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赟敏

作品数:13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旅游
  • 3篇旅游者
  • 2篇养老
  • 2篇异地养老
  • 2篇旅游产业
  • 2篇旅游者行为
  • 1篇地区旅游
  • 1篇养老旅游
  • 1篇游客
  • 1篇入境游
  • 1篇入境游客
  • 1篇社会关系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旅游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区位
  • 1篇区位熵

机构

  • 12篇青海师范大学
  • 9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作者

  • 13篇罗赟敏
  • 4篇陈蓉
  • 4篇马耀峰
  • 2篇唐仲霞
  • 2篇范钟庆
  • 1篇先巴
  • 1篇魏晓燕
  • 1篇王小梅
  • 1篇薛华菊
  • 1篇刘军胜
  • 1篇陈青松

传媒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全国流通经济
  • 1篇管理科学与工...
  • 1篇旅游纵览(下...
  • 1篇2014《旅...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省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融合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文化是旅游的动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具有天然的耦合性。通过分析近年来青海省旅游产业中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产业投资、宣传和营销、全域旅游和智慧旅游等方面的发展态势,并从经济和社会效益、公共文化、文化交流等方面分析青海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而阐释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关系,一方面是旅游对文化产业的扩展效应,主要表现为延伸产业链、扩大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是文化对旅游产业的提升效应,主要表现为提高旅游项目竞争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等方面。通过研究发现,两者的互动将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强大的区域产业竞争力,促进青海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并实现保护传统文化的目的。
罗赟敏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
西安市多利益主体旅游供需协调感知差异被引量:5
2016年
以入境游客、旅游企业、居民、政府4个利益主体为研究对象,基于设计的22项关于旅游供需协调的测量条款数据,采用均值和方差分析法,对西安市旅游供需协调的感知及其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四大利益主体对旅游吸引物要素中的城市风光、旅游景区价值和类型以及民俗风情感知度普遍较高。(2)入境游客与旅游企业、居民间的感知差异较显著。(3)四大利益主体对旅游接待设施的感知差异较小。(4)旅游企业与居民在市内交通和景区内部交通感知差异显著。
罗赟敏马耀峰刘军胜
关键词:旅游感知
二十年来青藏高原交通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青藏高原主体省份青海和西藏为研究区域,依据1995年以来20年间的交通业和旅游业发展的统计数据,以协同论思想为指导,建立了青藏交通-旅游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度模型。实证显示:统计期内,青藏高原交通系统和旅游系统各自综合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两系统间存在较强相关性,但总体耦合协调度不高。分析了青藏两省区交通-旅游经济协调度演化态势及成因。
陈蓉马耀峰罗赟敏
关键词:旅游经济耦合协调度青藏高原
西宁市旅游业供需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旅游业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影响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作为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其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对青海省旅游业有着深远影响。文章基于协同理论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了旅游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2008~2017年间西宁旅游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西宁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系统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从极度失调状态逐渐发展到初级协调状态。但总体上,西宁旅游供给与需求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依旧处于初级协调阶段。
陈蓉陈蓉殷万丽
关键词:协调发展旅游供给旅游需求
青海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旅游产业集群是近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业态新趋势,是市场需求与产业关联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改革开放后,青海旅游产业经过40年的发展,逐渐积累起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在地方社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长为地区支柱性产业。“十二五”后高原旅游业增速明显,省内河湟地区和西部重要城镇周边的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和产业集群现象逐渐突出,发展轨迹也渐清晰,但在产业发展上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通过产业的集群现状研究,可发现产业集聚规律,找到旅游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途径。
范钟庆薛华菊魏晓燕罗赟敏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区位熵
青海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以国家A级景区为例,通过运用地理数学方法,对青海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A级景区以3A和4A为主;A级旅游景区在全省中呈集中分布特征,并且分布均匀度低,空间上表现为不平衡。主要分布在西宁市及其海东市以及玉树和果洛地区;青海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受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旅游发展、旅游资源禀赋、交通条件以及客源市场等的影响。
罗赟敏马耀峰陈青松
关键词:旅游景区
“避寒”养老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以西双版纳"避寒"过冬的青海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探究老年人在异地养老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和规律。通过分析发现,在西双版纳"避寒"的养老旅游者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行为特征:(一)健康养生是养老旅游的首要动机;(二)人际交往对出行决策具有重要作用;(三)闲暇时间和经济条件成为老年人出行的重要保障;(四)养老旅游兼具居家生活和旅游生活双重性质;(五)住宿集中性、旅游组团性;(六)老年人会主动融入当地社区文化。
罗赟敏
关键词:异地养老老人旅游旅游者
青海省旅游收入增长因子实证分析
2012年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有高度的一致性.近年来青海旅游经济发展步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但旅游总量放大的同时并没有形成旅游收入的同步增长.究其青海旅游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选取9个影响旅游收入的因子给予实证分析,以客观揭示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寻求青海省旅游经济科学合理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王小梅陈蓉罗赟敏
关键词:旅游收入
近年来国内民族地区旅游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归纳和梳理了近年来国内民族地区旅游研究内容,以期把握近年来民族地区旅游研究进展和最新动态。民族地区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旅游对民族地区的影响、民族地区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社区参与、民族地区女性研究、民族地区利益相关者。分析发现,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研究深度逐渐加强;实证研究较多,应用多学科理论为基础,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
罗赟敏马耀峰陈蓉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
近十年国内宗教旅游研究综述被引量:3
2018年
通过梳理和分析2007—2017年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旅游相关文献,对宗教旅游研究过程进行了系统回顾,以期把握近十年我国宗教旅游的研究进展和最新动态。分析发现,近十年我国宗教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旅游概念界定、宗教与旅游的关系、宗教旅游者研究、宗教旅游资源价值与宗教旅游开发、宗教旅游影响、宗教旅游利益相关者等方面。结果发现,近十年我国宗教旅游研究内容不断深入,宗教旅游者、宗教旅游影响、宗教旅游利益相关者等主题开始成为热点;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同时也呈现了宏观向微观、定性向定量的变化趋势,主要运用人类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理论来研究宗教旅游问题,基础理论研究仍很薄弱。
罗赟敏先巴唐仲霞
关键词:宗教旅游宗教旅游开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