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蛋白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肝炎
  • 3篇血浆
  • 3篇血清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白蛋白
  • 3篇CYSTAT...
  • 2篇药性分析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原菌分布
  • 2篇肾小球
  • 2篇肾小球滤过
  • 2篇球蛋白
  • 2篇缺血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滤过功能

机构

  • 25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武汉市妇女儿...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亚洲心脏...

作者

  • 31篇管青
  • 10篇程黎明
  • 8篇孙自镛
  • 8篇李辉军
  • 6篇赵硕生
  • 5篇陈中举
  • 4篇熊志刚
  • 4篇田磊
  • 3篇朱旭慧
  • 3篇朱耀武
  • 3篇邓玲艳
  • 3篇王斌
  • 3篇张弘
  • 2篇汪玥
  • 2篇朱晓华
  • 2篇闫少珍
  • 2篇胡卫红
  • 2篇刘艳玲
  • 2篇吴士及
  • 2篇殷波涛

传媒

  • 7篇中国实验诊断...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检验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第六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胞质型磷脂酶A_2的活化作用
2011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AR)激动剂对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胞质型磷脂酶A2(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cPLA2)的磷酸化效应及机制。方法分别用β-AR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10μmol/L)和α1-AR激动剂苯肾上腺素(10μmol/L)处理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cPLA2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水平随时间变化的效应曲线。结果α1-AR激活引起心肌细胞内cPLA2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此效应可能由p38MAPK及ERK1/2的磷酸化介导;β-AR激活可引起p38MAPK及ERK1/2的磷酸化,但不伴有cPLA2的磷酸化。结论实验结果揭示了心肌细胞中α1-AR激动在调控cPLA2活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管青张弘
关键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30例HIV阴性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非HIV感染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医院收治的30例诊断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均有头痛症状(100%),22例患者有发热症状(73.3%);脑脊液葡萄糖(1.827±1.042 mmol/L)降低尤为显著;脑脊液IgG(128.51±62.42 mg/L)、IgA(15.17±11.51mg/L)和IgM(7.56±10.12mg/L)升高明显。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表现。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阳性24例(80%),脑脊液培养出新型隐球菌23例(76.7%),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阳性者30例(100%)。培养出的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和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5.6%、91.3%和100%。20例患者首诊使用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很重要;新型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及三唑类抗真菌药的敏感性较高,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仍是治疗隐球菌感染的首选方案,早期控制感染及降低颅内高压是治疗的关键。
陈中举田磊朱旭慧闫少珍汪玥孙自镛管青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MMP-2、IL-18和IL-2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MMP-2、MMP-9和IL-18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共73例(包括进行期48例、静止期25例)和健康对照58例样本为试验材料,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技术测定血清中MMP-2、MMP-9和IL-18浓度。结果进行期患者血清MMP-2、MMP-9和IL-18浓度均最高,分别为411.57±123.48ng/mL、681.42±297.31ng/mL和421.73±41.30ng/mL,显著高于静止期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中MMP-2、MMP-9和IL-18浓度分别为273.54±91.85ng/mL、431.65±120.81ng/mL和287.34±19.41ng/m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 MMP-2、MMP-9和IL-18因子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观察其浓度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管青熊志刚李辉军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MMP-2MMP-9IL-18血清浓度
恶性肿瘤相关高钙血症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相关高钙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2007年1~6月收治的60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总钙、白蛋白、校正血钙(游离钙)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中33例合并高钙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状况。同时对33例患者进行生存期随访。观察终点为发现高钙血症后的生存时间。随访时间截止至2012年6月1日。结果恶性肿瘤相关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为5.5%(33/603),高钙血症的发生与年龄(P〈0.05)、临床分期(P〈0.01)、血清总钙(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P〈0.01)相关。而与性别、肿瘤类型无关。在转移部位上,肺转移(P〈0.05)和骨转移(P〈0.01)与高钙血症相关。33例出现高钙血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为2~1467天(中位时间96天),至随访截止时间全部死亡。结论恶性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多见于晚期,生存期短,诊断高钙血症应对血清总钙进行校正,以血清游离钙判断为宜。
詹继东付强程黎明管青戴宇翃汤陵
关键词:肿瘤高钙血症预后
线粒体DNA ND1基因3394 T→C突变与2型糖尿病被引量:1
2006年
