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明翠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烧伤
  • 3篇疗效
  • 2篇湿润暴露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坏死
  • 2篇负压
  • 2篇创面
  • 1篇压疮
  • 1篇压伤
  • 1篇抑郁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治疗
  • 1篇植皮
  • 1篇植皮治疗
  • 1篇治疗烧伤
  • 1篇乳癌
  • 1篇乳癌术
  • 1篇乳癌术后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机构

  • 5篇黑龙江省医院
  • 3篇绥化市第一医...

作者

  • 8篇翟明翠
  • 3篇刘锐
  • 3篇刘振宝
  • 2篇田枫
  • 1篇张景华
  • 1篇孙海宁

传媒

  • 3篇中华损伤与修...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湿润烧伤膏治疗乳癌术后皮瓣坏死的临床体会
2009年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及湿性技术治疗乳癌术后皮瓣坏死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7年5月130例乳癌术后因血供差,皮肤张力高所致皮瓣坏死或因使用电刀游离皮瓣所致不同程度烧烫伤,均采用湿润烧伤膏及其烧伤湿性技术规范化治疗。结果130例患者皮瓣坏死烧烫伤创面全部愈合,最短一周,最长约22天。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乳癌术后皮瓣部分坏死或Ⅱ度~Ⅲ度烧伤创面疗效显著。
牛志超翟明翠吕长久
关键词:湿润烧伤膏皮瓣坏死乳癌术后临床疗效
超声清创治疗慢性创面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应用多功能清创仪对慢性创面进行超声清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黑龙江省医院烧伤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慢性创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适当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后,采用多功能清创仪进行超声清创治疗2周,每周2次;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床旁清创和隔日换药治疗。2组患者首次清创治疗前、后12 d分别取创面标本送检。记录2组患者首次清创治疗前及治疗后12 d的创面细菌数量、创面细菌清除率和创面日本褥疮经过评价标准各指标评分。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首次清创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创面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治疗后12 d,2组患者创面对应细菌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清创治疗后12 d,治疗组患者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7.66±4.18)%、(76.12±5.14)%、(80.69±4.92)%、(75.95±3.16)%,与对照组(42.64±2.37)%、(37.14±2.68)%、(27.12±3.17)%、(41.77±2.5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9、3.97、3.87、5.37,P值均小于0.05)。首次清创治疗前2组患者创面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治疗后12 d治疗组日本褥疮经过评价标准综合评分总分(13.60±3.28)分,与对照组治疗后12 d (20.33±4.79)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P<0.05)。结论多功能清创仪超声清创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治疗推广。
翟明翠刘锐井维斌刘振宝田枫
关键词:清创术超声清创慢性创面
N-cadherin与nm23-H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和nm23-H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6例乳腺癌组织N-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作对照分析。结果 N-cadherin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nm23-H1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N-cadherin和nm23-H1可以作为评估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翟明翠
关键词:病理学免疫组化NM23-H1乳腺癌
负压吸引治疗深度压疮的临床意义
<正>慢性深度压疮的处理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近二十年来先后有诸如各种生长因子,多种生物敷料,高压氧等先后用于临床,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负压吸引技术逐步完善,并作为慢性创面愈合的中间阶段,可以减轻组织水肿,改善局部血运...
张景华刘振宝井维斌翟明翠孙海宁
文献传递
烧伤康复治疗重要性的再认识被引量:9
2018年
烧伤后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创伤,特别是深Ⅱ度以上的大面积烧伤患者,后期发生功能障碍的比例较高。本文从烧伤患者康复治疗难点、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康复治疗的内容以及需要关键主体共同协力实施康复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说明烧伤康复治疗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烧伤治疗水平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然而烧伤后的康复治疗水平相对滞后,尚缺乏统一、规范的治疗手段。
刘锐翟明翠曹卫红
关键词:烧伤康复
肠内外营养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肠内外营养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黑龙江省医院烧伤科收治的30例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创面治疗方案均采取手术清创、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创面基底床准备充分时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实验组术后给予肠内外营养方案,对照组给予临时性结肠造瘘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的营养学指标(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免疫学指标(血清CD4^(+)、CD8+和CD4^(+)/CD8+表达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记录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次数、治疗费用、治疗接受程度。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和血清CD4^(+)、CD8+和CD4^(+)/CD8+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实验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分别为(259.6±34.0)mg/L、(37.1±2.2)g/L、(2.4±0.4)g/L,与对照组[(265.4±20.6)mg/L、(36.3±1.7)g/L、(2.5±0.4)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5、1.61、0.92,P>0.05);治疗后14 d实验组血清CD4^(+)、CD8+表达水平分别为(46.74±4.15)%、(25.99±2.90)%,与对照组[(43.15±4.95)%、(24.34±2.6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5、2.71,P<0.05);治疗后14 d实验组CD4^(+)/CD8+表达水平为1.84±0.31,与对照组(1.79±0.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实验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36.63±2.38)、(39.30±3.74)分,与对照组[(45.27±2.25)、(45.73±3.5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0、3.06,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5.4±3.7)d,与对照组[(37.2±4.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0,P<0.05);实验�
井维斌刘锐翟明翠刘振宝田枫
关键词:FOURNIER坏疽负压伤口疗法抑郁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肠内外营养
探讨烧伤湿润暴露和切削痂植皮治疗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湿润暴露和切削痂植皮两种治疗方式对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的93例Ⅱ度烧伤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有48例患者接受湿润暴露治疗,对照组有45例接受切削痂植皮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7.9%,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86.7%,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DL、VSS和SAS评分均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是2.2%,对照组是4.2%,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以及创面感染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湿润暴露治疗和切削痂植皮治疗对Ⅱ度烧伤患者的效果均比较好,但是湿润暴露治疗的效果更佳,患者的情绪、瘢痕等有很大改善。
翟明翠
关键词:烧伤疗效
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湿润暴露方法和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烧伤患者创面均涂湿润烧伤膏治疗。结果创面经涂湿润烧伤膏后10min左右疼痛缓解。烧伤创面在药物作用下,使微循环淤滞带得到改善,创面保持湿润,促进上皮细胞再生、增生作用和抑制胶原纤维的再生,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创面涂湿润膏使之创面上空气完全隔绝减少创面污染,创面药物自动引流不利细菌生长,药物具有杀菌和抑菌作用。结论湿润暴露疗法技术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
牛志超吕长久翟明翠
关键词:烧伤湿润暴露创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