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兴生

作品数:55 被引量:28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专利
  • 17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压裂
  • 24篇压裂液
  • 11篇酸化
  • 9篇盐岩
  • 9篇油田
  • 9篇碳酸
  • 9篇碳酸盐
  • 9篇碳酸盐岩
  • 9篇稠化
  • 9篇稠化剂
  • 8篇助排
  • 8篇助排剂
  • 6篇异常高压
  • 6篇酸压
  • 6篇平行板
  • 6篇缓蚀
  • 6篇高温
  • 6篇储层
  • 5篇酸液
  • 5篇缓蚀剂

机构

  • 53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国石油
  • 4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冀东石油勘探...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55篇程兴生
  • 21篇卢拥军
  • 18篇王永辉
  • 14篇管保山
  • 14篇刘萍
  • 12篇翟文
  • 12篇张福祥
  • 11篇王丽伟
  • 11篇崔明月
  • 11篇彭建新
  • 10篇刘玉婷
  • 9篇邱晓惠
  • 8篇胥云
  • 6篇明华
  • 5篇梁利
  • 5篇舒玉华
  • 5篇车明光
  • 5篇李元斌
  • 4篇杨艳丽
  • 4篇丁云宏

传媒

  • 7篇石油钻采工艺
  • 3篇油田化学
  • 3篇钻井液与完井...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2013年全...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钻采工艺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2009年第...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第四届全国低...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0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温碳酸盐岩多级注入酸压裂缓蚀剂应用研究
针对目前碳酸盐岩酸压裂工艺技术的发展,施工设备的更新,尤其是非酸前置液的大量使用及酸压裂施工排量的提高,通过实测酸压裂注入过程中井底温度,证实大量前置液高排量注入后,井底温度迅速下降,结合室内缓蚀剂性能评价及返排残酸腐蚀...
程兴生李素珍彭建新李元斌姜学海钱春江
关键词:缓蚀剂碳酸盐岩前置液稠化酸
文献传递
砂质碳酸盐岩储层重复酸化酸液体系的优选与应用被引量:1
1998年
胜利油田桩120、桩121区块生产层系主要为ES2段,该层段由于地质沉积的特殊性,形成了以碳酸盐含量占50%左右,砂质成分占40%以上的特殊地层。认为该类储层的酸化增注应有别于常规砂岩和碳酸盐岩储层;确定了重复酸化酸液体系的优选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优选出了有机化学级达酸体系。该体系利用缓速剂在岩石表面的吸附,有机酸与碳酸盐反应平衡等机理,实现保护地层骨架,减少二次伤害,以及深度酸化的目的。针对回注污水主要由乳化油引起伤害的特点,采用有机溶剂前冲洗地层再酸化的技术进行施工。1997年9、10月在两区块各进行了1口井的先导性试验,酸化增注效果显著。
程兴生胥耘陈伟赵辉
关键词:岩心分析酸化油田
试片质量对酸化缓蚀剂缓蚀性能测定结果的影响
酸化(酸压)技术是油气井增产、水井增注的重要手段,酸液为该工艺的工作液,为了有效地减少高浓度强酸对施工设备及井下管柱的腐蚀,缓蚀剂的选择尤为重要。使用不同油田评价缓蚀剂缓蚀性能的试片进行试验,相同条件下测试结果差距较大,...
程兴生王永辉李素珍李永平李元斌彭建新钱春江
关键词:缓蚀剂
文献传递
异常高压深井裂缝性厚层砂岩储层“酸化+酸压”技术被引量:27
2010年
塔里木油田库车前陆冲断带气藏地层压力高、天然裂缝发育,钻井过程中漏失严重。岩心造缝及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表明,常规基质酸化不能有效解除污染,需要能够使天然裂缝张开的"酸压"工艺才能有效解除深部钻井液污染;同时,针对长井段合理布酸需要,推导了黏性暂堵酸化机理,指出增大暂堵酸液黏度有利于合理布酸;结合二者,提出了针对高压天然裂缝性砂岩储层的暂堵酸化+砂岩酸压改造工艺。KS2井现场应用表明,该工艺对改造该类储层适应性强,增产效果显著,对同类储层的增产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永平程兴生张福祥王永辉车明光彭建新
关键词:深井裂缝性储层酸压
水力喷射酸压技术在轮南碳酸盐岩水平井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2年