线粒体基因(mitochondrial DNA,mtDNA)是目前发现的除核基因以外惟一存在于人类细胞质中的DNA分子,具有自我复制、转录、和编码功能。mtDNA缺陷可导致胰岛素分泌障碍,从而参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糖尿病与mtDNA基因突变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但结果不一。我们采用PCR-RFLP、DNA测序和结构预测的分析方法,对武汉地区95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和168例健康对照mtDNA的ND1基因(np3307-4263)的3394(T-C)突变位点进行筛选检测。
赵硕生胡卫红管青孙自镛
关键词:2型糖尿病线粒体DNAPCR-RFLPMTDNA线粒体基因DNA分子
对Friedewald公式法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的可靠性评估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比较由匀相测定法与Friedewald公式法计算得到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的差异,评估两者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性及可能出现的偏差。方法选择1 18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测定空腹血清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以匀相测定法为对比方法,计算法为实验方法,计算相关系数(r)和直线回归方程,对两者之间的预期偏差进行评估;并以实测值为参考值,计算在不同浓度范围LDL-C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符合率、计算值在给定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2种方法的r〉0.97(P〈0.001),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预期偏差均在其可信区间上限与下限之间;以实测值为参考值,多数情况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符合率〉85%,仅在3.12-3.64 mmol/L之间,两者符合率较低;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计算值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98%)和阳性预测值(85%),仅在3.64 mmol/L处,阳性预测值较低(77.8%)。结论计算法与测定法有良好的相关性,计算法的预期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在不同的医学决定水平,计算法能较好地区分“阴性”和“阳性”样本,对于实测值在3.12-3.64 mmol/L之间的样本,计算法可能较高地估计了LDL-C的浓度。
程黎明赵硕生管青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RIEDEWALD公式
多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α1巨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160例尿蛋白检测阴性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者晨尿标本进行mALB、α1MG、TRF、NAG检测及结果比较。结果糖尿病组mALB、α1MG、TRF、NA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测定(任何一项指标高于临界值判为联合测定阳性)阳性率与各单项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测定尿mALB、α1MG、TRF、NAG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有较大诊断价值。
管青张弘
关键词:白蛋白Α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初步建立武汉地区健康成人血浆Cystatin C生物参考区间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人群血浆Cystatin C值的差异,尝试建立本地正常人群血浆Cystatin C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研究对象为武汉地区480名成人健康体检者,按不同年龄性别分为四个亚组,18-50岁女性组,50岁以上女性组,18-50岁男性组,50岁以上男性组,每组各120例。采用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Cystatin C含量。检测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50岁以下成人:Cystatin C生物参考区间:0.55-0.93 mg/L,50岁以上人群:Cystatin C生物参考区间:0.88-1.19 mg/L。结论不同性别组Cystatin C生物参考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组Cystatin C生物参考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李辉军管青周丹
关键词:CYSTATIN生物参考区间
常用ELISA HBsAg试剂检测效能的评估及合理的检测流程的探讨
彭静程黎明管青刘艳玲吴士及殷波涛王斌孙自镛
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了解2013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ICU感染患者临床分离的1379株非重复细菌、并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细菌的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液(58%),其次是血液(16%)、引流液(10%)、尿液(7%),以及胸水、腹水等。共分离病原菌1379株,G-菌827株占60%,G+菌461株,占33.4%,真菌91株,占6.6%。最常见的菌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26.4%)、金黄色葡萄球菌(17.8%)、铜绿假单胞菌(11.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7.5%)、肺炎克雷伯菌(6%)、大肠埃希菌(5.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5%)和屎肠球菌(3.1%)。其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88.4%和88.3%,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不敏感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低于屎肠球菌。检出2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VRE)。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70%和36%。肠杆菌科细菌中发现1株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2.3%和60.4%,对其他测试药物的耐药率也都在42.9%以上。鲍曼不动杆菌对上述2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别为93.7%和94.2%,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达到47.5%。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对5种抗真菌药物耐药率均小于5.9%。结论:我院ICU分离的细菌耐药现象严重,特别是多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应加强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刘新明侯红艳田磊陈中举朱旭慧管青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耐药性监测抗菌药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