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海
- 作品数:25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患者线粒体DNA 12S rRNA A1555G、GJB2及GJB3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患者线粒体DNA、GJB2、GJB3 基因突变情况,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人群中上述基因突变位点及突变频率与汉族耳聋人群的差异.方法 对93名新疆地区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患者进行耳聋病因问卷调查和纯音听阈测试,另选取110名听力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耳聋组中维吾尔族43例,汉族50例;对照组中维吾尔族56例,汉族54例.收集血样,提取DNA后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GJB3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针对线粒体DNA 12S rRNA A1555G点突变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挑选阳性者进一步测序.对83例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患者和98例正常人行GJB2基因测序,其中耳聋组维吾尔族43例,汉族40例,对照组维吾尔族46例,汉族52例.结果 93名患者中检测到GJB3基因33C-T2例、766G-A 2例、357C-T 7例以及798C-T4例.8例患者存在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突变,其中维吾尔族2例,汉族6例.在耳聋患者中,发现9种GJB2碱基改变:109G-A、233-235delC、79G-A、196G-A、341A-G、564G-A、380G-A、71G-A及35delG.对照组检测到GJB3基因357C-T 4例、798C-T 5例及93C-T 2例.对照组发现9种GJB2基因碱基改变:341A-G、380G-A、457G-A、79-G-A、109G-A、281A-G、21G-T、171G-T及368C-A.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频率在汉族耳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JB2基因79G-A突变在两个民族耳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341A-G突变在耳聋组两个民族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JB3基因798C-T的突变频率无论在耳聋组还是对照组,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新疆地区线粒体DNA 12S rRNA A1555G突变检出率较高.GJB3 基因突变并非新疆地区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患者的主要致病原因.该地区GJB2和GJB3突变具有种族和地域性特点.
- 李彦华江华杨利娟徐红霞李卉李惠武罗永海汪常伟邹广华
- 关键词:连接蛋白类
- 超声聚焦刀聚焦、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AR伴鼻中隔偏曲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超声聚焦刀聚焦、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12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3组,A组(20例)行超声聚焦刀治疗,B组(20例)行超声聚焦刀治疗联合鼻甲骨折外移术,C组(80例)行超声聚焦刀聚焦、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观察3组术后6个月、1 a、2 a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2 a。A组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为85%,B组总有效率为90%,C组总有效率为95%,三组有效率比较未见显著差异性;A组术后1 a总有效率为35%,B组总有效率为55%,C组总有效率为78%,三组有效率比较P均≤0.05,具有显著差异性。A组术后2 a总有效率为10%,B组总有效率为20%,C组总有效率为41%,三组间比较P均≤0.05,具有显著差异性。其中,C组近远期疗效均较好。结论超声聚焦刀聚焦、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AR伴鼻中隔偏曲近远期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 王婷罗永海
-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高强度超声治疗
- 新疆维吾尔族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患者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突变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患者的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突变情况,为预防氨基苷类抗生素致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地区51例维吾尔族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患者,53例维吾尔族听力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抽取外周静脉血,从白细胞中提取DNA,PCR扩增线粒体DNA目的片断,Alw26I限制性内切酶检测A1555G点突变,而后对阳性患者的PCR产物进行DNA测序验证。结果:在所有样本中,2例存在线粒体DNA A1555G点突变,均为维吾尔族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患者,且均有明确氨基苷类抗生素用药史。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耳聋患者及维吾尔族正常人线粒体DNA A1555G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携带有该突变的个体对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耳毒作用有高度易感性。新疆地区聋哑患者的A1555G突变检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江华李彦华盛国强杨利娟李惠武李卉罗永海汪常伟
- 关键词:维吾尔族突变
-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突变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简称维族)和汉族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线粒体DNA(mtD-NA)12SrRNAA1555G突变频率并比较其差异。方法新疆地区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患者维族88例、汉族75例为患者组;正常人维族82例、汉族78例为正常对照组。抽取所有受检者外周静脉血,从白细胞中提取DNA,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线粒体DNA目的片断,Alw26I限制性内切酶检测A1555G点突变,对阳性病例的PCR产物进行DNA测序验证。结果正常组中未检出DNA12SrRNAA1555G突变,患者组中检出16例mtDNAA1555G点突变,12人为汉族(16.00%,12/75),4人为维族(4.55%,4/88),汉族与维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1,P=0.014)。结论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突变是导致新疆地区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患者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汉族高于维吾尔族。
- 亚生江·托乎提李彦华徐红霞李卉李惠武罗永海汪常伟邹广华
- 关键词:非综合征型突变遗传性聋线粒体
- 慢性鼻窦炎的内型与临床诊疗相关研究进展
- 2023年
- 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给我们的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发病率和成本。CRS的研究已经从一个以表型为中心的时代发展到包括以内型为基础的信息时代。表型分类根据内镜观察到的特征(如是否有鼻息肉、是否有合并症或全身性疾病以及疾病发病时间)确定了CRS的临床异质性。最近,基于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根据特定的机制或分子生物标志物确定了CRS的内分型。临床内分型疾病改进方法的开发和使用,正在扩大目前针对2型炎症的生物疗法的使用,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针对其他炎症内分型。本文从提高对CRS发病机制的认识、治疗方法和结局的角度出发,将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对其进行综述。
- 拉乐·艾合买提罗永海
- 关键词:CRS鼻息肉炎症
- 鼻内镜鼻窦炎术后鼻腔填塞物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是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和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首选治疗方法,术中填塞物的选择对保持窦口引流及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1]。随着鼻内镜技术广泛应用,精确地清除病灶和保留鼻窦粘膜的粘液纤毛功能推进了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的发展[2]。
- 努尔东江·吐尔洪铁玲罗永海
- 关键词:鼻窦粘膜鼻腔填塞物鼻内镜技术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鼻窦炎术后
- 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100例体会
- 2000年
- 瞿通罗永海
- 关键词:鼻窦手术上颌窦病变鼻内窥镜下鼻内窥镜检查中鼻道下鼻甲
- 耳周穴位封闭配合西医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5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观察耳周穴位封闭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116耳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54耳,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_(12)及利多卡因耳周穴位封闭治疗;对照组50例62耳,仅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2%,对照组64.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耳周穴位封闭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 李彦华乔山旭高东升罗永海柳瑞熙
-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中西医结合疗法穴位疗法
- 蝶腭神经节体表定位及针刺仪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蝶腭神经节体表定位及针刺仪,包括定位及针刺仪本体,所述定位及针刺仪本体包括纵尺和设置在纵尺内的刺针定位筒,所述纵尺的右侧开设有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设置的凹槽,刺针定位筒位于凹槽内;所述纵尺的右侧设有调节座,...
- 铁玲吕全胜王瑜罗永海汪常伟江华张伟马玉萍龚建齐亚生江·托乎提马静王磊杜鹃安杨魏妍慧
- 新疆维族耳聋患者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及其与肾虚血瘀型的研究
-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耳聋患者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及其与肾虚血瘀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新疆维地区维吾尔族耳聋患者120例,其中肾虚血瘀型耳聋患者73例,非肾虚血瘀型耳聋患者47例,并收集健康人100例作...
- 李彦华罗永海孙学芬邹广华亚生江·托乎提龚建齐徐红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