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晓坤
- 作品数:65 被引量:224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脑干腹侧中线旁对称性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脑干腹侧部中线旁对称性脑梗死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例脑干腹侧部中线旁对称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7例孤立性脑干病灶与4例合并后循环其他部位病灶患者,6例老年与5例中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以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及四肢瘫痪为主要特点;病灶累及延髓1例,延髓脑桥交界区1例,单纯累及脑桥3例,同时累及中脑和脑桥4例,单纯累及中脑2例;3例死亡,3例持续性意识障碍,5例好转。孤立性脑干病灶与后循环多发病灶患者高脂血症、吸烟史和出院改良的Rankin量表≥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老年患者意识障碍、合并肺感染、死亡或未愈比例较中青年患者高(P<0.05,P<0.01)。结论脑干腹侧部中线旁对称性脑梗死是椎基底动脉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常见病因为椎基底动脉穿支闭塞,临床症状复杂多样,老年患者预后更差。
- 王雪梅蔡丽朋王艳玲耿晓坤魏建朝孟繁花张伟东杜会山
- 关键词:脑干脑梗死眼球运动障碍四肢麻痹
-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中心”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系本科生脑血管病教学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索“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中心”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系本科生脑血管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在读的201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系本科生2个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教学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教授课程均为脑血管病章节,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大纲进行授课,试验组采用“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中心”的新型多学科融合课程体系及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学生的考核成绩、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及对自身能力提高的评价,教学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43.90±2.36)分vs.(41.83±3.36)分,P=0.008]、实践考核成绩([43.67±2.16)分vs.(41.70±3.01)分,P=0.005]及总成绩([87.57±3.30)分vs.(83.53±5.43)分,P=0.001]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得分(如质量要求、总分)以及对自身能力提高的评价各维度(如课堂参与度、培养学习兴趣、拓展临床思维、提高自学能力、提升沟通及团队能力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中心”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应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系本科生脑血管病教学中,可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
- 车锋丽童燕娜韩臻臻段洪连耿晓坤赵性泉
- 关键词:教学模式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TIA患者责任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责任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进而为动脉硬化及TIA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测定119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和52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对患者责任血管状况进行评价,并以对照组Hcy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hcy组和非Hhcy组进行研究。结果Hhcy组患者责任血管病变较非Hhcy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经Ordinal回归分析,显示Hhcy是TIA患者责任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优势比为4.707(95%CI:1.992-11.123)。结论Hhcy与TIA患者责任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 孟繁花王雪梅耿晓坤朱浩猛谈晓牧张伟东魏建朝杜会山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颅多普勒超声
-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抗动脉硬化效果的随访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狭窄行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PTAS)后抗动脉硬化的远期效果。方法:39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均采用自膨式支架经股动脉入路行PTAS,治疗过程中均使用保护伞,术后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基础上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及普罗布考,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PTAS术后再狭窄情况。结果:患者术前平均血管狭窄率为82.02%,术后残余狭窄率为10.13%,较术前明显下降,其中24例脑梗死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38±3.16,治疗后为5.42±2.7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认知功能评分为21.79±3.05,治疗后为22.63±2.57,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未再发作。平均随访21个月,再发脑供血不足3例,TIA 2例,脑梗死1例;6例均存在治疗依从性差、危险因素控制不理想情况,其余患者治疗依从性好,无卒中症状再发,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示支架部位血管通畅良好,未出现血管再狭窄。结论:PTAS是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微创、有效的方法,术中使用保护伞可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术后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可能降低远期再狭窄率,提高治疗效果。
- 谈晓牧耿晓坤朱浩猛魏建朝杜会山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随访研究
-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效果的临床对照随访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伴有脑动脉狭窄的卒中患者具有较高的卒中复发率,相对预后更差,临床越来越重视对脑动脉狭窄的干预,而介入治疗因其低创、安全的突出优势正逐步成为常用手段,但是目前介入治疗对卒中二级预防效果观察的研究设计多为介入患者自身观察,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采取临床对照的方法对相关患者进行了追踪观察,并对介入治疗的卒中二级预防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卒中防治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资料。
- 谈晓牧曾艳芳刘怀翔刘建国耿晓坤魏建朝张伟东杜会山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随访研究
- 便携式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用显示设备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用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配套可适度调节的支架,可直接将显示器支撑于患者面前,坐位困难的患者可以卧位完成检查,配合使用单眼眼罩,患者也不用自己捂眼,为...
- 朱静耿晓坤封靖
- 血管内再通联合经动脉选择性脑低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
- 目的:低温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已经被动物实验证实。国外关于低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试验认为低温治疗安全可行,但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证实。这些临床试验均采用了全身低温方式,这种低温方式给身体其他系统带来的...
- 陈健刘利强耿晓坤吉训明罗玉敏丁玉川焦力群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行性安全性
- 脑血管病发作后的紧急处理与救治
- 2024年
- 脑血管病是一类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这类疾病主要包括脑梗塞、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涉及血管腔的闭塞、狭窄、破裂以及血管壁损伤等多种病变类型。因此,了解并掌握脑血管病发作后的紧急处理与救治方法,对于减少病患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童燕娜段洪连耿晓坤
- 关键词:血管壁损伤病变类型血管腔脑血管病救治方法
- 经皮血管内支架术治疗颅外脑动脉狭窄11例报道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观察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的疗效、安全性和并发症。方法选择11例伴随临床症状的颅外脑动脉狭窄患者实施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通过临床症状、经颅多普勒和全脑血管造影术评价其疗效,术后随访2~6个月。结果11例支架植入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即刻造影显示狭窄程度明显改善,狭窄率由术前的88.91%±5.92%,下降到术后的7.73%±4.67%,下降了91.32%±5.17%。术后随访2~6个月,未见新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经颅多普勒复查未见再狭窄。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颅外脑动脉狭窄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段。
- 王雪梅杜会山魏建朝孟繁花杜明艳耿晓坤
- 关键词:神经病学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及死亡预后影响的随访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前瞻性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ieinemia,Hhcy)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stroke,IS)患者再发及死亡事件发生的影响,为进一步综合干预IS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45例随访5年的急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根据Hcy水平再划分为Hhcy组和非Hhcy组,追踪观察两组患者IS再发及死亡事件的发生情况。另选取52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Hhcy组与非Hhcy组患者5年脑梗死再发率分别为41.05%和20.00%(P<0.01);TIA发生率分别为11.58%和4.67%(P<0.05);IS(包括脑梗死及TIA)事件再发率分别为52.63%和24.67%(P<0.01);多次再发患者比例分别为1 3.68%和5.33%(P<0.05);死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63%和3.3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升高是再发IS的独立危险因素(OR为1.171:95%CI:1.118~1.227;P<0.01)。结论 Hhcy与IS再发、死亡密切相关。
- 谈晓牧刘建国耿晓坤朱浩猛孟繁花张伟东魏建朝杜会山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