塔里木碳酸盐岩储层水平井采用封隔器分段改造分段数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改造效果。文章介绍一种通过井口的带压装置来操作,只需上提完井管柱即可完成多层改造的水力射孔酸压作业的技术。该技术不需要连续油管,在完井管柱底部接好喷射工具组合,再利用油管短节来精确定位需要改造的层位,喷嘴定位可以尽可能地选择孔、洞、缝发育点,从下到上逐层施工。此项技术在在塔里木油田轮古701-H1井中首次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井改造后用5mm油嘴定产,油压为13.5MPa,日产油达到125m3,与同区块内轮古2-H1井采用裸眼封隔器+滑套分段酸压相比,产量提高明显。
杨战伟胥云程兴生车明光
关键词:水力喷射水平井分段射孔酸压
冀东油田高温低渗井酸化增注技术研究应用被引量:5
1999年
冀东油田高尚堡深层区块酸化增注存在储层埋藏深、温度高、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严重、酸化反应矿物含量高等问题。在室内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现场采用了酸前儿井,注入有机解堵剂解除有机堵塞、前置液溶解碳酸盐胶结物,主体酸采用耐高温低伤害缓速酸液体系,不返排残酸并及时注水等工艺措施对2口井进行了酸化处理,使用砂岩酸化实时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施工质量。形成了酸前地层评估、耐高温低伤害缓速酸液体系、酸化工艺参数优化设计、酸化现场实时监测与评估、酸化施工及效果评估等酸化配套技术。不仅达到了注水井增注的目的,而且加深了对注水井目的层的物性、连通性、分层吸水能力、储层污染程度等的认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汪绪刚邹洪岚程兴生陶德伦张绘宏
关键词:冀东油田酸液体系酸化增注
黄原胶压裂液特性与应用前景分析
黄原胶具有无毒、水中速溶、耐(酸、碱)盐、稳定、增黏、悬浮能力强、抗剪切、高度假塑性等特点,作为非交联压裂液使用具有适应高矿化度水、配方简洁、配制简便、低摩阻、携砂性能好、残渣低伤害小、安全环保等特性;结合胍尔胶涨价导致...
程兴生翟文王丽伟明华刘玉婷
关键词:黄原胶压裂液耐盐回收再利用
压裂液黏弹特性与悬浮支撑剂能力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压裂液黏弹性与悬浮支撑剂的能力息息相关,是压裂液性能的重要参数,也是决定压裂施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就羟丙基瓜尔胶HPG、合成聚合物FA92压裂液的基液和冻胶及黄原胶溶液进行了黏弹性和支撑剂单颗粒沉降速率测试。结果表明,HPG和FA92基液以黏性为主。稠化剂质量分数从0.2%增至0.5%时,20℃下二者的储能模量G'分别从0.16、0.12 Pa增至0.88、0.45 Pa,耗能模量G''分别从0.16、0.18 Pa增至1.86、0.86 Pa,支撑剂沉降速率分别从15.190、15.380 cm/min降至0.729、0.952 cm/min。浓度越高,黏性越大,对支撑剂的悬浮能力增强。温度升高,液体黏弹性减小。黄原胶溶液具有较大的弹性,且弹性远远大于黏性,20℃时0.5%黄原胶溶液的G'、G''分别为7.17、2.81 Pa,60℃时分别为5.774、2.514 Pa。20℃、60℃下支撑剂在0.5%黄原胶溶液中沉降速率分别为0、0.075 cm/min,悬浮能力强,可在非交联状态下作为压裂液使用。HPG和FA92冻胶以弹性为主。室温下,交联剂质量分数从0.1%增至0.5%时,HPG+硼砂冻胶、HPG+BCL-81冻胶、FA92+FAS-301冻胶的G'分别从0.29、0.13、0.56 Pa增至0.90、6.02、8.31 Pa,G''分别从0.50、0.75、0.87 Pa增至0.77、1.05、0.98 Pa,支撑剂沉降速率分别从0.891、0.094、0.015 cm/min降至0.009、0.006、0 cm/min。交联剂浓度越高,冻胶弹性越大,对支撑剂的悬浮能力越强。FA92冻胶的弹性较HPG冻胶的大,对支撑剂的悬浮能力最强。
王丽伟程兴生翟文明华刘玉婷
关键词:压裂液黏弹性储能模量支撑剂沉降速率
一种加重压裂液配方
一种加重压裂液配方,属于石油勘探开发油气井储层改造技术领域,适用于深井、超深井、异常高压井、异常高地应力井加砂压裂储层改造,加重压裂液通过无机盐加重,其组成及其重量比为:水500;加重剂180~483;稠化剂羟丙基瓜尔胶...
张福祥彭建新程兴生李元斌姜学海王永辉
文献传递
高密度压裂液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无机盐提高水基压裂液密度的高密度压裂液配方。特征是:由以下配方重量比,配制而成:加重剂4~50%;植物胶稠化剂0.3~1.0%;交联剂0.1~2.0%;pH值调节剂0.5~1.0%;破胶剂0.002~...
肖越峰卢拥军程兴生陈作王永辉杜长虹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