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佑恩

作品数:140 被引量:628H指数:1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欧共体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36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4篇吸虫
  • 113篇血吸虫
  • 79篇日本血吸虫
  • 42篇免疫
  • 39篇吸虫病
  • 39篇虫病
  • 37篇血吸虫病
  • 35篇疫苗
  • 24篇抗原
  • 22篇细胞
  • 22篇小鼠
  • 19篇DNA疫苗
  • 16篇保护性免疫
  • 12篇免疫保护
  • 12篇抗体
  • 10篇血清
  • 10篇免疫小鼠
  • 9篇日本血吸虫病
  • 9篇免疫力
  • 8篇尾蚴

机构

  • 77篇同济医科大学
  • 57篇华中科技大学
  • 1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2篇重庆医科大学...
  • 8篇兰州医学院
  • 7篇深圳市人民医...
  • 5篇新乡医学院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暨南大学
  • 2篇深圳市卫生防...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第五人...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葛洲坝水电工...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40篇石佑恩
  • 29篇韩家俊
  • 23篇宁长修
  • 16篇李文桂
  • 15篇李雍龙
  • 15篇邓伟文
  • 14篇朱晓华
  • 14篇胡媛
  • 12篇甘燕
  • 10篇李柳哲
  • 10篇姜昌富
  • 9篇李传明
  • 8篇史大中
  • 8篇曹胜利
  • 7篇刘世国
  • 6篇谢来平
  • 6篇吕芳丽
  • 6篇蔡孟深
  • 4篇余龙江
  • 4篇江侃

