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顶胜

作品数:53 被引量:37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 2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1篇油气
  • 12篇盆地
  • 11篇地球化
  • 11篇地球化学
  • 11篇勘探
  • 9篇成藏
  • 8篇源岩
  • 8篇烃源
  • 8篇烃源岩
  • 7篇地质
  • 7篇裂谷盆地
  • 6篇生物降解
  • 6篇降解
  • 5篇油藏
  • 5篇油气成藏
  • 5篇油气勘探
  • 5篇原油
  • 5篇储层
  • 4篇地层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机构

  • 4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2篇中国石油
  • 11篇中国石油国际...
  • 8篇长江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海油研究总...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 1篇石油天然气总...
  • 1篇华北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3篇程顶胜
  • 15篇窦立荣
  • 9篇胡瑛
  • 8篇张光亚
  • 7篇肖坤叶
  • 6篇肖高杰
  • 5篇毛凤军
  • 5篇李威
  • 4篇王玉华
  • 4篇客伟利
  • 4篇杜业波
  • 4篇袁圣强
  • 4篇刘爱香
  • 3篇郑凤云
  • 3篇刘计国
  • 3篇李早红
  • 3篇李永铁
  • 3篇韩德馨
  • 3篇万仑坤
  • 3篇赵健

传媒

  • 7篇石油学报
  • 6篇石油勘探与开...
  • 6篇中国石油勘探
  • 4篇地质学报
  • 3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地质科学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岩石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地球科学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石油大学学报...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综合时深标定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时深标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井的测井曲线进行井间地层对比,得到各井断点的断点位置及断距;将所述测井曲线、所述断点位置及断距输入解释系统,得到合成地震记录;根据波阻特征及所述合成地震记录进行...
窦立荣程顶胜胡瑛范兴燕刘邦王玉华肖高杰
文献传递
腐泥煤的煤化作用研究被引量:9
1992年
腐泥煤的煤化作用特征目前了解甚少.对我国产出的不同时代、不同煤化程度腐泥煤,结合热模拟试验,并通过与腐殖煤的对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在煤化作用过程中,腐泥煤的宏观和微观岩石学特征、元素组成和化学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腐泥煤的煤化作用机理,研究了其煤化程度指标,提出了其煤级划分方案。
肖贤明程顶胜
关键词:腐泥煤煤化作用矿化
烃类生成的显微岩石学特征研究被引量:5
1993年
应用有机岩石学方法,通过对我国数块典型烃源岩成烃作用的详细研究,结合热模拟实验成果,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烃类生成的显微岩石学特征,研究了显微组分与矿物沥青基质的荧光强度、荧光变化形式及荧光光谱特征与成烃作用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地质应用价值,指出烃类生成的岩石学特征不仅可用来研究烃类的运移与聚集,而且可用于研究显微组分的差异成熟作用及不同存在形式有机质的差异排烃效率。
肖贤明傅家谟刘德汉程顶胜
关键词:烃源岩成烃作用
乍得Bongor盆地南部坳陷油气特征与成因被引量:3
2021年
乍得Bongor盆地新发现了一系列的天然气,开创了油气并举的新局面。在南部凹陷D区存在明显的油气并存现象,研究D区油气分布特征及成因对Bongor盆地天然气前景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有利于深化认识Bongor盆地烃源岩的潜力。以D-1井为例,利用天然气组分、同位素、轻烃等参数以及原油色谱、色质等参数,分析天然气对原油成藏的作用。结果表明:D-1井不同深度原油属于同一母源在相同演化阶段形成的产物,后期主要受气洗和运移分馏作用影响,天然气将深部油藏轻质组分带入浅部油藏,使得浅部油藏轻组分富集,色谱图上表现为双峰特征,前峰主峰低碳化明显,同时天然气也主要赋存于浅部油藏中,形成了油气并存的局面。
文志刚窦立荣窦立荣程顶胜
关键词:天然气
Bongor盆地Baobab地区潜山油气成藏期次被引量:10
2018年
