3个月行二期皮瓣修薄术。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2个月,平均15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皮瓣感觉S3+2例,S3 1例,S2 3例,S1 1例;手功能获优2例,良4例,可1例。随访期间肩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结论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背严重瘢痕挛缩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肖海涛王怀胜刘勇张玉婷刘晓雪许学文
- 关键词:瘢痕挛缩手背
-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手部瘢痕挛缩畸形手术松解全厚皮片植皮一例
- 2024年
- 患儿男,6岁。因“发现全身大疱5年余,双手活动受限2年余”于2023年7月入院。患儿出生时即发现全身大疱,经基因检测发现COL7A1突变,确诊为“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DEB)”;于2年前发现双手各指活动逐渐受限,手指间瘢痕粘连、牵拉,为改善右手功能于我院就诊。入院检查:双手5指瘢痕粘连,各手指内收、外展及屈伸功能严重受限;全身可见皮肤表面不平整,干燥脱屑,易剥脱;躯干四肢散在水疱及糜烂面,部分糜烂面见痂壳覆盖;余部位可见色素沉着、瘢痕。诊断:双手瘢痕挛缩;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EB)。
- 吴贝依许学文周兴丽李薇张玉婷肖海涛
- 关键词: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瘢痕挛缩畸形皮片移植
- 皮肤扩张器在小儿四肢烫伤后瘢痕中的应用
- 2008年
- 目的探讨皮肤扩张术在小儿四肢烫伤后期瘢痕修复中的应用范围及手术效果。方法应用50个皮肤扩张器对25例小儿四肢烫伤后期修复治疗,扩张器容量30-20ml,扩张时间为6-8周,扩张达标后经一次手术修复肢体的瘢痕,扩张后皮瓣以推进滑行为主,以防皮瓣血供障碍。纤维包膜应尽量切除,以利于皮瓣向前推进。结果25例小儿患者中,扩张后行二期手术疗效满意或较满意者为23例,疗效不满意者为2例,主要是扩张后皮瓣长度不够,转移后张力过大,皮瓣远端血供不佳致愈合不良,术后均无继发四肢畸形。结论在充分做好术前设计,提高手术技巧和严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下,皮肤扩张术是修复小儿四肢烫伤后瘢痕的理想方法。
- 杨炳林李永林肖海涛祁强江文政钱明
- 关键词:扩张器瘢痕
- VSD治疗上肢热压伤8例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利用负压封闭吸引治疗上肢热压伤降低骨筋膜间隙综合征发生及增加后期皮片移植成活的临床疗效。方法上肢热压伤患者8例,采用早期切痂减压负压封闭吸引,5 d后自体皮片移植术。结果本组创面均未发生骨筋膜间隙综合征,植皮皮片存活良好,创面愈合时间为12~18 d,平均15 d。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VSD是一种在上肢热压伤治疗中能显著降低骨筋膜间隙综合征发生,降低热压伤引起深度组织进行性损伤,提高自体皮片移植成活率、改善肢体功能的有效措施。
- 高秀品祁强钱汉根林伟崔浩杰肖海涛葛自力
- 关键词:负压伤口疗法
- 皮肤扩张术在小儿四肢瘢痕修复中的应用15例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利用皮肤扩张术治疗小儿四肢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19个皮肤扩张器治疗15例小儿四肢烫伤后瘢痕,扩张器容量50~200 ml,扩张时间10~14周,利用扩张后组织设计皮瓣修复肢体部位瘢痕。结果:15例患者中,疗效优9例,良3例,差3例,优良率达80%。术后均无继发四肢畸形。结论:皮肤扩张术是修复小儿四肢瘢痕的可行方法。
- 杨炳林祁强李永林肖海涛钱汉根
- 游离背阔肌肌瓣结合中厚皮移植修复大面积全层头皮缺损九例被引量:9
- 2015年
- 1临床资料
2011年6月-2014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大面积头皮缺损患者9例,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31—62岁,平均43岁。患者中4例为头皮撕脱伤,均为头发卷入机器所致;4例为头皮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全层缺损;1例为头皮撕脱伤植皮修复后贴骨瘢痕反复破溃。
- 肖海涛王怀胜刘晓雪许学文陈俊杰庞梦茹岑瑛
- 关键词:大面积头皮缺损背阔肌肌瓣全层中厚皮头皮撕脱伤
- 骶尾部脊索瘤术后难愈性创面的临床分析
- 目的修复骶尾部脊索瘤手术及放疗后难愈性创面,提高生存质量。方法以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疗法封闭创面,负压维持至60kPa,持续负压7~10天。沿臀大肌边缘设计以臀上或臀下...
- 祁强李永林林伟肖海涛杨青崔浩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