传媒

  • 22篇中国血吸虫病...
  • 18篇中国寄生虫学...
  • 13篇中国人兽共患...
  • 12篇中国寄生虫病...
  • 12篇同济医科大学...
  • 5篇国外医学(寄...
  • 3篇中国地方病学...
  • 3篇药学学报
  • 3篇合成化学
  • 3篇免疫学杂志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湖北预防医学...
  • 3篇国际医学寄生...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医药导报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实用乡村医生...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10篇2005
  • 7篇2004
  • 12篇2003
  • 4篇2002
  • 10篇2001
  • 13篇2000
  • 14篇1999
  • 12篇1998
  • 10篇1997
  • 9篇1996
  • 3篇1995
  • 4篇1993
  • 3篇1992
  • 4篇1991
  • 3篇1990
  • 4篇1989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困扰与展望被引量:8
2005年
石佑恩
关键词:血吸虫病免疫力化疗钉螺
血吸虫合成多肽抗原免疫效果的实验研究
1997年
人工合成的10个不同血吸虫多肽片段对小鼠进行免疫保护实验,采用200μg/只皮下注射,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2周,以(40±2)条日本血吸虫正常尾蚴攻击感染。另设不免疫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为对照组。实验组小鼠分别获得10.7%~73.6%的减虫率、23.0%~75.9%的减卵率和-11.22%~66.78%的虫卵结节减小率。各实验组血清抗体均为阳性,随时间的延长有增高趋势。实验提示,以寡赖氨酸为母校,连接4个或8个抗原肽的多肽抗原效果比较理想。
石佑恩何静曹胜利杨亚利秦至辉陈阳龙蔡孟深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多肽抗原保护性免疫
不同方式构建的日本血吸虫双价DNA疫苗保护力的比较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寻求高效抗血吸虫感染的双价核酸疫苗。方法以共表达和融合表达两种方式构建两种日本血吸虫双价核酸疫苗pVIVO2-mcs-Sj23/SjFABP、pVIVO2-mcs-Sj23·SjFABP,以鸡尾酒式混合获得混合双价疫苗(pVIVO2-mcs-Sj23/SjFABP与pVIVO2-mcs-Sj23·SjFABP)。大量制备质粒,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混合疫苗组、双价共表达疫苗pVIVO2-mcs-Sj23/SjFABP组、双价融合表达疫苗pVIVO2-mcs-Sj23·SjFABP组、空质粒对照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后4周攻击感染,感染后45天剖杀,计数各组小鼠成虫数、肝虫卵数和免疫保力超过50%实验组的虫卵肉芽肿面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成虫数、虫卯数和虫卵肉芽肿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融合表达组和共表达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混合DNA疫苗组免疫保护力优于单一双价组;与混合DNA疫苗组比较,pVIVO2-mcs-Sj23·SjFABP组的肝脏肉芽肿面积有显著性减小(P<0.05)。结论血吸虫混合双价DNA疫苗诱导小鼠对血吸虫的保护力优于单一双价DNA疫苗。
胡媛石佑恩朱晓华李春燕余龙江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双价DNA疫苗免疫保护力
血吸虫病治疗前后IgG及其亚类的变化和疗效考核的研究被引量:22
1998年
目的:欲寻找一种用于血吸虫病疗效考核的IgG亚类短期抗体。方法:用各种ELISA方法检测了264份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慢性血吸虫病人及50份正常人血清中的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和成虫抗原(AWA)特异性IgG、IgG1和IgG4,以及日本血吸虫31/32kD肠相关抗原(GAA)。结果:治疗前IgG阳性率(SEA97.6%,AWA100%)与IgG1(SEA94%,AWA95.2%)无差别,高于IgG4(SEA62.7%,AWA73.4%)及GAA(62.7%)阳性率;治疗后IgG4消退较快,治疗后12月时阴转率达97.6%。正常血清检测上述四种指标假阳性率均在3%左右,无差别。结论:IgG1的诊断价值与IgG相仿,二者与粪检符合率均较高;而IgG4可能为一种短期抗体,可望作为疗效考核的评价指标。
魏泉德石佑恩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疗效IGG亚类
日本血吸虫双价DNA疫苗的致突变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日本血吸虫双价DNA疫苗的致突变性。方法应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日本血吸虫双价DNA疫苗进行初步评价和检测。结果日本血吸虫双价DNA疫苗在S9活化和非活化两种测试条件下,在每皿6.25~100.00μg浓度范围内,对3种菌株的回复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日本血吸虫双价DNA疫苗各剂量组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果为阴性;日本血吸虫双价DNA疫苗各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日本血吸虫双价DNA疫苗初步检测无致突变性。
陈丹石佑恩胡媛朱晓华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双价DNA疫苗AMES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
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Sj32不同免疫次数及末次免疫后不同攻击时间对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观察被引量:17
2000年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 DNA疫苗 p CDSj32不同免疫次数及末次免疫后不同攻击时间对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 10 0 μg/ 10 0 μl的 p CDSj32经股四头肌注射免疫 BAL B/ c小鼠 ,并分为一次免疫组合三次免疫组。各组于末次免疫后 4wk或 8wk,每只小鼠用 4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 6 wk后剖杀小鼠 ,观察各组小鼠的减成虫率和肝组织减卵率。结果 各免疫组与对照组相比均产生较好的保护免疫效果 ,减成虫率为 35 .6 1%~ 44 .44 % ,肝组织减卵率为 39.6 4%~6 9.0 6 %。结论  DNA疫苗不同免疫次数及末次免疫后不同攻击时间对小鼠抗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该疫苗免疫一次及免疫后
谢来平石佑恩
关键词:DNA疫苗保护性免疫小鼠
DNA疫苗免疫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DNA疫苗又称核酸疫苗或基因疫苗 ,能够在体内引起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 ,但免疫应答的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朱晓华石佑恩
关键词:DNA疫苗免疫效果影响因素核酸疫苗基因疫苗
白细胞介素-12在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诱导小鼠保护性免疫力中的佐剂作用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2(IL-12)对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Sj14FABP)DNA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方法分别构建pVIVO2-Sj14FABP和pVIVO2-IL12-Sj14FABP疫苗,鉴定构建成功后免疫小鼠。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A、B、C和D等4组,分别用0.9%NaCl(对照组)、pVIVO2、pVIVO2-Sj14FABP和pVIVO2-IL12-Sj14FABP肌注免疫1次(100μg/只)。免疫后30d各组小鼠感染40±2条尾蚴,感染后45d剖杀,计数成虫及肝内虫卵;同时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用双夹心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经伴刀豆球蛋白A(Con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刺激后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结果经PCR和酶切鉴定,成功构建pVIVO2-Sj14FABP和pVIVO2-IL12-Sj14FABP重组质粒;C、D组免疫后分别获得24.1%和39.4%的减虫率、27.2%和32.8%的减卵率;细胞因子检测结果,D组经ConA和SEA诱生的IL-2和IFN-γ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IL-4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后30d小鼠血清IgG水平无明显升高,各实验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j14FABPDNA疫苗可诱导BALB/c小鼠产生部分抗血吸虫感染保护作用,细胞因子IL-12能够诱导机体免疫反应向Th1型优势分化,并增强血吸虫病DNA疫苗免疫保护性效果。
朱晓华石佑恩宁长修朱红刚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白细胞介素-12DNA疫苗免疫保护性
血吸虫病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的标准化研究——抗原的筛选及标准化
1991年
分别用日本血吸虫的虫卵可溶性抗原(SEA)、成虫尿素提取抗原(AUA)、成虫表皮膜抗原(ATA)以及SEA与AUA、SEA与ATA的混合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并用于检测198例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IHA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5.45%、84.67%、90.23%、98.08%、96.25%;检测100例健康人血清,结果全部阴性;检测191例肺吸虫病,旋毛虫病、华枝睾吸虫病和囊虫病患者血清,其总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3.61%(SEA)、3.14%(AUA)、4.71%(ATA)、8.37%(SEA+ATA)和3.66%(SEA+AUA)。结果表明:SEA+AUA的制备方法简单,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韩家俊李雍龙姜昌富邓伟文石佑恩
关键词:血吸虫病血凝集试验抗原
苏云金杆菌H—14处理对致倦库蚊发育及产卵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1991年
用14×103芽孢/ml 处理致倦库蚊4龄幼虫24小时,残存的幼虫可继续化蛹,但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52%和11.63%(p<0.01)。实验组死蛹及活蛹体内均有 B、t、H-14活芽孢。实验组和对照组:子1代卵的孵化率(%)分别为82.29±5.10和94.57±5.89(p<0.05);幼虫死亡率(%)分别为:35.25±10.20和6.88±8.56(p<0.05)证明用 B、t、H—14处理蚊幼后对残存蚊幼及后代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宁长修姚超群石佑恩
关键词:苏云金杆菌致倦库蚊发育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