Baobab潜山油藏是乍得Bongor盆地北部斜坡的主力油藏。以Baobab C-2井潜山油藏为例,从烃源岩生排烃史、构造热演化史、流体包裹体中含油包裹体颗粒指数特征、显微荧光与测温技术等方面分析其油气成藏史。埋藏史的分析结果表明,Baobab地区Mimosa组+Prosopis组主力烃源岩在约90 Ma开始生烃,并于约80 Ma开始排烃,晚白垩世末约66 Ma达到生排烃高峰期,之后由于构造抬升作用,生烃作用停止。Baobab C-2井潜山油藏经历了晚白垩世80~55 Ma的原生油气充注阶段和古近纪约30 Ma的次生油气成藏事件。在晚白垩世期间石油的充注表现为充注强度程度不同的连续过程,开始于晚白垩世80 Ma的石油充注事件以较低成熟度原油为主,而发生于约70 Ma的第二期石油充注事件则以成熟油气为主,该期充注事件是形成现今油气分布格局的主要贡献者。古近纪发生的次生成藏事件代表因构造作用而引起油气调整。
文志刚李威李威张光亚张光亚程顶胜杜业波胡瑛
关键词:基岩
应用高分辨率质谱分析苏丹高酸值原油成因被引量:4
2010年
苏丹Muglad和Melut盆地是苏丹乃至整个中、西非剪切带最富含油气的盆地,所发现的原油主要为中质油(重度为20°~34°API),其次为重质油(重度小于20°API),普遍高含沥青质、高含蜡、高酸值、低含硫。为了探讨高酸值原油的成因,选择了苏丹地区18个不同酸值的原油样品,尝试高分辨率质谱分析上述原油有机酸的组成。结果表明,高酸值原油的有机酸主要由环烷酸组成;环烷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降解作用程度增加而增大,分子碳原子数分布范围变宽;环烷酸以一环、二环、三环环烷酸为主。生物降解作用是形成高酸值原油的主要原因。
程顶胜窦立荣万仑坤史权
关键词:高酸值原油生物降解作用
乌干达Albertine地堑含沥青砂岩的发现及其地球化学意义被引量:9
2002年
Albertine地堑是乌干达共和国具有油气勘探潜力的中新生代断陷。通过野外考察及对采集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及综合研究,对该地堑的油气潜力有了一些初步认识。油-油对比表明,Paraa和Kibiro油苗具有相似的生烃源岩,而且烃源岩母质类型较好,含丰富的淡水藻类,Kibuku油苗母质类型较差,以陆生高等植物输入为主;油苗应源自白垩系或下第三系地层中的某一套烃源岩;2块含沥青砂岩具有相同的有机质来源,以陆源有机质输入为主,且明显不同于油苗,可能来自上第三系地层本身,即该地堑至少存在两套成熟烃源岩。成熟度分析表明,Paraa和Kibiro油苗成熟度较高,为烃源岩在生烃高峰期的产物;Kibuku油苗成熟度稍低,为烃源岩在生烃高峰前的产物;含沥青砂岩成熟度低于油苗。沉积环境分析表明,该地堑沉积环境变化较大,特别是沉积水体的咸度变化较大,油苗的原始母质为淡水湖相沉积,Kibiro地区的生烃凹陷水体较深,淡水藻类发育;Kibuku地区生烃凹陷水体较浅,陆生植物繁盛;含沥青砂岩的原始母质为咸水沉积环境。
程顶胜窦立荣王建君魏志彬E.N.T.RubondoR.KasandeA.ByakagabaF.Mugisha
关键词:有机质油气勘探烃源岩沉积环境油气勘探
苏丹Muglad盆地FN油田沥青垫的确认及成因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Fula坳陷位于苏丹Muglad盆地东北部,面积约5000km2,已发现有较大规模的油气储量。FN油田是到目前为止该坳陷发现的最大油田,储量近亿吨,主要储层是上白垩统Aradeiba组和下白垩统Bentiu组。油田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水洗和生物降解作用是稠油形成的主要原因。该油田普遍发育有沥青垫,开发难度较大。对该油田两口井原油和油砂详细的地球化学分析以及对沥青垫成因的探讨,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
窦立荣程顶胜李志
下古生界烃源岩中镜状体的成因及其热演化被引量:4
1997年
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中普遍存在镜状体,其成因至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华北东部地区及湘西地区下古生界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分析发现:烃源岩中镜状体明显出现是在镜质体反射率大于0.9%以后;大量未熟和低熟腐泥型油源岩镜检分析均未见镜状体;镜状体的光性特征、成因特征和热演化特征均不同于固体沥青;在观察到的镜状体周围,有时可见到藻类体降解残迹。进而对爱沙尼亚奥陶系库克油页岩进行热模拟实验,最终确认镜状体为藻类等富氢有机质热降解成烃后的原地残留物,属次生显微组分。
程顶胜方家虎
关键词:早古生代生油层藻类热演化
乍得Bongor盆地北部斜坡带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2024年
【目的】中非裂谷系乍得Bongor盆地北部斜坡带原油的物性与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探讨其差异性特征及主控因素,并可为Bongor盆地及周边地区石油勘探工作中原油性质的预测提供部分思路与依据。【方法】利用原油族组分分离、气相色谱及色谱—质谱等方法,对北部斜坡带41件原油样品的物性及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与结论】不同级别的生物降解作用是导致Bongor盆地原油物性与地球化学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根据正构烷烃、无环类异戊二烯烃的相对丰度与分布特征及色谱基线特征,将原油划分为未降解原油、轻微降解原油与严重降解原油。埋深是影响原油降解强度的首要因素,当埋深小于800 m时,绝大部分原油遭受了严重的生物降解;当埋深大于1300 m时,原油基本未遭受降解;当埋深介于800~1300 m时,降解程度受距深大断裂的距离、上覆盖层的厚度与圈闭类型共同控制。
陈清瑶王文强程顶胜肖洪冉子超
关键词:白垩系地球化学特征原油生物降解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